图书介绍

人事管理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人事管理学教程
  • 孙超主编;钱孝华,耿彭年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出版社
  • ISBN:780560066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事管理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人事管理是一门科学1

一、人事管理的基本含义1

二、人事管理的性质4

三、人事管理的科学性5

第二节 人事管理的地位和作用8

一、人事管理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9

二、人事管理是推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10

三、人事管理是加强人才建立的主要手段12

第三节 人事管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12

一、人事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原则13

二、人事管理中的具体环节14

三、人事管理的体制15

第四节 人事管理学的特性和研究方法16

一、人事管理学的特性16

二、人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8

第二章人事管理制度的沿革22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人事管理制度22

一、我国古代人事管理制度的演变22

二、我国古代人事管理制度的特点26

第二节 新中国的人事管理制度30

一、新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历史回顾30

二、十一届三中会以来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32

第三节 西方文官制度35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内容36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39

第四节苏联东欧的干部制度41

一、苏联东欧干部制度的特点41

二、近年来苏联东欧干部制度的改革47

第三章 干部“四化”方针和人事管理原则47

第一节 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方针47

一、干部“四化”方针的提出及其意义47

二、干部“四化”方针的内容和要求49

三、正确理解“四化”方针,搞好人事管理54

第二节 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56

一、党管干部的原则56

二、分类管理的原则58

三、管人与治事一致的原则59

四、任人唯贤的原则60

五、人事相宜的原则62

六、公开、平等、民主、竞争的原则63

七、法治的原则65

第四章 分类管理及国家公务员制度66

第一节 分类管理*66++66

一、分类管理的概念66

二、提出分类管理的原因67

三、分类管理的意义68

四、分类管理的方式70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制度73

一、“国家公务员”的概念73

二、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76

三、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79

四、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81

五、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措施84

第五章 职位分类86

第一节 职位分类的产生和发展*86++86

一、职位分类产生的原因86

二、职位分类制度发展的过程88

第二节 职位分类的概念和构成90

一、职位分类的概念90

二、职位分类的构成91

第三节 职位分类的功能和局限性94

一、职位分类的功能94

二、职位分类的局限性97

第四节 职位分类依据的原则98

一、因事设职,因事择人原则99

二、系统原则99

三、最低职位数量原则100

四、整分合原则100

五、能级原则100

第五节 职位分类的步骤和方法101

一、职位调查102

二、职系区分(职位的横向分类)103

三、职位评价(职位的纵向分类)104

四、制定职级规范(职位说明书)104

五、职位归级105

第六章 编制107

第一节 编制及其分类107

一、编制的概念和意义107

二、编制的种类和划分112

第二节 编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116

一、编制工作的性质116

二、编制工作的特点117

第三节、编制工作的原则和方法119

一、编制工作的指导方针119

二、编制管理的原则120

三、编制管理的基本方法123

四、编制工作的改革127

第七章 任用130

第一节 干部任用的意义、原则、方式和程序130

一、干部任用的意义130

二、任用的原则132

三、任用的方式134

四、任用的程序137

第二节 干部的录用139

一、录用干部的含义139

二、录用的原则139

三、录用的对象及条件140

四、录用的工作程序和审批权限141

第三节 干部的调配144

一、干部调配的任务和功能144

二、干部调配的分类147

三、干部调配的原则147

四、干部调配的方法和程序149

第四节 干部的任免152

一、干部任免的意义152

二、干部任免的原则153

三、干部任免的范围和任务154

四、干部任免的程序155

第八章 考试157

第一节 考试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157

一、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157

二、新中国的考试制度158

三、国外的考试制度160

第二节 考试的特性和作用161

一、考试的特性161

二、考试的作用162

第三节 考试的原则和类别164

一、考试的基本原则165

二、考试的类别166

第四节 考试的内容和方法168

一、考试的内容168

二、考试的方法170

三、考试的组织174

第九章 考核176

第一节 人事考核的意义和作用176

一、我国人事考核制度的历史沿革176

二、人事考核的意义178

三、人事考核的作用180

第二节 人事考核的原则181

一、认真严格的原则182

二、客观公平的原则182

三、全面考核的原则183

四、德才兼备的原则183

五、注重实绩的原则184

六、民主科学的原则185

第三节 人事考核类别和内容186

一、人事考核的类别186

二、人事考核的主要内容188

三、考核的重点191

第四节 人事考核的方法192

一、几种主要的考核方法193

二、考核的程序200

三、考核结果的表达方式203

第十章 干部培训205

第一节 干部培训的意义205

一、干部培训是提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必要措施205

二、干部培训是实现我国四化大业的重要保证206

三、干部培训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迫切需要207

四、加强干部培训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共同发展趋势208

第二节 干部培训的原则210

一、培训和使用相结合210

二、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相结合210

三、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211

四、定向培训和配套培训相结合212

第三节 干部培训的内容和方法213

一、干部培训的内容213

二、干部培训的方法215

第四节 加强干部培训的基本措施216

一、把干部培训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217

二、加强干部培训的宏观协调和指导217

三、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网络218

四、抓好干部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219

五、搞好干部培训的教学改革219

六、建立健全干部培训的制度和法律220

第十一章 奖励和惩戒222

第一节 奖惩及其功能222

一、奖惩的含义222

二、奖惩的意义224

三、奖惩的功能227

第二节 奖惩的原则230

一、注重实效,公正平等230

二、奖惩结合,以奖励为主231

三、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233

四、教育与惩戒相结合以教育为主234

第三节 奖惩的依据及其内容236

一、奖惩的法规依据236

二、奖励的条件和种类238

三、惩戒的条件和种类239

四、奖惩的权限240

第四节 奖惩的程序241

一、奖励的程序241

二、惩戒的程序242

第十二章 人才交流和人才预测245

第一节 人才流动的意义和原则245

一、人才流动的含义245

二、人才流动的意义246

三、人才流动的原则249

第二节 人才流动的形式和方法251

一、招聘251

二、借调252

三、兼职253

四、辞职254

五、留职256

六、智力流动257

第三节 人才市场258

一、建立人才市场的历史必然性258

二、人才市场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260

三、人才市场的配套政策和措施264

第四节 人才预测265

一、人才预测及其作用265

二、人才预测的任务和方法266

三、人才预测的步骤269

第十三章 人事管理心理271

第一节 人事管理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学原理271

一、人事管理的心理机制271

二、人事管理的心理学原理273

第二节人事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277

一、人员选拨中的心理学应用277

二、人员使用中的心理学应用278

三、人员培训中的心理学应用280

四、人员考核中的心理学应用282

五、人员奖惩中的心理学应用284

第三节 人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85

一、现场研究法285

二、实验研究法287

三、调查研究法287

第十四章工资福利管理290

第一节 工资制度沿革290

一、工资及其作用290

二、工资原则及工资形式291

三、工资制度沿革295

第二节 结构工资制度297

一、实行结构工资制度的意义297

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的主要内容298

三、结构工资的发展和完善299

第三节 工资支付政策301

一、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301

二、毕业生工资303

三、录用、聘用人员的工资待遇304

四、工作人员调动工作后的工资待遇306

第四节 福利306

一、福利的性质和福利工作的原则306

二、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规定308

三、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313

第十五章 人事统计315

第一节 人事统计及其意义315

一、人事统计的含义315

二、人事统计的意义317

三、人事统计的主要指标318

第二节 统计调查321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321

二、统计调查的方案322

三、统计调查的方法324

第三节 统计资料整理327

一、统计资料整理的目的327

二、统计资料整理的方法328

三、统计资料的管理330

第四节 统计分析332

一、统计分析的作用332

二、统计分析的方法334

三、统计分析报告335

第十六章人事档案管理338

第一节 人事档案及其功能338

一、人事档案的概念338

二、人事档案的形成339

三、人事档案的特点341

四、人事档案的功能343

第二节 人事档案的类别、内容及其工作原则344

一、人事档案的类别344

二、人事档案的内容345

三、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347

第三节 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348

一、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348

二、人事档案材料的整理351

三、人事档案的保管353

四、人事档案的利用355

第十七章 干部的离休、退休357

第一节 干部离退休的概念及意义357

一、干部离休、退休、退职的概念357

二、干部离休、退休、退职的意义358

第二节 我国干部退休制度的沿革360

一、我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360

二、我国干部的退休制度361

第三节 干部离休364

一、干部离休的条件364

二、离休干部的待遇365

三、干部离休的管理366

第四节 干部退休、退职368

一、干部退休、退职的条件368

二、干部退休、退职的待遇369

三、干部退休、退职的管理370

第十八章 人事管理现代化372

第一节 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372

一、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概念372

二、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373

第二节 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标志375

一、人事管理体系科学化375

二、人事管理制度法制化377

三、人事管理人员专家化379

四、人事管理手段自动化381

第三节 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原理383

一、系统原理384

二、反馈原理385

三、封闭原理386

四、能级原理387

五、动力原理387

第十九章 人事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389

第一节、人事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389

一、搞好自身建设是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的保证389

二、搞好自身建设是有效地做好干部工作的前提390

三、搞好自身建设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必要准备391

四、搞好自身建设是坚持为政清廉的基础392

第二节 人事部门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392

一、思想建设393

二、组织建设395

三、业务建设397

第三节 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400

一、较高的政治素质400

二、广博的业务知识401

三、高尚的职业道德402

四、良好的智能结构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