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锅炉原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听宽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锅炉原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符号说明1
第一章概论1
§1-1 锅炉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
§1-2锅炉的一般工作原理1
§1-2锅炉的一般工作原理1
§1-1 锅炉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
第一章概论1
符号说明1
前言1
目 录1
符号说明2
符号说明2
§1-3锅炉的发展简况、类型与系列4
§1-3锅炉的发展简况、类型与系列4
§2-1自然循环锅炉11
§2-1自然循环锅炉11
第二章锅炉型式11
第二章锅炉型式11
§6-5制粉系统的设计计算13
§6-5制粉系统的设计计算13
§5-7振动炉排14
§5-7振动炉排14
§2-2直流锅炉23
§2-2直流锅炉23
§2-3强制循环锅炉32
§2-3强制循环锅炉32
§3-1 燃料的化学成分和性质36
第三章锅炉燃料36
第三章锅炉燃料36
§3-1 燃料的化学成分和性质36
§3-2燃料的成分分析基础和换算37
§3-2燃料的成分分析基础和换算37
§3-3媒的工业分析39
§3-3媒的工业分析39
§3-4煤的发热量41
§3-4煤的发热量41
§3-5灰的熔融性44
§3-5灰的熔融性44
§3-6我国煤的分类46
§3-6我国煤的分类46
§3-7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48
§3-7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48
§4-1空气量计算50
第四章物质平衡与热平衡50
第四章物质平衡与热平衡50
§4-1空气量计算50
§4-2烟气量计算52
§4-2烟气量计算52
§4-3锅炉的空气平衡55
§4-3锅炉的空气平衡55
§4-4烟气分析58
§4-4烟气分析58
§4-5完全燃烧方程式61
§4-5完全燃烧方程式61
§4-6过量空气系数63
§4-6过量空气系数63
§4-7锅炉运行时的风量调整及不完全燃烧对空气、烟气量的影响65
§4-7锅炉运行时的风量调整及不完全燃烧对空气、烟气量的影响65
§4-8空气和烟气焓的计算68
§4-8空气和烟气焓的计算68
§4-9锅炉的热平衡71
§4-9锅炉的热平衡71
§4-10锅炉的热损失73
§4-10锅炉的热损失73
§4-11锅炉效率及燃料消耗量77
的确定77
§4-11锅炉效率及燃料消耗量77
的确定77
第五章火床炉79
§5-1火床炉的工作特性79
第五章火床炉79
§5-1火床炉的工作特性79
§5-2抛煤机炉82
§5-2抛煤机炉82
§5-3链条炉的燃烧过程86
§5-3链条炉的燃烧过程86
§5-4链条炉排的结构90
§5-4链条炉排的结构90
§5-5链条炉炉膛布置95
§5-5链条炉炉膛布置95
§5-6抛煤机链条炉101
§5-6抛煤机链条炉101
§5-8倾斜推饲炉106
§5-8倾斜推饲炉106
第六章煤粉制备108
§6-1煤粉108
第六章煤粉制备108
§6-1煤粉108
§6-2磨煤机112
§6-2磨煤机112
§6-3制粉系统122
§6-3制粉系统122
§6-4制粉系统的辅助设备125
§6-4制粉系统的辅助设备125
第七章煤粉炉138
第七章煤粉炉138
§7-1煤粉气流的燃烧138
§7-1煤粉气流的燃烧138
§7-2旋流式燃烧器工作原理143
§7-2旋流式燃烧器工作原理143
§7-3旋流式燃烧器的设计和布置154
§7-3旋流式燃烧器的设计和布置154
§7-4直流式燃烧器概况161
§7-4直流式燃烧器概况161
动力场163
动力场163
§7-5直流式燃烧器的炉内空气163
§7-5直流式燃烧器的炉内空气163
§7-6直流式燃烧器的设计168
§7-6直流式燃烧器的设计168
§7-7液态排渣炉172
§7-7液态排渣炉172
§8-1油燃烧的特点177
第八章燃油炉与燃气炉177
第八章燃油炉与燃气炉177
§8-1油燃烧的特点177
§8-2油雾化器178
§8-2油雾化器178
§8-3配风器190
§8-3配风器190
§8-4燃油锅炉的炉膛194
§8-4燃油锅炉的炉膛194
§8-5在油燃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195
产生的方法195
§8-5在油燃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195
产生的方法195
§8-6气体燃料炉197
§8-6气体燃料炉197
§8-7点火装置199
§8-7点火装置199
第九章旋风炉及沸腾炉201
§9-1立式旋风炉201
第九章旋风炉及沸腾炉201
§9-1立式旋风炉201
§9-2卧式旋风炉206
§9-2卧式旋风炉206
§9-3沸腾炉209
§9-3沸腾炉209
§10-1炉膛传热过程224
第十章炉膛传热及计算224
第十章炉膛传热及计算224
§10-1炉膛传热过程224
§10-2炉内温度场分布规律227
§10-2炉内温度场分布规律227
§10-3炉膛黑度230
§10-3炉膛黑度230
§10-4火焰黑度231
§10-4火焰黑度231
§10-5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233
§10-5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233
§10-6炉膛传热计算238
§10-6炉膛传热计算238
§10-7炉膛出口烟温244
§10-7炉膛出口烟温244
的传热计算250
第十一章对流受热面及屏式受热面250
§11-1基本方程式250
第十一章对流受热面及屏式受热面250
的传热计算250
§11-1基本方程式250
§11-2传热系数253
§11-2传热系数253
§11-3对流放热系数257
§11-3对流放热系数257
§11-4辐射放热系数266
§11-4辐射放热系数266
§11-5受热面的污染系数、热有效系数和利用系数269
§11-5受热面的污染系数、热有效系数和利用系数269
§11-6扩展表面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272
§11-6扩展表面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272
§11-7温压277
§11-7温压277
第十二章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其设计布置§12-1锅炉热力计算的任务及计算顺序283
第十二章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其设计布置§12-1锅炉热力计算的任务及计算顺序283
§12-2锅炉的设计计算284
§12-2锅炉的设计计算284
§12-3锅炉的校核计算289
§12-3锅炉的校核计算289
§12-4电子计算机计算290
§12-4电子计算机计算290
§12-5设计锅炉时基本参数的选择299
§12-5设计锅炉时基本参数的选择299
§12-6锅炉整体外型布置的选择301
§12-6锅炉整体外型布置的选择301
§12-7蒸汽参数与燃料性质对受热面布置的影响304
§12-7蒸汽参数与燃料性质对受热面布置的影响304
§12-8锅炉的热力系统307
§12-8锅炉的热力系统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