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逻辑教学导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普通逻辑教学导引](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4286137.jpg)
- 吴家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2746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逻辑教学导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再版前言1
本版前言1
第一章引论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二、教学重点1
目录一版前言1
(一)“普通逻辑”的含义2
(二)关于普通逻辑对象的几个基本概念3
三、教学难点9
关于普通逻辑的定义问题9
(三)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9
四、本章有关资料12
(一)逻辑史上形式逻辑体系的演变12
(二)现代形式逻辑概貌15
(三)逻辑学在现代基础科学分类中的地位17
(四)我国逻辑学界五、六十年代关于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问题的讨论18
(五)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逻辑学界关于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改革与现代化问题的探讨25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30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30
二、教学重点30
(一)复合命题的涵义31
(二)选言命题的种类32
(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区别34
(四)选言推理的规则35
(五)假言推理的规则37
(六)二难推理的结构38
三、教学难点42
(一)关于假言命题的真假值问题42
(二)复合命题的等值与转换问题43
(三)二难推理中的几个问题45
四、本章有关资料48
(一)斯多葛学派关于复合命题的理论48
(二)斯多葛学派、中世纪关于复合命题的推理的研究50
(三)中国古代墨家关于复合命题的推理的表述56
(四)关于蕴涵和蕴涵怪论58
(五)真值表方法简介62
(六)我国逻辑学界关于假言命题和假言推理形式问题的讨论66
第六章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167
第三章命题的判定与自然推理7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74
二、教学重点74
(一)真值联结词和真值形式75
(二)真值函项77
(三)命题逻辑中常用的一些重言式:79
(四)命题真值的判定方法83
(五)命题的自然推理85
(二)真值形式的真假和日常语言中命题的真假92
(一)真值函项的数92
三、教学难点92
(三)论证的推演93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95
二、教学重点95
第四章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95
(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96
(二)概念间的关系98
(三)概念的定义、划分及其规则101
三、教学难点104
(一)关于虚概念的问题104
(二)关于集合概念及其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的关系问105
四、本章有关资料107
(一)中国古代关于“名”(概念)的逻辑思想107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概念”的思想110
(三)波尔·罗亚尔逻辑关于概念的理论及“内涵”、“外延”术语的提出115
(四)欧拉图解117
(五)词项简介118
(六)集合运算简介119
第五章性质命题及其推理123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23
二、教学重点123
(一)性质命题的特征和结构124
(二)A、E、I、O的文恩图解125
(四)性质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和对当关系推理127
(三)传统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127
(五)三段论的规则131
(六)三段论的格及其作用133
(七)三段论的文恩图解法136
三、教学难点137
(一)关于特称命题的量项的逻辑含义问题137
(二)关于直言命题中肯定命题谓项的周延性问题139
(三)关于演绎推理中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关系问题141
(四)关于省略三段论的补充问题143
四、本章有关资料145
(一)逻辑史上关于命题或判断的分类145
(二)关于“区别判断”问题148
(三)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学说150
(四)三段论的类演算判定155
(五)五、六十年代我国逻辑学界关于三段论问题的讨论16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67
二、教学重点167
(一)关系命题的基本特征167
(二)关系的逻辑性质169
三、教学难点169
(一)关系推理的性质169
(二)关系推理的种类170
四、本章有关资料172
(一)性质命题的逻辑结构及其符号表达式174
二、教学重点174
第七章谓词自然推理17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74
(二)量词的辖域、自由变项和约束变175
(三)自然语言的符号化176
(四)量化规则176
(五)谓词推理的形式推演181
三、教学难点184
(一)包含量词的逻辑真理184
(二)关系命题符号及其推理187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89
二、教学重点189
第八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189
(一)模态词及其定义190
(二)真值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规范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190
三、教学难点191
(一)关于客观模态与主观模态、事物的模态与命题的模态191
(二)关于规范命题的特征问题192
四、本章有关资料193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模态命题的理论193
(二)模态逻辑的发196
(三)规范推理简介198
第九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203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203
(一)三条规律的基本内容204
二、教学重点204
(二)三条规律的逻辑要求207
(三)三条规律的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条件210
三、教学难点213
(一)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联系和区别213
(二)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215
四、本章有关资料217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论述,以及有关同一律的思想217
(二)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逻辑规律的一些思想220
(三)我国逻辑学界关于逻辑规律问题的讨论22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242
二、教学重点242
第十章归纳推理242
(一)归纳推理的实质和特征243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几种形式244
(三)求因果五法及其实际运用245
三、教学难点245
(一)关于归纳法的合理性问题245
(二)契合差异并用法的特点247
四、本章有关资料250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归纳法的论述250
(二)培根、穆勒关于归纳法的论述250
(三)关于归纳和演绎的关系问253
(四)休谟对归纳逻辑提出的“疑难”和概率逻辑的形成261
(一)类比推理的特征268
二、教学重点268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268
第十一章类比推理268
(二)类比推理的作用269
三、教学难点270
(一)类比推理的实质270
(二)类比推理的类型272
四、本章有关资料273
(一)亚里士多德论类比273
(二)R·哈雷对类比的解释273
(三)M·赫斯论类比的科学使用275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276
二、教学重点276
第十二章假说276
(一)假说的特征277
(二)假说的形成和验证278
三、教学难点280
(一)形成假说的逻辑过程280
(二)检验假说的复杂性281
四、本章有关资料284
关于假说的逻辑方法问题284
第十三章论证与谬误29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291
二、教学重点291
(一)论证的组成292
(二)论证的种类294
(三)论证的规律和规则297
(四)反驳的种类和方法301
三、教学难点303
(一)什么是论证303
(二)论证的作用304
四、本章有关资料305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论证(证明)的论述305
(二)谬误的种类和表现307
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313
(一)引论313
(二)复合命题及其推理314
(三)命题的判定与自然推理325
(四)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332
(五)性质命题及其推理342
(六)关系命题及其推理358
(七)谓词自然推理360
(八)模态命题及其推理365
(九)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367
(十)归纳推理374
(十一)类比推理376
(十二)假说376
(十三)论证与谬误378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383
附:补充练习题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