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玫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30545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犯罪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犯罪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犯罪心理学绪论1
1.1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1.1.1犯罪心理的界定1
1.1.2犯罪心理的类型5
1.2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9
1.2.1基础学科9
1.2.2相邻学科12
1.3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2
1.3.1研究犯罪心理的原则与方式13
1.3.2研究犯罪心理的方法15
【建议阅读文献】19
【思考题】19
2犯罪心理学研究简史20
2.1人类早期的各种探讨20
2.1.1思想探讨20
2.1.2颅相说23
2.1.3快乐说24
2.2相关学科的出现与发展25
2.2.1犯罪学的出现与发展26
2.2.2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30
2.3犯罪心理学的出现与发展31
2.4中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现状32
【建议阅读文献】33
【思考题】34
3生理遗传与犯罪心理学35
3.1体格类型与犯罪35
3.1.1对犯罪嫌疑人生理表征的研究36
3.1.2从身体类型分析犯罪36
3.1.3体型说37
3.1.4对体格类型的相关评价38
3.2遗传机制与犯罪39
3.2.1遗传学与犯罪相关的研究成果39
3.2.2遗传效果与犯罪相关的体现41
3.2.3基因决定犯罪——犯罪相关的基因发现42
3.2.4与“基因决定暴力”的相反观点43
3.2.5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人类的犯罪46
3.3大脑损伤与犯罪48
3.3.1大脑结构与人类行为48
3.3.2脑损伤与反社会行为49
3.3.3脑功能失常与犯罪49
3.3.4大脑过度活跃与犯罪50
3.3.5脑波异常51
3.3.6精神障碍与犯罪行为52
【建议阅读文献】53
【思考题】54
4社会影响与犯罪心理55
4.1直接环境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55
4.1.1家庭与犯罪心理形成56
4.1.2学校教育与犯罪心理形成59
4.1.3居住环境与犯罪心理形成60
4.1.4工作场所与犯罪心理形成61
4.2间接环境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61
4.2.1社会政治因素与犯罪心理形成61
4.2.2社会经济因素与犯罪心理形成62
4.2.3社会意识与犯罪心理形成64
4.2.4社会风气与犯罪心理形成66
4.2.5法制疏漏与犯罪心理形成66
【建议阅读文献】67
【思考题】68
5心理障碍与犯罪心理69
5.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69
5.1.1“潜意识”说70
5.1.2早期经历说71
5.1.3人格结构的“三我”说73
5.2阿德勒的学说74
5.2.1“自卑与超越”说75
5.2.2生活方式与社会兴趣76
5.3挫折—攻击的理论78
5.3.1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78
5.3.2攻击度与挫折度成正比80
5.3.3挫折固执反应80
5.4心理障碍的研究81
5.4.1自我障碍81
5.4.2自知障碍81
5.4.3情绪障碍82
5.4.4自我同一性障碍82
【建议阅读文献】83
【思考题】83
6行为学习与犯罪心理84
6.1条件性回避反应与犯罪行为84
6.1.1认知行为模型当中的操作条件反射85
6.1.2回避学习反射的建立85
6.2不同接触理论86
6.2.1不同接触理论86
6.2.2不同接触理论解释的白领犯罪87
6.2.3不同强化理论88
6.3犯罪操作学习理论89
6.4社会学习理论91
6.4.1犯罪行为获得的机制91
6.4.2犯罪行为激起或产生的机制93
6.4.3犯罪行为保持的心理机制95
6.4.4犯罪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98
【建议阅读文献】101
【思考题】101
7犯罪动机102
7.1动机概述102
7.1.1动机的概念102
7.1.2行为动因与动机的研究104
7.1.3动机发生的过程110
7.1.4动机与需要、目的和意志的关系111
7.1.5犯罪动机的界定116
7.2对犯罪动机的分析117
7.2.1对犯罪动机的目标指向分析117
7.2.2对犯罪动机冲突的分析121
7.2.3对犯罪动机背景的分析123
7.2.4犯罪动机的类型125
7.2.5犯罪动机的发展与转化130
【建议阅读文献】133
【思考题】133
8财欲型犯罪心理分析134
8.1财欲型犯罪心理的一般分析134
8.1.1财欲犯罪的动机类型和特点134
8.1.2财欲型犯罪嫌疑人的个性心理特征136
8.2盗窃犯罪心理的分析137
8.2.1偷盗犯罪的基本情况137
8.2.2选择偷盗犯罪的心理138
8.2.3偷盗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特点138
8.3抢劫犯罪的心理分析144
8.3.1抢劫犯罪的基本情况144
8.3.2选择抢劫犯罪的心理146
8.3.3抢劫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146
8.4诈骗犯罪的心理分析148
8.4.1诈骗犯罪的基本情况148
8.4.2选择诈骗犯罪的心理149
8.4.3诈骗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149
【建议阅读文献】150
【思考题】150
9报复型犯罪心理分析151
9.1报复犯罪动机形成的分析151
9.1.1情感需要受到挫折152
9.1.2尊重的需要受到挫折154
9.1.3不正之风导致的合理需要的不满足154
9.1.4成就需要的不满足155
9.1.5出于个人恩怨的报复156
9.1.6由矛盾冲突产生的报复156
9.2报复犯罪的心理特点157
9.2.1报复犯罪嫌疑人的认知特征157
9.2.2报复犯罪嫌疑人的情绪情感特征160
9.2.3性格特点161
9.2.4气质特点162
9.3报复犯罪的类型和行为特点162
9.3.1报复犯罪的类型162
9.3.2报复犯罪的行为特点164
【建议阅读文献】165
【思考题】165
10性犯罪心理166
10.1性犯罪概述166
10.1.1性犯罪的界定与类型166
10.1.2性犯罪的发生现状167
10.1.3性犯罪嫌疑人的一般特点167
10.1.4性犯罪心理的分析模式167
10.2强奸犯罪的心理分析170
10.2.1强奸犯罪的界定及分类170
10.2.2强奸犯罪的动机类型171
10.2.3强奸犯罪的心理问题172
10.2.4强奸被害人的心理175
10.2.5强奸犯罪的环境和情境因素177
10.3淫乱犯罪心理分析179
10.3.1淫乱犯罪的心理原因179
10.3.2男女两性淫乱心理的区别181
【建议阅读文献】182
【思考题】183
11计算机网络犯罪心理分析184
11.1计算机网络犯罪概述184
11.1.1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184
11.1.2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186
11.2计算机网络犯罪心理分析193
11.2.1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型犯罪动机分析193
11.2.2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对象型犯罪动机分析196
11.3计算机网络犯罪嫌疑人心理特征分析199
11.3.1智力特征199
11.3.2认识特征199
11.3.3情感特征201
11.3.4性格特征201
【建议阅读文献】203
【思考题】204
12信仰心理与犯罪205
12.1信仰与犯罪概述205
12.1.1什么是信仰205
12.1.2信仰对犯罪的影响206
12.2迷信与犯罪208
12.2.1迷信心理概述208
12.2.2迷信与犯罪的关系211
12.3邪教与犯罪212
12.3.1邪教概述212
12.3.2邪教痴迷的心理原因214
【建议阅读文献】221
【思考题】222
1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223
13.1未成年人及违法犯罪概述223
13.1.1“未成年人”的概念及法律意义223
13.1.2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226
13.2青春期内反社会行为多发的原因分析230
13.2.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30
13.2.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231
13.3未成年人违法动机的分析238
13.3.1出于物质需求238
13.3.2出于安全需要238
13.3.3出于自我显示的需要238
13.3.4出于交往的需要239
13.3.5出于好奇好知的需要239
13.4违法未成年人的特点240
13.4.1心理特点240
13.4.2未成年人违法的行为特点242
【建议阅读文献】243
【思考题】244
14共同犯罪心理245
14.1共同犯罪的界定与类型245
14.1.1共同犯罪的概念245
14.1.2共同犯罪的类型246
14.2共同犯罪的心理基础248
14.2.1一般的心理基础248
14.2.2形成各类共同犯罪的心理原因250
14.3共同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252
14.3.1主犯的心理特征253
14.3.2从犯的心理特征256
14.4共同犯罪的凝聚心理分析257
14.4.1犯罪组织者的权威性257
14.4.2犯罪组织内部的利益均沾与利益公平原则258
14.4.3犯罪组织内部的情义程度259
14.4.4犯罪组织内部的团体压力260
14.4.5犯罪组织外部的威胁压力263
【建议阅读文献】263
【思考题】264
15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265
15.1变态心理概述265
15.1.1什么是变态心理265
15.1.2常态与变态的标准268
15.1.3变态心理者犯罪的概况269
15.2与犯罪有关的精神病270
15.2.1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270
15.2.2脑器质性精神病270
15.2.3癔症性精神病271
15.2.4妄想性精神病272
15.2.5更年期精神病273
15.2.6智力障碍与变态273
15.2.7意识障碍275
15.3人格障碍与犯罪276
15.3.1人格障碍的概念276
15.3.2人格障碍的形成277
15.3.3人格障碍的种类和表现279
15.4酒精中毒和药物依赖283
15.4.1酒精中毒283
15.4.2药瘾和毒瘾285
15.5性倒错与犯罪289
15.5.1什么是性倒错289
15.5.2性倒错的种类290
15.6如何识别伪装的精神病291
15.6.1伪装的兴奋躁动292
15.6.2伪装的意识模糊292
15.6.3伪装的智能不足292
15.6.4伪装的缄默状态293
15.6.5伪装的记忆缺失293
【建议阅读文献】293
【思考题】294
16犯罪后逃逸心理295
16.1逃逸心理现象295
16.1.1逃犯及逃逸心理295
16.1.2我国古代和国外对逃犯的研究296
16.1.3逃逸心理过程297
16.1.4逃逸心理状态300
16.2常见逃逸心理及行为特点301
16.2.1不同阶段的逃逸心理301
16.2.2不同类型的逃逸心理302
16.2.3逃逸行为特点305
【建议阅读文献】311
【思考题】312
17讯问心理及犯罪心理测试313
17.1侦查讯问阶段嫌疑人心理313
17.1.1逮捕初期嫌疑人的心理314
17.1.2侦查讯问初期嫌疑人的心理315
17.1.3侦查讯问中嫌疑人的心理变化过程316
17.2犯罪心理测试的原理与操作322
17.2.1测谎与犯罪心理测试322
17.2.2犯罪心理测试的原理324
17.2.3犯罪心理测试的操作326
17.2.4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328
【建议阅读文献】331
【思考题】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