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高温与热损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邱仞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21195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3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高温与热损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热应激与热紧张1
第1节 炎热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应激反应1
第2节 未习服男子干热暴露时的热调节反应9
第3节 干热气候下铲土机作业的生理评价10
第4节 夏季戈壁负荷行军的热应激反应13
第5节 戈壁沙漠夏季负荷行军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变化16
第6节 高温下人体进行不同强度运动时的生理反应19
第7节 热环境下越野作训的生理反应特点22
第8节 热区雷达作业对人体的影响24
第9节 高温飞行热负荷对人体的影响29
第10节 穿戴防毒装具时的热负荷限度32
第11节 防化服的热生理性能及影响35
第12节 高温劳动对人体血清急相反应蛋白的影响40
第13节 急性热暴露对人体蛋白质代谢的影响42
第14节 夏季训练时汗液中16种无机元素的流失44
第15节 高温下身着防毒服作业时全身汗中营养成分的流失46
第16节 热区边防战士夏季训练时血清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49
第17节 环境高温对家兔血浆、脑脊液和视前区一下丘脑前区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51
第18节 家兔与狗急性热暴露时血浆cAMP含量的变化55
第19节 急性热暴露对大鼠体内β-内啡肽含量与分布的影响59
第20节 热暴露时人体血浆丙二醛和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变化61
第21节 热应激对人体血浆脂质过氧化和中分子物质浓度的影响62
第22节 高温体力负荷时过热人体内分泌系统周围腺体几种激素的变化64
第23节 高温环境对狗空胃运动的影响及其机理66
第24节 热应激与热休克蛋白68
第25节 热应激蛋白的诱导、定位与再分布71
第26节 热应激蛋白70 kD家族的纯化与鉴定73
第27节 高温对大鼠热应激蛋白70的影响75
第28节 热应激与热休克诱导兔脑、肝、肺、心和肾热休克蛋白70的合成76
第29节 急性热暴露大鼠肝脏热休克蛋白的形成79
第30节 受热家兔热休克蛋白70和纤维粘连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81
第31节 高温和CO联合作用对热应激反应的影响82
第32节 接触高温、CO工人血浆中的HSPs抗体水平85
第33节 高温、噪声、振动复合因素对热应激蛋白70合成的影响86
第34节 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对大鼠脑线粒体Ca2+、Mg2+含量的影响89
第35节 高温、振动、噪声复合应激时人体体温调节改变及数学模型91
第1节 锻炼促进热习服提高耐热能力95
第2章 热适应与热习服95
第2节 热习服的代谢机理100
第3节 热适应形成中的神经化学机理103
一、热适应兔脑室灌流液降低肛温的效应103
二、热适应兔脑脊液中降温活性组分的初步分离鉴定107
三、致热适应因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其降温活性测定110
四、致热适应因子诱发热适应体温降低的机理114
五、致热适应因子是一种生物活性肽116
六、致热适应因子(HAIF)肽结构的初步鉴定118
第4节 热休克蛋白代谢过程中Hela细胞热耐受性的变化119
第5节 热适应与热耐受性123
第6节 热应激蛋白功能的探讨124
第7节 高温诱导淋巴细胞多肽合成与热耐受性127
第8节 热应激与热习服对大鼠下丘脑肾上腺素α2受体的影响129
第9节 热习服大鼠肝组织和线粒体的腺苷酸131
第10节 热应激和热习服对大鼠自身花环和抗体生成细胞的影响134
第11节 热暴露对小鼠免疫状态的影响136
第12节 急性受热及热适应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137
第13节 热环境中大鼠血浆醛固酮、体液Na+、K+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140
第14节 肾Na+-K+-ATP酶在热环境中的变化及其调节作用144
第15节 高温越野训练对血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和尿香草扁桃酸的影响148
第16节 耐热锻炼对人体热暴露时血浆丙二醛和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152
第17节 高温对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154
第18节 高湿热环境习服锻炼对全身汗液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156
第19节 夏季越野锻炼对负重行军铁代谢的影响161
第20节 高温军事体力锻炼时锌、铜、锰的代谢164
第21节 耐热锻炼对钙、镁代谢的影响167
第22节 高温对小鼠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170
第23节 热习服和冷习服对能量代谢的影响173
第24节 热习服对家兔血浆、脑脊液和视前区——下丘脑前区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179
第25节 高温作用下大鼠机体cAMP和酶指标的探讨184
第26节 高温与CO联合作用的应激与习服反应186
第27节 猕猴高效热习服的实验评价190
第28节 有效积温指数与耐热锻炼效果194
第29节 高湿热锻炼的生理特征和习服效果评价196
第30节 高湿热行军锻炼对心电图的影响198
第31节 热气候下长跑锻炼增强人体耐热力、体力和延缓疲劳201
第32节 热环境下越野锻炼增强抗疲劳能力204
第3章 热损伤的病理生理与形态改变210
第1节 热损伤的病理生理210
第2节 急性过热致死猕猴的病理形态学213
第3节 家兔热射病的实验模型215
第4节 高温对家兔所引起的病理形态学改变219
第5节 高温环境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220
第6节 高温对兔脑的影响229
一、热暴露时兔脑能量代谢的变化229
二、热射病时脑微血管口径和密度的变化231
三、中暑休克时脑水肿和颅内压的探讨233
第7节 高温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受体介导内吞及酸性磷酸酶的影响235
第8节 过热大鼠神经垂体的超微结构236
第9节 高温中暑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机理237
一、过热狗的血流动力学237
二、高温中暑时的循环衰竭239
第10节 热应激大鼠心室肌ATP含量的变化及其机理242
第11节 热应激大鼠心肌钙调素含量与钙代谢246
第12节 热暴露对大鼠心肌细胞内钙、Ca2+-ATP酶活力和钙调素的影响250
一、离体热暴露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及Ca2+-ATP酶活力的变化250
二、热暴露大鼠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变化252
第13节 高温和力竭性运动联合作用对大鼠红细胞内Ca2+浓度、Ca2+-Mg2+-ATP酶活力及钙调素含量的影响255
第14节 超高热大鼠心脏出血部位的形态学261
第15节 过热大鼠心肌细胞核端切迹的形态学264
第16节 热环境中缺钾对心肌的影响265
第17节 热环境下缺钾的影响及钾的需要量267
第18节 高温环境引起机体过热对血管内感受器反射的影响271
第19节 急性热暴露大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变化273
第20节 热环境中大鼠肝脏的形态学278
第21节 过热大鼠末梢血碎核细胞与过热性肝损伤的关系281
第22节 中暑死亡肝穿电镜观察284
第23节 热暴露大鼠红细胞的形态学285
第24节 热暴露大鼠血小板的形态学287
第25节 热暴露大鼠白细胞的形态学288
第26节 高温下出汗功能障碍和汗腺形态改变290
第27节 狗在高温运动时的组织缺氧292
第28节 细胞因子在中暑发病机理中的作用295
第29节 热应激兔血浆心钠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动态观察300
第30节 高温与CO联合作用对动物的低氧损害302
一、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302
二、大鼠肝线粒体的呼吸功能306
三、家兔的血液流变学307
四、家兔红细胞及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09
五、高脂膳食家兔的脂代谢311
六、家兔睾丸的形态学312
第31节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慢性影响315
第32节 高温对S180小鼠肉瘤细胞膜损伤机理317
第4章 中暑诊断与治疗322
第1节 中暑的分型与发病机理322
第2节 武汉地区119例中暑流行病学与诊断分型的探讨328
第3节 热射病与日射病分型的探讨331
第4节 中暑的诊治333
第5节 1994年南京市重症中暑103例分析337
第6节 热射病65例的临床分析339
第7节 老年人重症中暑271例分析344
第8节 重症中暑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75例临床分析347
第9节 头颈部降温对家兔过热的影响350
第10节 热环境中吸入两种温度空气对家兔气管、食道和直肠温度的影响355
第11节 化学冰袋的防热降温效果357
第12节 实验性中暑简易降温疗法的比较361
第13节 静脉输冷液治疗过热家兔和狗的效果365
第14节 东莨菪碱为主辅以一般疗法抢救热射病367
第15节 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型中暑368
第16节 纳洛酮对过热兔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369
第17节 重症中暑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变化及纳洛酮对其影响371
第18节 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多肽373
第5章 提高耐热能力与防暑降温措施377
第1节 中暑的流行病学377
第2节 南京市1988年重症中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383
第3节 高温越野训练的生理变化与卫生监督384
第4节 夏季野营训练防治中暑的调查分析389
第5节 海练部队夏季训练的生理评价和防暑措施392
第6节 吐鲁蕃地区部队夏季防暑卫生调查分析397
第7节 南方夏季坦克内微小气候及防暑气象监督指标的探讨400
第8节 锻炼提高耐热能力403
一、行军与长跑锻炼的耐热效果评价403
二、越野与热浴锻炼的耐热效果评价408
三、行军、越野联合锻炼的耐热效果评价414
四、锻炼热习服和巩固习服418
五、不同锻炼方式对热习服和脱习服的影响423
第9节 云南边防部队的耐热能力和热适应程度427
第10节 南方部队夏季军训中的热适应能力429
第11节 穿戴防毒装具热适应锻炼提高热负荷限度431
第12节 飞行员热习服训练的最低环境温度要求435
第13节 热环境运动或劳动的水盐代谢437
第14节 不同补水量对最高耐热限的影响440
第15节 热环境下补充淡水、盐水时水和电解质的代谢444
第16节 炎热劳动时的水盐需要量449
第17节 两种含盐饮料的防暑效果452
第18节 高温体力活动时饮用中药复方凉茶(THT)的生理生化评价454
第19节 麦精康——劳动保健饮料对免疫功能、体力和耐热力的保护效应460
第20节 热环境下复合电解质饮料的生理生化效应464
第21节 不同渗透压饮料对热暴露机体血浆渗透压和体温的影响469
第22节 热环境的营养问题471
第23节 补充精氨酸、酪氨酸对高温下体温调节的影响476
第24节 热环境下机体氨基酸变化及其营养作用477
第25节 沙漠热环境行军的能量消耗481
第26节 高温体力活动时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483
第27节 高温环境中额外补充维生素B1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487
第28节 热区边疆全训部队的营养保障490
第29节 热区雷达站作业人员的营养状况与供给量493
第30节 热区雷达站人员维生素B1、B2、C的需要量495
一、硫胺素的需要量495
二、核黄素的需要量497
三、抗坏血酸的需要量499
第31节 热区雷达操纵员维生素A的供给量和补给办法502
第32节 高温与汗液中的微量元素505
第33节 热区边防部队夏季膳食中16种无机元素的摄入量509
第34节 热气候下无机元素的代谢和补充效果511
第35节 促进热适应和提高机体耐热能力的药物评价514
第36节 氯丙嗪单、复方等药物提高机体耐热能力的效果519
第37节 可乐定(clonidine)和8-OH-DPAT对热环境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离子通道的影响523
第38节 预防中暑药物筛选概况529
一、急性热静止和热运动时药物筛选529
二、四种复方药物的防暑效果532
第39节 防化作业和干热气候下环境热强度的评价534
第40节 高温作业操作室夏季及过渡季节的至适温度537
第41节 我国室内空调的至适温度标准540
第42节 热环境劳动的生理上限543
第43节 人体耐热能力的预测547
第44节 高温环境适宜劳动强度的评价551
第45节 高温环境下负重行走的生理变化特点555
第46节 不同Ta下头颈部皮温与热流状况557
第47节 头部的温度调节及其选择性致冷563
第48节 体温过高时的头部致冷问题566
第49节 液冷装备散热能力的工程生理学分析569
第50节 液冷头盔的致冷效能574
第51节 液冷服装备设计的生理基础及医学要求579
第52节 国产透气散热防毒服卫生学评价582
第53节 飞行员穿不同配套防护服在热环境中的热应激反应585
第54节 飞行员防化服热负荷指数的测定587
第55节 飞行员穿防化服的安全耐热时间590
第56节 飞行员液冷背心减轻热应激的效果592
附1 军队环境热损伤研究进展596
附2 美军70年代以来中暑防治研究概况602
参考文献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