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音阁吟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唐音阁吟稿](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4239943.jpg)
- 霍松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06327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音阁吟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 钱仲联1
唐音阁诗稿3
题诗四首3
卷一4
芦沟桥战歌4
哀平津,哭佟赵二将军5
闻平型关大捷,喜赋5
八百壮士颂6
移竹7
惊闻南京沦陷,日寇屠城(二首)8
喜闻台儿庄大捷9
哀溺民10
惊闻花园口决堤10
夏日喜雨10
偕同学跑警报11
自霍家川赴天水县城11
旅夜12
拟寒山拾得(三首)12
春末咏怀13
苦旱13
久旱喜雨14
痴儿14
题《吊古战场文》14
偶成15
大同银行储蓄部开幕征诗,因赋15
麦积山道中15
积山,遍游诸佛窟,日暮始下山,诗以纪之,得16
浴佛前一日晨偕强华宝琴由街子口出发,午后登麦16
六十四韵16
石门16
仙人岩道中16
洛阳、长沙先后陷落,感赋19
读《诗三百》 (十六首)19
放翁生日被酒作23
象棋研究社征诗,写寄三绝24
怀友25
寄友诗三十韵25
寒夜怀人26
游佛公峤,呈同游诸友27
风起云涌,电闪雷鸣,而雨泽不至28
送丁恩培入蜀参加高考28
通渭旅夜29
欣闻日寇投降29
荡寇书感(二首)30
口占一绝30
自兰州返天水,车攀山道,颠簸有如摇篮,昏昏入30
睡,觉时已抵华家岭矣。荞麦开花,遍野飘香,30
月夜怀友31
读《十八家诗钞》,因怀强华31
过留坝31
过马道32
山村小景32
望剑阁七十二峰32
由磁器口溯嘉陵江赴柏溪中大分校,舟为浪欺,险33
象环生,口占一绝33
借宿重庆大学三层楼教室,阴雨连绵,凭栏有感33
重阳自函谷场访友归,山巅小憩,适成登高之举33
中央大学柏溪宿舍,以竹竿稻草为主要建筑材料,34
共四座,每座容三四百人,其少陵所谓“广厦”34
者非欤?戏为一律34
题新购伦敦版拜伦全集34
遗怀(四首)35
梦中得“已挟泰山超北海,还携明月跨南箕”之35
句,足成一律35
端节忆旧36
晨出阻雾37
月夜偕友人游城南公园,得夜字(三首)37
应强华之邀,自天水赴郑州,汽车抛锚于娘娘坝,38
望月抒怀38
关中38
自陕州乘慢车,晚抵硖石驿遇雨,驿无旅馆,乃于39
车上枯坐达旦39
次日晨雨止而车不能行,乘客乃冲泥至观音堂,扶39
老携幼,想见乱离时光景39
二十日抵郑州,而强华已于三日前赴沪矣40
谒子产祠40
抵荆隆宫,闻前路有阻,止焉41
开封旅夜暴雨41
七月三十一日晨八时离郑,车行特慢,下午四时始41
卷 二42
八月初抵南京,入中央大学42
接家书,后附家君感怀诗,敬和元韵(四首)42
题灵谷寺塔前与友人合影43
别强华44
泊马当对岸45
发马当46
登鸡鸣寺豁蒙楼品茗46
遣怀(四首)47
月夜48
贫农48
二友诗柬无怠天水、强华郑州49
丁亥九日于右任先生简召登紫金山天文台,得六十49
韵49
雪后同易森荣登北极阁51
雪夜醉歌51
守岁同强华,时自沪来京,共渡春节52
上元前二日青溪诗社雅集,分韵得牵字52
思亲二十韵52
送强华回沪53
观棋54
清明54
陪邓宝珊、汪辟疆、王新令诸先生游灵谷寺,示騄55
程55
寄侄55
沪上谒墨巢翁56
无端56
闻鸡57
戊子九日于右任先生简召小仓山登高57
诸先生58
奉次辟疆师灵谷寺茗坐韵,并呈证刚、颂洛、新令58
送新令前辈赴甘青宁监察使任59
至日59
腊八60
食脍60
访东坡遗迹不得60
牛塘桥杂诗(三首)61
喜持生至61
随于右任先生自沪飞穗,机中作62
荔枝湾吃荔枝同冯国璘62
星期日陪于右任先生园中消暑63
次韵奉酬匪石师见赠(二首)63
附原诗《重晤霍松林》64
寄山中故人64
孔某65
渝州火,和匪石师65
附原作65
将赴南林学院66
雨夜66
倒和原韵酬惕轩66
附原作67
南泉六咏67
花溪67
仙女洞67
虎啸口67
温泉67
建文峰67
飞泉67
拟游仙诗十首68
游虎啸口同主佑69
南泉杂诗(十四首)70
夜读集放翁诗句72
卷三73
解放次日自南温泉至重庆市73
南泉书怀示主佑(五首)73
瓶中梅竹,主佑嘱赋74
读主佑《慰母篇》75
附原作75
归计不售,口占一绝76
穆济波教授嘱题《海桑集》76
离渝前夕呈匪石师,次送别原韵78
附匪石师《送霍松林赴皋兰》79
济波先生以诗饯行,次韵酬谢,兼示主佑。济波先80
生,主佑之师也80
附原作《送松林主佑赴兰州》80
别南温泉80
汪剑平先生以《书怀》诗见赠,次韵奉酬(二首)81
庚寅六月三十日寅时得子81
城南行饭同主佑82
附原作《书怀赠松林》82
过张茅83
过曲阜83
登青岛回澜阁84
大港晚眺84
黄海即兴85
自上海回西安车中作85
回乡偶书(三首)86
四月下旬连得喜雨86
赴骊山道中(三首)87
骊山杂咏(七首)87
题蔡鹤汀兄弟夫妇画展(四首)90
题孙雨廷先生《壶春乐府》(四首)91
十四届国庆献辞(六首)92
雨廷先生出谜语“帽子”,余打“戴高乐”,因题92
一绝92
胜利七场政委王无逸老友寄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左93
齐政委《读胜利七场生产捷报》七律,因次原韵93
祝贺93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有战马遗体,意态如生,感而有94
作94
附裴慎和诗94
同彭铎、持生谒杜祠,次彭兄韵94
附原作94
别邓宝珊先生95
放逐偶吟(四首)95
劳改偶吟(二首)96
“文革”书感97
寄光、辉两儿(二首)98
寄明儿(二首)98
悼念周恩来总理(二首)99
寄秋岩苏州,求画梅100
卷 四101
元旦试笔101
春节回天水,与恩培、尚如夜话,兼怀无怠、无逸102
兰州102
清明书感(二首)102
郭克画枇杷、梅花两幅见寄,各题一绝103
水天同教授离京回兰州讲学,途经西安,冒雨来访,茗话移时,口占一律送行103
挽郑伯奇104
滇游杂咏(十二首)104
石林行107
昆明遇南雍同学108
游草堂口占109
成都谒武侯祠109
赠日本京都学术代表团(三首)110
怀江南友人110
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感赋111
自蜗居搬入教授楼最高层,地接杏园,雁塔、终南,111
皆在眼底,喜赋111
全国红学会在哈尔滨友谊宫召开,口占一绝111
同舒芜、周绍良乘群众游艇夜泛松花江112
东湖即兴112
赤壁留题113
十八院校合编古文论教材审稿会在重庆召开,公推113
余任主编,因赋小诗赠与会诸同志113
于济南参加全国第二次《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会114
间游泰山,欣赋两绝114
(三首)114
与主佑及中大校友陈君同游沙坪坝,遂至松林坡114
附林从龙《读霍公游赤壁登泰山诸作,感赋两115
绝》115
访全椒吴敬梓故居(二首)115
题醉翁亭116
题宝宋斋,中有苏东坡书《醉翁亭记》刻石116
黄山三题116
自黄山大门至桃源宾馆116
桃源亭纵目117
游前山至慈光阁,游后山至入胜亭117
访母校南京中央大学旧址117
首届《水浒》学术讨论会在武昌召开,应邀参加,118
喜赋五绝118
张慕槎先生远寄新作《雁荡吟》,读后书怀119
东湖长天楼屈原研究座谈会口占119
首届唐诗讨论会在西安召开,海内学人,纷纷应邀,120
喜赋拙诗相迓120
唐诗讨论会杂咏,录呈与会诸公,兼以送别(九首)120
成都杜甫研究学会第二届年会在浣花草堂召开,因122
事不克赴约,写寄三绝以代发言122
赠丘良任先生122
附原作123
谒杜公祠书感次苏仲翔先生韵123
李国瑜教授抄示近作,备言与少年时代同学郭君阔124
别五十馀年,重逢把酒,旋复惜别,颇有老杜赠124
卫八处士诗情韵,漫题两绝,聊以志感124
参加教育部审稿会,偶吟两绝124
赠于植元教授125
辽宁省第四次红学讨论会于棒棰岛举行,应邀参125
加,海滨即目,吟成四绝125
洛阳杂咏(八首)126
棒棰岛宾馆楼顶闲眺126
同主佑游嵩山少林寺129
少林寺立雪亭书感130
题嵩阳书院130
壬戍之秋,与河南师大华钟彦教授主持郑州大学研131
究生答辩毕,同车至开封。华老约中文系数老131
师作陪,盛馔相款。并亲作导游,得于三小时内131
游览市容及名胜古迹。作五律以纪之131
题汤阴岳飞纪念馆132
升杰来信言家乡近况,喜赋两绝132
题茹桂《书法十讲》133
壬戊冬尽,王达津师寄诗见怀,即赋一律奉酬133
附原作133
论学会第三次年会,三日抵达,适遇大雨134
八三年六月一日自西安赴广州参加中国古代文学理134
酬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大井清教授134
卷五134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喜赋135
七律三首135
寄李汝伦(三首)135
酬三馀轩主人136
祝骊山学会成立,并贺《骊山古迹名胜志》出版137
青海文学学会成立,会长聂文郁教授驰书索诗,赋137
此祝贺,并题文集137
车中杂咏(五首)138
参加岳麓诗社雅集,住长沙市湘江宾馆,喜赋一律139
附内子胡主佑诗139
岳麓诗社讨论中华诗歌继承发展问题,因献长歌140
随诗社诸公渡湘江,游岳麓山,遂至岳麓书院小憩。141
诸公多吟诗作书,因题一律以纪之141
酬田翠竹先生见赠142
酬庄严教授见赠(二首)142
附赠诗142
附赠诗143
南岳杂咏(六首)143
半山亭143
铁佛寺143
石廪峰143
入南天门望祝融143
登祝融阻雪143
磨镜台宾馆过夜144
酬南岳诗社社长羊春秋教授见赠144
附羊春秋《读〈松林词〉书感》144
题衡阳回雁峰(四首)144
船山书院留题145
过宁乡花明楼145
山已岁暮矣。乘特快列车返陕,车中过元旦。口146
占一绝,以抒豪情146
过益阳怀亡友胡念贻146
长沙、衡阳开会讲学期间,便中游南岳,凌绝顶,下146
陪内子至澧县访旧居146
题《黄河诗词》147
郑州市黄河游览区抒怀147
登郑州二七烈士纪念塔148
附内子题黄河游览区诗148
寄叶嘉莹教授149
黄河摇篮曲149
别张挥之教授150
浙游杂咏(九首)150
祝洛阳大学学报创刊152
题雁北师专学刊152
游悬空寺153
游云岗石窟153
登应县木塔154
游五台154
重游兰州(二首)155
宁卧庄消夏155
自敦煌乘汽车至古阳关,缅想丝绸之路,口占八句156
赠蔡厚示教授156
赠兰州裴慎医师156
祝中国韵文学会成立157
登长沙天心阁157
偕中国韵文学会诸公登岳阳楼157
金坛段玉裁纪念馆落成158
寄题许慎纪念馆158
友人嘱题狱中诗草159
赠马生宏毅159
题彭鹤濂红茶山房煮茗图,次原韵(二首)160
题重修黄鹤楼160
兰州晚报创刊五周年161
采石太白楼诗词学会成立感赋161
全国外语院系汉语教学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应邀出162
席开幕式,赋诗祝贺162
林则徐二百周年诞辰,有感于戍新疆事,偶吟八句162
第三届《水浒》讨论会在秦皇岛召开162
山海关抒怀163
得端砚163
酬日本坂田新教授(五首)164
赠书画家周兆颐(四首)165
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立三十五周年166
卷 六167
读《于右任诗集》(十首)167
楼观台杂咏(五首)170
寄李易171
赴泰车中书感(五首)172
双目复明,登岱放歌174
出院回校,视力日增,喜赋174
武鸣伊岭岩杂咏(九首)175
高元白教授出示于右任翁祭其先德高又宜先生文,177
快读数过,因题七绝七首177
丙寅春暮,全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次讨论会于洛阳178
召开,恰逢牡丹花会,喜赋178
黄河游览区杂咏(二首)178
河清轩178
披襟亭178
题罗国士神农架山水长卷179
赠程莘农教授179
祝河南黄河诗社成立180
茂陵怀古180
霍去病墓181
李夫人墓前书感182
教师节书怀182
贺阎明教授新居落成183
祝日中友好唐诗协会机关杂志《一衣带水》创刊183
湖北安陆李白纪念馆落成185
南雍老同学易森荣来访,话旧终宵,吟一律送行186
附易森荣《西安访霍松林老友》186
贺《人文杂志》创刊三十周年186
贺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87
与日本第一次日中友好汉诗访华团联欢,口占两绝187
天水市国画在西安展出,观后抒怀188
美籍甘肃人袁士容女士归国祭扫黄陵,与余相遇桥188
山,畅叙乡谊188
新常德颂189
题华锺彦教授《五四以来诗词选》189
近五百人,即席吟成一律,未能记盛况于万一也189
丁卯端阳节在京成立中华诗词学会,国内外与会者189
游桃花源(二首)190
附内子诗190
索溪峪夜起191
索溪峪观奇峰191
游十里画廊191
游黄龙洞192
赞民兵发现黄龙洞192
宝峰湖放歌192
游常德德山枉水193
曹菁先生临别赠诗,情意至殷,次韵奉酬,亦“海194
内存知已”之意也194
附原作194
应明治大学客座教授之聘,自上海飞抵东京194
参观静嘉堂文库(二首)195
赠日本明治大学195
赠东洋文库196
奈良中秋夜望月196
东京197
亚细亚文化会馆楼顶观东京夜景197
赠岩崎富久男教授(四首)197
赠西冈晴彦教授(四首)198
赠信州大学英语教授桥本功199
名古屋日本中国学会遇门人马歌东199
离日飞沪,恰遇重阳,机中口占一绝,落帽龙山旧200
典,不复可用也200
题张謇《送王生新令毕业归天水》诗卷200
题红楼梦人物馆202
律,毕朔望约余同和203
台湾作家王拓自美归国祭扫黄陵,邵燕祥赠以七203
于右任书法流派展览203
挽刘锐教授203
贺陕西省诗词学会暨长安诗社成立204
读《晚霁楼诗》寄永慎204
搬家三首205
题仇池诗草206
游晋祠206
长安诗词学会成立放歌208
题江海沧《法门寺印谱》209
附联语210
霍去病墓联210
唐太宗昭陵联210
乾陵联210
马嵬坡杨贵妃墓联210
西安和平门春联210
集兰亭字联211
郑州黄河游览区极目阁联211
郑州黄河游览区榴园宾馆联211
附祭文212
祭黄帝陵文212
祭天水伏羲庙文213
唐音阁词稿217
题词一首217
词稿218
莺啼序218
寄友人218
高阳台219
东坡生日作219
鹧鸪天220
卜算子220
居南京古林寺作221
鹧鸪天二首221
八声甘州222
登豁蒙楼222
八声甘州222
北极阁踏月222
点绛唇223
高阳台223
木兰花224
梦归224
满江红224
病疟和匪石师立秋韵224
过秦楼225
豁蒙楼和清真226
瑞龙吟226
和清真226
大酺226
浪淘沙慢227
匪石师和清真,嘱余继声227
青玉案228
用贺梅子韵,时中原战火又起228
玉蝴蝶228
八声甘州229
鹊踏枝230
浣溪沙230
摸鱼子230
上巳访方湖师不值230
水调歌头231
中秋偕友人泛北湖231
惕轩嘱题藏山阁读书图232
望海潮232
满庭芳232
织女232
玉烛新233
梦归233
台城路234
新令丈返里,旋又回京,喜赋234
菩萨蛮二首234
满庭芳235
友人斋读画听筝,时在常州牛塘桥235
东风第一枝235
春雪和梅溪235
应天长236
匪石师自重庆寄示和清真之作,依韵奉怀236
龙山会236
匪石师损词见怀,因为此解,同师集中韵236
登《为人民服务》讲话台怀张思德237
减字木兰花237
满江红237
登玩珠峰,用白石平声调237
浪淘沙238
示明儿238
水调歌头238
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238
鹧鸪天239
闻明儿喜讯239
念奴娇240
庚申初冬游赤壁,次东坡韵240
水调歌头240
登岳阳楼240
减字木兰花(四首)241
西湖抒情241
后记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