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越与保守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超越与保守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
  • 吕忠梅主持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604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超越与保守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念更新篇21

第1章 自然观21

1.1 环境资源法的自然观21

1.1.1 自然的经济属性22

1.1.2 自然的生态属性24

1.1.3 自然的精神属性25

1.2 自然观下的理念更新28

1.2.1 节制29

1.2.2 持续31

1.2.3 公平33

1.2.4 生命34

1.2.5 朴质36

1.2.6 和谐37

1.2.7 精神39

1.2.8 仁爱40

1.2.9 情性42

第2章 伦理观45

2.1 伦理观下的环境法45

2.1.1 环境法困境的分析45

2.1.2 环境法的出路48

2.2.1 缔造现代世界观的大师50

2.2 现代伦理的世界观背景50

2.2.2 机械论世界观的伦理55

2.3 科技中心主义的伦理58

2.3.1 科技负载着价值58

2.3.2 科技对人文和自然的背离61

2.4 环境伦理的诞生65

2.4.1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65

2.4.2 迎接环境伦理之诞生70

2.5 环境伦理的生成72

2.5.1 环境伦理学的概念72

2.5.2 环境伦理的主要观点和流派73

2.5.3 环境伦理的批判与生成76

2.6 可持续的环境法84

2.6.1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转折84

2.6.2 法的环境道德化和环境道德的法律化87

2.6.3 环境法的改造89

2.6.4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98

2.7 结语100

第3章 代际公平观101

3.1 解读代际公平101

3.1.1 代际公平理论的提出及其理论预设101

3.1.2 理性的辩护——代际公平理论的支撑体系109

3.1.3 结论:一种合理性的存在118

3.2 从应然到实然的距离119

3.2.1 代际公平理论之道德化的阐释120

3.2.2 代际公平理论之法律化的论证125

3.2.3 结论:必要的张力135

3.3 制度的进路136

3.3.1 制度生成的两种基本模式136

3.3.2 代际公平理论制度化实践的述评139

3.3.3 中国法的制度进路146

3.3.4 结论:平衡事实与规则的艺术——法的实践解说149

3.4 结语150

4.1 环境意识之概念分析155

4.1.1 环境意识之概念155

第4章 社会学分析155

理论分析篇155

4.1.2 环境意识产生之分析156

4.2 中国生态伦理观的历史轨迹159

4.2.1 儒家生态伦理观述略160

4.2.2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命运165

4.2.3 传统生态伦理观衰落之原因分析167

4.2.4 小结169

4.3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对公民环境意识形成之影响170

4.3.1 当代中国公众环境意识之实证分析170

4.3.2 当代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状况与社会变迁之关系172

4.3.3 小结182

4.4 社会变迁中的环境法183

4.4.1 陷入观念困境的可持续发展观184

4.4.2 遭遇悖论的法治理想186

4.4.3 中国环境法可能的选择与策略188

4.5 小结(代结论)192

第5章 经济学分析195

5.1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195

5.1.1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195

5.1.2 资源利用的经济学分析203

5.1.3 小结206

5.2 环境资源法制度的经济学分析207

5.2.1 有关产权理论207

5.2.2 产权的局限性和交易成本210

5.2.3 政府管制和组织成本212

5.2.4 政府与市场:比较和协调214

5.2.5 经济学分析的总结219

第6章 环境权的理论更新222

6.1 环境权理论的变迁222

6.1.1 环境权的涵义223

6.1.2 环境权的提出224

6.1.3 立法与司法实践228

6.1.4 理论与实践的困境232

6.2 环境权的法律属性235

6.2.1 否定论与肯定论235

6.2.2 环境权的法律定性239

6.2.3 环境权的内容253

6.3 反思环境权理论257

6.3.1 对环境权理论的检讨257

6.3.2 环境权产生的原因分析262

6.3.3 环境权涵义的分解组合266

7.1.1 环境风险271

7.1 环境风险与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留271

第7章 风险预防原则271

制度设计篇271

7.1.2 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留274

7.2 风险预防原则的理论分析275

7.2.1 经济分析276

7.2.2 利益分析281

7.2.3 伦理分析283

7.3 风险预防原则的内容287

7.3.1 环境风险的预测288

7.3.2 环境风险的防止289

7.3.3 环境风险的防范290

7.4.1 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效力291

7.4 风险预防原则的实现291

7.4.2 风险预防原则实现的法律机制292

7.4.3 风险预防原则实施的法律制度293

第8章 环境税收制度295

8.1 传统税收理论的困境295

8.1.1 传统税收理论的沿革295

8.1.2 传统税收理论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困境296

8.2 环境税的理论基础297

8.2.1 经济理论基础297

8.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300

8.2.3 法学理论基础303

8.3.1 环境税的定义及特征306

8.3 环境税的涵义306

8.3.2 环境税法律关系312

8.4 环境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315

8.4.1 环境税的公平原则315

8.4.2 环境税的效益原则318

8.4.3 环境税法定主义原则320

8.5 我国环境税制的构想323

8.5.1 美国环境税制324

8.5.2 欧盟国家环境税制326

8.5.3 我国环境税制建立的构想329

9.1 押金制度的基本内容333

第9章 押金制度333

9.1.1 押金制度以保护环境为目的334

9.1.2 由国家确定环境押金的收取334

9.1.3 以交回废旧物品为返还环境押金的条件334

9.2 押金制度的法理基础335

9.2.1 押金制度的性质335

9.2.2 押金制度的基础:国家环境管理权及其界限338

9.2.3 押金制度中的委托代理342

9.2.4 押金制度的框架344

9.3 押金制度的经济合理性347

9.3.1 个人行为的经济分析347

9.3.2 押金制度的经济分析348

9.4 押金制度的构建349

9.4.1 押金制度的立法基础349

9.4.2 押金制度的模式350

9.4.3 押金制度的具体内容351

第10章 生态补偿制度355

10.1 生态补偿制度的涵义355

10.1.1 生态补偿的概念355

10.1.2 生态补偿制度与可持续发展358

10.2 生态补偿制度的原则362

10.2.1 可持续性原则363

10.2.2 效益性原则365

10.3 生态补偿的分类368

10.3.1 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368

10.3.2 对人的补偿与对物的补偿379

10.4 我国现行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对策381

10.4.1 现存生态补偿制度之不足381

10.4.2 对策383

第11章 民事救济制度386

11.1 环境侵害和环境民事责任386

11.1.1 环境侵害的概念386

11.1.2 环境侵害的特点390

11.1.3 环境民事责任392

11.2 环境侵害民事救济的人性基础394

11.2.1 理性人与人性恶394

11.2.2 环境侵害民事救济与人性恶396

11.3 归责原则398

11.3.1 归责原则的演化398

11.3.2 无过失责任原则的合理性分析403

11.4 环境侵害民事救济407

11.4.1 私力救济408

11.4.2 公力救济413

11.4.3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