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制造业演进的创新经济学分析 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一种新认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日本制造业演进的创新经济学分析 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一种新认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3881496.jpg)
- 李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9940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制造业演进的创新经济学分析 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一种新认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课题研究的基础与起点2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思路4
四 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框架5
五 课题的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6
第一篇 演化经济理论视角下的日本制造业创新研究综述第一章 日本制造业产业创新研究的理论来源11
第一节 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研究与演化经济理论的兴起11
第二节 创新经济学是二战后演化经济理论发展最为成熟的领域16
第三节 产业创新的经济史研究是创新经济学产业应用的重要内容17
第二章 日本制造业产业创新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20
第一节 以创新为主线的日本产业技术发展史研究20
一 建立新的研究框架和新的问题分析视角21
二 考察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两个重要观点25
第二节 对创新的组织及其以结构变化为中心的组织演进研究27
一 组织结构的特性及其在制造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28
二 对组织创新与结构变迁的产业发展史研究30
第三节 围绕日本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34
一 克里斯托夫·弗里曼在80年代后期的研究34
二 弗里曼和苏克在90年代后期的比较研究35
第四节 以理论与历史结合为特点的新经济史学的相关研究36
一 从经济史的分析出发讨论演化变革模式的路径依赖36
二 以经济史与经济理论统一的方法观察产业经济的进程37
第三章 以日本为对象的创新经济学产业应用研究的简要述评39
第一节 有助于推进对产业发展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39
第二节 在对产业创新的探索性研究中还可以进行的工作41
第二篇 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特点及其创新轨迹研究第四章 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趋势与创新特征45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强国日本的技术创新趋势45
一 日本是世界最主要的制造业强国45
二 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趋势53
第二节 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所表现出的历史性特征58
一 制造业的产业特点与日本的技术创新58
二 “日本型”的技术创新特征观察59
第五章 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历史观察63
第一节 近代制造业的建立期:日本的产业创新63
一 近代制造业的建立——日本社会一项根本性的创新64
二 近代制造业建立的技术基础——德川时代的创新积累65
三 近代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从对引进技术的选择开始67
第二节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期:技术发展方式上的创新68
一 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的努力69
二 经济民主化基础上的科技复兴和重化工业化投资71
三 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引进与自主创新73
第三节 当代制造业的转型期:技术体系上的创新76
一 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历史教训76
二 伴随结构转变和产业转型在体系创新方面的有益探索79
三 当前世界性危机冲击下技术体系变革的新课题83
第六章 连续性创新对日本制造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87
第一节 以引进为杠杆构建创新的经济学意义87
一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知识融合过程87
二 合理整合资源,实现技术创新上的效率优化88
三 选择和确立创新的国际起点89
四 发挥传统的技术优势是以引进为杠杆构建创新的支点90
第二节 连续性创新对日本制造业实现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91
一 把握完整的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主导权91
二 争得发挥自身特长的发展主动权92
三 坚持发展模式的灵活选择权93
四 获取连续性创新所保障的发展自主权94
第三节 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经济史认识96
一 对技术创新的一种经济史意义上的理解96
二 引进与创新关系上的经济史观点97
第三篇 对创新的组织及其组织结构演进分析第七章 对连续性创新的组织与组织结构的动态认识103
第一节 连续性创新与对创新的恰当组织103
一 由“日本型”组织的争论看创新与组织间的密切联系103
二 日本等国学者对组织问题的关注与研究104
三 产业实践中对创新的组织表现105
第二节 对组织结构认识的动态性观点106
一 关于组织结构多样性变化的思想主张107
二 创新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企业视角的组织结构变动及其影响108
三 对日本的组织结构的认识需要一种动态性的观察110
第三节 组织结构演化的一般过程:组织学已有的研究111
一 组织学理论中的组织结构内涵及其相关研究111
二 组织结构演化一般过程的组织理论研究112
第八章 日本产业的组织结构多样性及其结构变迁轨迹115
第一节 近代制造业发展中带有日本特点的产业组织形式116
一 “问屋制”——农村家庭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116
二 问屋制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株仲间”119
第二节 集中型组织结构在日本的形成及其特点121
一 工业化中的技术与市场变化促进其组织向工厂制转变122
二 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集中式组织的确立:石油精炼等装备产业和铁道交通业123
三 战时统制经济体制对集中式组织结构的影响125
第三节 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日本当代产业创新组织形成的基础128
一 两战之间城市小工业的发达和分散型的生产组织128
二 战时机械工业中的承包制组织形式的形成和战后发展130
三 战后以组织内的权力结构和内部劳动市场结构为特色的日本型组织结构的生成132
第九章 对经济转型期日本型组织结构优劣的探索与思考135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经验——以组织结构优势支持竞争优势135
一 反映战后日本制造业特点的三大组织优势136
二 日本型组织结构形成的历史性因素137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教训——组织结构锁定下的竞争优势滑坡139
一 追赶路径上的组织结构框架与现代产业发展的矛盾140
二 组织结构锁定在追赶路径上的深层原因探析140
第十章 组织结构演进与产业创新的关联关系探讨143
第一节 作为创新机制的组织结构形成是产业发展中的动态选择结果143
一 演化经济理论观点上的组织结构优势是一种动态优势143
二 恰当的组织结构选择,组织结构动态优势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145
三 组织结构选择的过程,揭示的是其动态优势形成的历史性特征146
第二节 组织创新是创新效率提升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制约因素147
一 组织结构及其变迁是决定创新引入速度和引入方向的关键性因素148
二 组织结构通过激励机制、协调效应制约着创新效率和创新价值的实现149
第三节 组织结构调整及其路径选择决定着产业在创新竞争中的成败得失150
一 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结构调整及其合理的路径选择,是组织创新的本质内容150
二 由调整和选择所体现的组织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151
第四节 实践中的产业创新与组织结构演进规律是可以被观察、被认识的152
一 承认客观上存在的差异性和认识的非一致性153
二 从产业经济史的学习中认识产业发展与组织结构演进的规律性154
第四篇 非均衡的开放的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第十一章 制造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创新系统159
第一节 对产业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关系的一种认识159
一 国家创新系统是对创新资源的一次宏观整合160
二 产业创新系统是创新活动在产业层面形成的结构演进机制162
第二节 由日本的案例看产业创新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167
一 由具体的产业案例研讨产业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167
二 由产业创新网络的运作,探究产业创新系统在实践中的功能173
第十二章 系统的网络组织形式的历史分析——对日本产业创新系统演进的考察178
第一节 日本历史上的传统网络组织178
一 前近代日本工业创新网络的历史基础178
二 明治以后的社会创新网络的建设与发展180
第二节 两次大战与战间期的日本型网络组织的结构特征183
一 日本创新网络演进的历史条件183
二 大企业体制的逐步形成184
三 网络组织中的转包制的强力推行187
第三节 战后现代工业创新网络的发展与今后的课题189
一 战后创新网络发展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190
二 追赶模式下以集团化为主要形式的一体化网络发展191
三 转型期的协调模式下开放式网络结构的探索195
第十三章 制造业的产业创新系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态系统205
第一节 技术创新使产业创新系统处于多样性的生成变化状态206
一 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和创新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创新系统具有的多样性变化特征206
二 技术创新具有的“试错”和进化过程特点,决定了创新系统变化的非线性特征207
三 技术创新过程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系统演化路径的不唯一性208
第二节 组织创新使产业创新系统处于多重的适应性选择过程209
一 系统内的组织为获利形成的变革动力,使创新系统在动态选择中演进210
二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组织变革,使创新系统处于对影响的积极调适状态210
第三节 系统借助各构成部分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实现创新的自组织212
一 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相互影响与制约213
二 子系统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与影响214
第四节 日本制造业产业创新系统所反映的两个重要生态特征215
结论218
(一)218
(二)219
(三)224
参考文献230
后记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