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的对外开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西部的对外开放
  • 涂裕春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4249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对外开放 西部开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西部的对外开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上西部的对外开放--从辉煌到寂寞1

第一节 西部文明与陆、海丝绸之路1

一、西部文明的地位和影响1

二、丝绸之路与各民族的融合4

第二节 西安的辉煌与开放9

一、西安的地理优势9

二、古都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对外开放10

第三节 西部历史上的其他对外开放12

一、移民实边12

二、茶马互市14

三、兴修水利、建立驿传网络15

四、边塞城镇建设与教耕、教化政策16

第四节 西部对外开放从辉煌走向寂寞的原因18

一、西部和西亚沙漠化日趋严重,加大了西部开放的交易难度和风险18

二、“陆地经济”向“海洋经济”的过渡弱化了西部对外开放的地位和作用20

三、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使西部丧失了对外开放的优势21

四、航海、铁路、航空的迅猛发展取代了以牲畜运输为主的贸易方式22

五、西部周边国家发展滞后、经济衰落是我国开放重心转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必然选择23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对外开放的历程24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西部对外开放情况24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部对外开放情况26

第二章 西部与东部对外开放的背景分析30

第一节 国际背景差异30

一、当年东部开发正处于产业的国际化分工和转移的重要时期30

二、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尚未形成,国际游资大量存在32

三、西部缺乏东部那样的地缘优势35

四、西部缺乏东部那样广泛而深厚的华侨资源优势40

第二节 国内背景差异45

一、西部缺乏东部那样的软硬环境45

二、各地开放政策竞争已十分激烈,优惠政策空间已非常有限54

三、西部生态环境类公共产品的区域定位,缺乏对盈利性资本的投资吸引力57

四、西部缺乏“短缺经济”时期对资源性产品开放的投资拉动力58

五、外界对我国民族政策知之甚少,客观上投资安全信心不足60

第三节 周边国家的对外开放与西部开放形成强烈竞争64

一、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改革开放”64

二、西部与周边国家对外开放的比较72

三、西部与周边国家开放竞争的关键是扬长避短77

第三章 西部对外开放战略81

第一节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81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扫除开放的意识障碍82

二、加快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步伐,扫除开放的体制障碍86

三、加强对过时政策法规的清理和废除,扫除开放的区域壁垒障碍88

四、大幅度降低或撤除市场准入门槛,扫除开放的市场准入障碍90

第二节 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开放吸引力92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93

二、改善基础设施,提高配套水平95

三、实施片区开放,增加聚集效应99

四、大力发展中心城镇、中心城市建设,增加辐射和扩散效应106

第三节 实现由资源导向型战略向市场导向型战略转变109

一、对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的再认识110

二、遵循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原则113

三、遵循区域分工与区域交换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115

四、引导企业目标与公共目标相结合116

第四节 构建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117

一、西部各省区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117

二、极点开放、点轴开放、网络开放多种模式的共存与协调121

三、“五个一个样”的开放政策124

四、国有、集体企业实施“开放式改制”--通过向管理、人才、技术、资本开放而改制129

五、充分利用国内产业分工和产业空间转移机会实施主动性开放129

第五节 政府推动对接式开放130

一、政府推动西部领导人才岗位向全国开放130

二、政府推动东西部产业对接式开放131

三、政府推动东西部教育的对接式开放132

四、政府引导国际援助式西部开放132

第六节 边境开放133

一、基本着眼点在于以开放促开发133

二、开放的重点是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135

三、开放的基本形式137

第七节 西部开放应该是有原则的开放138

一、开放必须以遵守我国民族政策为前提138

二、开放必须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国防安全为原则139

三、开放应注意给当地少数民族提供一定的就业比例139

四、开放必须以有利于西部“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准绳140

第四章 建设西部“市场平台”促进开放142

第一节 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对外开放必须的市场条件143

一、市场发育度在对外开放中兼有软、硬环境两重性143

二、外来资本投资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来支撑--提供金融工具和有利场所150

三、先进技术的引进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提供服务--提供创业信贷服务153

四、优秀人才的引进需要一个进退自如的市场秩序156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西部人才市场体系158

一、西部人才市场现状与问题158

二、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173

三、教育与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培养176

四、营造外来人才就业、创业的“良好小环境”190

第三节 完善西部市场体系191

一、完善以生产要素为主的市场体系结构基础192

二、以构建西部骨干市场合理空间布局为主要任务--构建区域中心市场体系206

三、以培育西部资本市场为突破口210

四、以撤除市场壁垒、提供规范优质管理为手段212

五、培育市场主体214

第五章 实施西部倾斜政策确保开放217

第一节 经济弱势区域的开放和发展需要倾斜政策217

一、西方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经验218

二、当年中国东部倾斜政策效应分析221

三、总体上“市场失灵”的西部地区需要“政策干预”223

四、中央政府有责任“政策干预”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差的地区224

五、比较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的地区需要政策引导投资225

第二节 实施倾斜政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227

一、改革、创新是关键227

二、长期稳定的倾斜政策是保证231

三、中央政府使用“看得见的手”调节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开发的“大局”234

四、对西部倾斜政策的主要建议235

五、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纳国外不带政治附加条件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基金的援助251

主要参考文献:254

后记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