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宋词流派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唐宋词流派史
  • 刘扬忠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3305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7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宋词流派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总论:关于建构唐宋词流派史的理论思考和基本设想1

第一节 文学流派在任何文学里都是一种普遍的存在1

第二节 历史的回顾之一:传统的“豪放”、“婉约”两分法5

第三节 历史的回顾之二:自宋以来的诸家源流派别论20

第四节 辨析唐宋词流派的理论标准和历史依据29

第五节 唐宋词构体衍派的特殊背景及其大致流派类型35

第二章 初显流派端倪的晚唐五代词47

第一节 孕育词体文学的文化土壤47

一、燕乐的特点与词的特殊风格48

二、诗体之渐衰与词体之代兴51

三、时尚之转变与晚唐诗风之渗透56

第二节 审美时尚与“正宗”词风的代表者--“花间”派60

一、“花间”派的形成及“花间”十八词人的个体与群体面貌61

二、“花间”派的词体理论宣言--欧阳炯《花间集叙》72

三、“花间”派奠定的“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基本格局81

四、后代词派之滥觞--“花间”派内部风格歧异现象的解释89

第三节 五代词坛另一派--南唐君臣词人群体97

一、扬州--金陵:南国另一个文化中心和歌词创作基地99

二、多才多艺的风流君臣与“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亡国心态105

三、冯延巳:南唐词感伤主调的奠基者和新词境的开拓者112

四、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李后主119

第三章 宋代审美时尚及北宋前期雅俗二词派132

第一节 宋初六十年词坛的沉寂及其主要原因133

第二节 影响北宋词风格流派总体格局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138

一、最高统治者倡导的士大夫歌舞享乐之风以及由此而来的燕乐“新声”之盛138

二、“独重女音”、“浅斟低唱”的音乐文学审美时尚144

三、歌妓对于词的风格体貌形成的重要参与作用148

四、时髦的都市文化与传统的士大夫意识之间的对立和调和156

第三节 宋词流派初分:晏欧台阁词风与柳永俚俗格调的对立170

一、柳永的趋俗与晏殊的尚雅171

二、尚雅与趋俗相对立的文化动因176

第四节 以二晏一欧为骨干的北宋江西词派184

一、江西词派名称的由来以及北宋江西词派范围的界定185

二、晏殊的领袖地位和典范词风188

三、与晏殊并驾齐驱的欧阳修以及其他同派词人196

四、晏欧词风的强大后劲晏几道205

第五节 俚俗词派的开山祖--柳永209

一、反传统的“柳耆卿体”:俗调俗情210

二、“柳耆卿体”:对词体发展及词的艺术手法的大贡献220

三、北宋中后期的柳派词人225

第四章 新体新派迭起的北宋中后期词坛232

第一节 东坡体--完整意义上的士大夫之词和诗人之词233

一、“以诗为词”的创作观及其实践235

二、东坡体:“变体”何妨为大宗247

三、苏轼词派的形成与衍变258

第二节 折中于柳苏之间、另开浑雅典丽一派的周邦彦268

一、浅斟低唱的颓靡时风与感伤低回的抒情词人269

二、律精调雅、法密技新的清真词279

三、“大晟词派”诸名家289

第三节 北宋晚期的俳谐词派293

一、俳谐词的来源及其盛行之因293

二、风行于熙、丰至宣和年间的俳谐体与俳谐派300

三、俳谐词派在南宋的余波及俳谐词衰落的历史教训306

第四节 笃守“本色”而又各树一帜的三位婉约词名家311

一、俊逸精妙的“张子野体”313

二、清新婉约的“秦淮海体”318

三、秾丽与雄奇兼备的“贺方回体”323

第五章 两宋之交的词风巨变及南渡各词派330

第一节 政治大变局与词风大转变330

一、宋南渡的特殊性及其时间断限331

二、“靖康之难”与东坡体之大盛334

第二节 慷慨悲壮的英雄豪杰词派343

一、民族英雄岳飞的“沥血之辞”344

二、南渡四名臣的干预时政之词345

三、张元干、张孝祥的凛凛雄风352

第三节 由感伤转入旷达的学苏派360

一、“步趋苏堂”的叶梦得和向子諲361

二、陈与义、吕本中等江西诗派词人367

三、“多尘外之想”的朱敦儒374

第四节 开径独行的女词人李清照377

一、“别是一家”之说与婉约正宗之路378

二、自是花中第一流383

第五节 供奉词人群与隐逸词人群388

一、混迹于宫廷的供奉词人群388

二、遁迹于山林的隐逸词人群391

第六章 代表南宋前期审美主潮的稼轩词派397

第一节 辛弃疾:稼轩词派的主帅和灵魂398

一、失意英雄的一生及其主体意识399

二、以笔代剑的创作观与审美理想407

三、高度个性化的稼轩体及其历史地位415

第二节 稼轩词派的构成和发展424

一、政治与文学的双重因缘--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审美情调425

二、稼轩派第一健将陈亮431

三、稼轩派第二健将刘过435

四、稼轩派的同盟军韩元吉、陆游439

第三节 南宁中后期的稼轩派词人447

一、亲炙稼轩风的杨炎正、程珌、黄机、岳珂等人448

二、应合稼轩风的戴复古、刘仙伦、刘学箕、崔与之、葛长庚等人453

三、南宋后期稼轩派主将刘克庄及其他同派词人460

第七章 崇尚雅正和讲求词法的南宋中后期词坛及其主要流派470

第一节 南宋中后期的文化环境与词派的衍变470

一、偏安之局的凝定与时代风会的转移472

二、复雅之风的劲吹与新旧词派的消长476

第二节 清空骚雅的姜张词派485

一、独树风雅大旗的姜夔486

二、承白石衣钵的张辑、赵以夫、柴望494

三、姜派最佳传人和理论家张炎498

四、“得白石意度”的王沂孙等人506

第三节 南宋中后期的学清真派511

一、“清真之苗裔”史达祖512

二、户随史达祖的高观国、卢祖皋及宋末的周密等人519

三、遍和清真词的方千里、杨泽民和陈允平526

第四节 丽密质实的梦窗词及其同派531

一、吴文英的独特词风与审美倾向531

二、梦窗派词人尹焕、翁元龙、黄孝迈、楼采、李彭老等539

第五节 宋末元初的江西词派544

一、得名之由及流派范围544

二、稼轩派在特定地域和特定时期的遗响与变奏546

三、江西词派的翘楚刘辰翁548

四、江西词派名家文天祥、邓剡、罗志仁、黎廷瑞及赵文昆仲552

五、江西词派同盟军蒋捷、汪元量556

结束语563

校后记565

主要参考书目5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