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230683.jpg)
- 刘复兴,刘长城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2662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教育哲学(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教育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顾明远]1
第一章 天道与人道1
一、“道”及其相关范畴2
(一)道2
(二)天道与人道3
二、天道与人道的关系8
三、天人合一的两种模式与传统教育价值观14
(一)儒家的天人合一模式及其影响14
(二)道家的天人合一模式及其影响27
四、近现代的转换31
五、走向科学人文主义43
(一)人的地位与主体性问题43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45
第二章 政与教49
一、政、教本义49
二、政教合一--教育政治化与政治教育化52
(一)儒家的“仁政”与“修身”模式54
(二)道家的“无为”与“不言”模式67
三、教本政末与政先教后72
(一)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主张73
(二)王夫之:“教本教末,政先教后”观74
(三)孙中山:“先革命后教育”的思想76
(四)章太炎:“革命开民智”的思想79
四、“五四”模式--“改造国民性”与政教分离80
五、问题与思考:政、教关系的合理定位86
(一)教育、政治与道德的层次与关系问题86
(二)教育的目标--人才培养与政治、道德教化的关系90
(三)政治主体与教育主体的素质问题93
第三章 学问与人格95
一、尊德性而道问学96
(一)仁智双修96
(二)博文约礼101
二、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道家)105
三、佛教出世主义的学问人格观108
(一)顿悟成佛(禅宗)108
(二)止观双行,定慧双修(天台宗)110
四、从尊德性到道问学111
(一)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对峙112
(二)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116
(三)经学即理学120
五、科学与玄学124
(一)科学主义的兴起124
(二)科玄论战126
(三)新理学与新心学131
六、德才兼备 又红又专133
(一)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34
(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39
七、批评与总结146
第四章 为己与为人149
一、学者为己149
二、为己与自为154
三、为己与克己161
四、躬行践履169
五、安身立命175
六、两种为学动机所体现的价值冲突180
第五章 高明与中庸191
一、原始儒学和道家193
(一)仁与礼194
(二)素位而行196
(三)游方之内和游方之外198
二、魏晋玄学(从化当然为自然走向以当然为自然)203
三、佛教禅宗206
四、宋明理学210
(一)民胞吾与211
(二)体用一源 显微无间212
(三)功夫即本体215
(四)圣贤气象218
(五)下学人事 上达天理222
五、现代新儒学224
(一)冯友兰论“极高明而道中庸”224
(二)道德形上学的重建230
六、几点评论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