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究 以美国为参照的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究 以美国为参照的思考
  • 蒋志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326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法学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究 以美国为参照的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中国法学教育的问题与研究方法1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学教育问题1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法学教育当下的困境1

二、法学教育处于尴尬境地的原因剖析与论证(一)4

三、法学教育处于尴尬境地的原因剖析与论证(二)11

四、既然制度已然被虚置,为什么我们还乐此不疲?16

五、中国法学教育何处去?19

第二节 如何研究中国法学教育:一个方法论的分析28

一、导论:方法与理论的问题28

二、现有的研究框架概述30

三、对现有研究框架的评析39

四、笔者的思考:从司法改革视角分析中国法学教育47

第三节 问题的另外一种提出方式:如何研究中国的司法改革?——从法学教育的视角研究49

一、导论:司法改革的困境49

二、现有的关于司法改革的研究框架53

三、对现有研究框架的评析58

四、本书的主张:从(普通法)法学教育的视角出发64

五、结语与开始68

附录(一):法律教育中的人、事与史——读王健的《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70

一、法学教育中的“人”71

二、法学教育中的“事”74

三、中国近代法律教育史:流动的思想77

四、作为开始的结语79

附录(二):浅析方流芳的法学教育思想82

一、为什么研究方流芳法学教育思想?82

二、方流芳的法学教育思想83

三、方法论思考:如何研究法学教育?88

四、结语92

附录(三):浅析苏力法学教育思想93

一、提出问题93

二、从“历史事实”中体察法学教育问题95

三、从法学教育外部审视中国法学教育99

四、对苏力法学教育思想的初步评论104

五、中国语境关于法学教育的再思考107

六、结语111

附录(四):浅谈何美欢法学教育思想112

一、为什么研究何美欢112

二、《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告诉我们什么?113

三、潜伏的前提与研究路径119

四、结语:值得继续思考的地方124

附录(五):中国法学教育的双输?!125

一、缘起125

二、法科学生的需求与行动127

三、老师的资格与对学生的反应132

四、结语:双输局面的形成136

第二章 法律共同体需要什么知识?138

导论:法律共同体下的问题138

第一节 律师的知识——从律师在法治中的功能谈起142

一、背景与问题142

二、(司法)法治事业中律师的功能与律师技术145

三、律师的技术:法学方法论下的抉择154

四、中国语境下的律师“技术”159

五、小结162

第二节 法官的“武器”——以法官判决需要的知识为中心163

导论163

一、法官“武器”之一:法条主义165

二、法官“武器”之二:政治判断171

三、中国语境下对法官“政治判断”武器的再思考178

四、小结184

第三节 法学者需要的“知识”:以法学的社会实证研究中心的思考185

一、问题和背景185

二、法学的社会实证研究方法与法学本身的关系189

三、普通法法官与法学者192

四、权威和传统具体基础的另一种简单描绘201

五、小结203

第四节 法律共同体视野下的再思考204

一、同一个世界205

二、不同的景象208

三、却有共同的基础,也是法学教育开始的地方!213

第三章 美国法学教育体制概述217

第一节 如何考察美国法学院教育体制217

第二节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院教育体制中的地位:一种历史的勾勒222

一、导论: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与美国法学教育勾连222

二、从历史的角度看,最近的诊所法律教育解决什么问题?226

三、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学院下案例教学法的关系231

四、本节结语235

第三节 法学院制下的案例教学法236

一、导论:再论为何考察美国案例教学法?236

二、案例教学法运行过程239

三、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功能249

四、从功能视角挖掘案例教学法的深层意义255

五、本节结语260

第四章 对策与结论:试问中国法学院何处去?262

导言262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的案例教学法考察264

一、关注美国案例教学法在中国的“流传”过程264

二、案例教学教材或者案例丛书出现270

三、何美欢的普通法教育实践278

四、反思两个阶段的案例教学法282

第二节 中国实施严格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建议288

第三节 作为论证的预设立场分析295

一、作为思考的背景(一):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主义时代297

二、作为思考的背景(二):中国语境下的多元主义302

三、本章、本书的预设立场309

附录(一):试论法学院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与法律专业技能教育314

一、提出问题:从法学院能学到什么?314

二、美国法科学生在法学院能学到什么:以爱岑的叙述为中心317

三、无法教授的道德与职业道德323

四、但这不代表法学院教育过程中没有道德可以培养327

五、结语332

附录(二):试论法学院的法律职业人才和法学学术人才的培养333

一、提出问题:法学院培养哪些人才?333

二、法学学术人才来自何方?336

三、美国J.D法学教育——以《一个小女人的常春藤之旅》的叙述为中心339

四、美国的法学学术教育345

五、中国语境的考察349

六、作为结语:美国法学教育的启示和中国法学教育的未来定位355

参考文献357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