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管理学原理
  • 朱锡莹,杨文士主编;王南南,王祖申,朱万里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5321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1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

一、什么是管理1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

三、管理的二重性3

第二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4

一、管理学4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5

三、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5

四、总体的与系统的研究和学习管理6

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7

六、怎样系统地学习、研究管理10

第三节 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11

一、管理的重要性11

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2

三、我国的“四化”建设必须管理先行13

四、卫生事业管理亟待改革13

五、未来社会更需要管理13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14

第一节 管理学形成的不同阶段14

一、按时间划分管理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14

二、按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过程划分三个阶段14

三、早期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15

第二节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6

一、泰罗在米德瓦尔的特殊经历17

二、泰罗在伯利恒的几项试验17

三、级差计件工资17

四、泰罗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8

五、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18

第三节 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18

一、法约尔和他的管理理论19

二、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20

三、巴纳德和他的自觉协作活动系统21

四、厄威克的十条原理22

五、古利克的七职能论22

第四节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23

一、研究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性人物23

二、行为科学的一些理论24

第五节 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25

一、伯法等人的研究25

二、管理科学理论及其内容26

第三章 管理理论丛林和现代管理28

第一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28

一、管理过程学派28

二、社会合作学派28

三、经验或案例学派29

四、人际关系行为学派29

五、群体行为学派29

六、社会技术系统学派30

七、决策理论学派30

八、沟通(信息)中心学派30

九、数学(“管理科学”)学派31

十、权变理论学派31

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和观点32

一、现代管理学的特点32

二、现代管理学在实践中应有的几个观点33

第三节 管理学的未来34

一、未来管理学的发展34

二、管理专业化的趋势35

第二篇 计划工作37

第四章 概述37

第一节 计划工作的概念和基本要求37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37

二、进行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37

第二节 计划的种类39

一、计划的表现形式39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40

第三节 计划工作的特点和意义40

一、计划工作的特点40

二、计划工作的意义42

第五章 计划工作的步骤和原理44

第一节 计划工作的步骤44

一、估量机会45

二、确定目标45

三、确定前提45

四、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45

五、评价各种方案46

六、选择方案46

七、制订派生计划46

八、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46

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基本原理46

一、限定因素的原理46

二、许诺原理46

三、灵活性原理47

四、改变航道原理48

第六章 目标管理49

第一节 目标的性质49

一、目标是分层次、分等级的49

二、组织中各类、各级目标要构成一个网络49

三、目标的多样性49

第二节 目标管理的由来与概念50

一、目标管理的由来50

二、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50

第三节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51

一、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51

二、组织实施51

三、检验结果51

第四节 目标管理的必要性与局限性53

一、目标管理的必要性53

二、目标管理的局限性53

三、实行目标管理成功的关键54

第七章 预测55

第一节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55

一、前提条件和种类55

二、预测的概念56

三、预测的重要性56

第二节 预测的种类与步骤56

一、预测的种类56

二、预测的步骤57

三、预测的准确度问题58

第三节 预测的方法59

一、外推法59

二、因果法59

三、直观法60

第八章 决策62

第一节 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62

一、决策的概念62

二、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62

第二节 正确决策的程序和基本要求63

一、决策的程序63

二、决策的合理性问题64

三、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64

第三节 决策的方法65

一、计量方法65

二、主观决策法69

第三篇 组织工作71

第九章 概述71

第一节 组织工作的概念71

一、组织71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72

三、组织工作73

第二节 组织工作的基本原理75

一、目标统一性原理75

二、管理宽度原理75

三、分工原理75

四、授权原理76

五、统一指挥原理76

六、权责对等原理76

七、最少层次原理77

八、弹性原理77

第十章 组织结构的设计78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作用和要求78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作用78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78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层次划分79

一、层次的产生79

二、管理层次的分工80

三、确定管理层次应考虑的因素80

四、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81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部门划分82

一、部门划分的方法83

二、部门划分的原则85

第四节 组织结构的职权划分86

一、直线职权86

二、参谋职权87

三、职能职权90

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的运转92

第一节 集权与分权92

一、概念92

二、授权应遵循的准则93

三、集权和分权的关系94

四、影响集权或分权程度的因素94

五、国内外有关集权与分权的经验95

第二节 个人管理与集体管理96

一、委员会96

二、个人管理与集体管理的比较98

第三节 灵活性和稳定性99

一、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100

二、保持组织的灵活性——变革101

第四篇 人员配备104

第十二章 概述104

第一节 人员配备的概念104

一、概念104

二、用人的逻辑104

第二节 人员配备的重要性105

一、人员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105

二、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106

第三节 人员配备的基本原理106

一、职务要求明确原理106

二、权、责、利一致原理109

三、公开竞争的原理109

四、用人之长的原理109

五、不断培养的原理110

第十三章 主管人员的选拔111

第一节 选拔主管人员的标准111

一、主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111

二、管理愿望112

三、管理能力112

四、管理愿望和管理能力的关系114

第二节 选拔的途径、程序和方法115

一、选拔的途径115

二、选拔的程序和方法116

第三节 做好选拔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17

一、难度问题117

二、层次问题117

三、客观评价问题118

四、谁来选拔119

五、对过去成绩的评价119

六、掌握选拔的时机120

第十四章 主管人员的培训121

第一节 培训计划121

一、培训的目的121

二、培训的内容121

三、培训的对象123

第二节 培训方法123

一、理论培训123

二、职务轮换123

三、提升124

四、在“副职”上培训125

五、集体研讨会125

六、参观考察125

七、辅导125

八、美国企业的培训方法126

第三节 培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126

一、上级主管人员必须积极支持培训126

二、教员问题126

三、学习是自愿的127

四、培训内容必须满足受训者的需求128

五、培训方法必须有效128

六、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129

第十五章 主管人员的考评130

第一节 考评的意义和要求130

一、考评的意义130

二、考评的要求130

第二节 考评的依据131

一、传统的品质考评131

二、按可考核的目标来考评132

三、按主管人员的标准来考评132

第三节 考评的方式133

一、考评的方式133

二、考评的定量方法133

第五篇 指导与领导工作138

第十六章 概述138

第一节 指导与领导的概念和作用138

一、概念与实质138

二、指导与领导工作的作用140

第二节 指导与领导的原理和要求141

一、指导与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141

二、对做好领导工作的要求142

第十七章 沟通联络145

第一节 沟通联络的作用145

一、沟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45

二、沟通联络的目的和作用146

第二节 沟通联络的形式与方法148

一、沟通形式148

二、沟通方法149

第三节 有效地进行沟通联络151

一、进行沟通的原则151

二、进行有效沟通的要求152

第十八章 激励154

第一节 对人的认识154

一、“经济人”的假设154

二、“社会人”的假设155

三、“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155

四、“复杂人”的假设156

五、孔茨的假设156

第二节 激励理论157

一、需求层次理论157

二、双因素论158

三、期望理论158

四、波特-劳勒模式158

五、激励需求理论159

第三节 激励方式与要求160

一、激励的方式160

二、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161

第十九章 领导理论与领导艺术163

第一节 关于领导的理论163

一、性格理论163

二、个人行为理论164

三、随机制宜的理论167

四、一个完整的领导模型167

第二节 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168

一、领导者的修养168

二、领导艺术问题169

三、可资借鉴的某些准则170

第六篇 控制工作171

第二十章 概述171

第一节 概念171

一、控制171

二、控制工作172

三、控制与控制工作的比较173

第二节 控制工作的目的、作用及其重要性175

一、控制工作的目的和作用175

二、实现“管理突破过程”的六个步骤176

三、控制工作的重要性176

第二十一章 控制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原理178

第一节 控制工作的基本过程178

一、确立标准178

二、衡量成效180

三、纠正偏差181

第二节 管理控制工作的原理181

一、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181

二、组织适宜性原理182

三、控制关键点的原理182

四、例外情况的原理183

五、直接控制的原理183

第三节 有效控制的要求183

一、控制系统应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183

二、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183

三、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184

四、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184

五、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184

六、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184

七、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185

第二十二章 控制工作的类型186

第一节 现场、反馈和前馈控制186

一、现场控制186

二、反馈控制187

三、前馈控制189

第二节 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192

一、间接控制192

二、直接控制193

第二十三章 控制工作194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194

一、管理信息系统在控制中的作用和任务194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196

第二节 预算197

一、预算的概念、目的和作用197

二、预算的种类、预算的不足和改进方法198

三、预算的编制步骤和管理199

第三节 时间项目网络分析200

一、概述200

二、PERT的主要特征200

三、PERT的优点和缺点201

第四节 管理审核202

一、管理审核的概念和内容202

二、管理审核的发展趋势203

第五节 综合控制203

一、总预算203

二、损益控制205

三、投资回收率205

四、自我审核206

五、对组织和人力资源的衡量和控制207

第七篇 案例和实例208

第一部分 国外案例208

一、哈特电子公司208

二、精美雷达公司209

三、企业及其环境210

四、卡尔顿胶合板公司211

五、研究管理的系统方法211

六、联合电脑股份有限公司211

七、为计划而计划212

八、目标管理213

九、制订可考核的目标213

十、宾夕法尼亚中央运输公司213

十一、奥林匹克玩具公司214

十二、金氏超级商场214

十三、巴特利特杂货公司215

十四、罗伯茨公司215

十五、石油联合股份有限公司216

十六、量具仪表有限公司217

十七、波特国防导弹有限公司217

十八、环球食品公司218

十九、ABC航空公司218

二十、参谋和服务部门支配直线部门的工作219

二十一、珍奇产品公司219

二十二、美国商业电脑和设备公司的分权制220

二十三、识别第一流管理人员220

二十四、航空器材分公司221

二十五、选拔主管人员221

二十六、彼得原理222

二十七、哈斯通有限公司222

二十八、卡尔·温多弗223

二十九、尖端 机械产品公司223

三十、不断培训管理人员223

三十一、彭都顿百货有限公司的管理培训224

三十二、我们确实知道怎么做吗?224

三十三、国际医疗设备公司225

三十四、伯瑞得力服装公司的激励226

三十五、哥伦比亚人寿保险公司226

三十六、联合汽车公司227

三十七、美国飞机公司227

三十八、家用无线电、电视公司228

三十九、勃南公司228

四十、 麦克阿里斯特-斯特朗出版公司229

四十一、铁锚联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29

四十二、卡巴公司229

四十三、希尔赛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30

四十四、汉诺弗空间电子有限公司230

四十五、医疗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30

四十六、弗莱彻有限公司231

四十七、管理是一种专业吗?232

四十八、科学管理是一次心理革命232

四十九、古罗马的士兵233

五十、牛仔裤和女式冬季短裤234

五十一、服务不佳的一例234

第二部分 国外实例235

一、应当教授管理的科学235

二、中国食品在美国大受欢迎236

三、“猕猴桃经济”236

四、美国卫生管理的机构和人员配备237

第三部分 国内案例242

一、由“小而全”逐渐向专科医院发展242

二、只顾要钱不顾人命242

三、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243

四、怎样搞好医药市场预测243

五、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巩固清仓清产成果244

第四部分 国内实例245

一、改革给医院带来效益和活力245

二、关于白云山制药厂挖掘人才的调查报告246

三、黄浦江治理规划的决策分析251

四、医院药库的定量管理259

附录266

一、法学与卫生立法26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7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276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281

五、卫生部提出的十条卫生改革政策界限284

主要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