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资源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资源管理
  • 刘世庆,许英明,刘楠楠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276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灾区-重建-研究-汶川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资源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探讨3

一 背景:汶川地震发生地及其自然生态环境特征4

二 问题的提出:富饶的贫困,忧伤的岷江4

三 灾后重建:自然资源管理与中国国情10

第二章 区域脆弱性评价——以“5·12”汶川地震为例20

一 引言20

二 区域脆弱性的相关概念21

三 地震灾害及其脆弱性要素26

四 区域脆弱性的评价34

五 结论与展望37

第三章 地震灾害中的主体与客体38

一 地震灾害中的主体38

二 地震灾害中的客体42

三 地震灾害中的主客体博弈关系43

四 结论48

第四章 生态重建区发展指标重构50

一 生态重建区概况51

二 生态重建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52

三 生态重建区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54

四 生态重建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建议55

五 生态重建区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57

六 问题与建议61

第二篇 分论65

第五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65

一 崛江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灾后重建的保障65

二 岷江上游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与水电开发现状68

三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71

四 岷江上游水资源合理开发的保障措施76

第六章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80

一 协同学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协同系统81

二 熙玉村基本情况及受灾情况82

三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协同系统的理念83

四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调控研究实例84

五 熙玉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性研究小结88

第七章 汶川地震灾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89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89

二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91

三 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91

四 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92

五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则96

六 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97

第八章 汶川地震灾后的生态资源恢复及生态环境重建100

一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性100

二 研究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101

三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研究框架103

四 地震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估103

五 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108

六 灾区重建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110

第九章 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精神家园建设对策研究114

一 地震对四川灾区民族文化及精神家园的破坏和影响114

二 关于灾区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对策建议119

三 关于灾区精神家园建设的几点对策建议124

第十章 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研究130

一 发挥旅游业先导产业优势,促进灾区又好又快重建发展131

二 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的恢复重建成果134

三 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的优势分析137

四 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策略选择139

五 推动都江堰市灾后旅游业发展重建的措施建议142

第十一章 汶川地震后自然资源管理的主体研究149

一 中国西部环保的NGO现状149

二 地震后主要的环境问题151

三 环保NGO的应对表现154

四 发挥NGO对自然资源管理的特殊作用:基于公共资源的理论159

第十二章 汶川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与对策研究163

一 引言164

二 灾后调研和数据的获取165

三 地震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分布167

四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174

五 关于重建的几点建议177

六 结论179

第三篇 专题185

第十三章 可挽救性度量方法及其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185

一 引言185

二 可挽救性度量的概念与特征186

三 地震救援中可挽救性度量的对象189

四 地震救援中的可挽救性度量模型191

五 结论192

第十四章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研究194

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的破坏情况194

二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情况198

三 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重建面临的现实问题200

四 进一步促进羌族文化保护与重建工作的对策建议204

第十五章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生态恢复重建的影响及对策208

一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导致生态破坏十分严重208

二 次生地质灾害长期性决定生态恢复重建的长期性210

三 次生地质灾害影响条件下生态恢复重建对策思考211

第十六章 破解汶川地震生态挑战——以农业为例213

一 震前四川灾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地位213

二 灾区农业生态面临严重挑战214

三 重建灾区农业生态对策216

第十七章 应急捐赠管理的机理分析221

一 应急捐赠的概念与内涵221

二 应急捐赠的四层次机理分析222

三 完善应急捐赠的几个建议227

四 结语230

第十八章 震后心理危机的表现与应对232

一 地震后灾害心理的表现233

二 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235

三 结论241

第十九章 地震应急中的通信障碍问题及对策分析243

一 引言243

二 通信网络可靠性技术分析244

三 地震中的通信障碍问题分析247

四 通信网络的改进建议及对策250

五 结语253

第二十章 都江堰市震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调研报告255

一 旅游业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56

二 都江堰市旅游业在汶川地震中的受灾情况257

三 都江堰市旅游业的震后恢复政策及措施262

四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灾后逐步走向恢复266

五 对都江堰市旅游业恢复中发展的政策建议270

附件一2009年都江堰市游客问卷调查及商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274

附件二2010年都江堰市游客问卷调查及商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293

后记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