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电影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世界电影史
  •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Kriston Thompson),(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著;陈旭光,何一薇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096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77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7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世界电影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一 电影史构架与写作的三个原则性问题1

导论二 历史、历史书写与电影史7

第一部分 早期电影3

第一章 早期电影的摄制与放映:1880年代—19043

第一节 法国电影工业的成长5

第二节 英国与“布莱顿学派”9

第三节 美国:电影业的竞争与爱迪生的东山再起12

第二章 电影国际性的扩张:1905—191220

第一节 欧洲的电影制作20

一 法国的电影20

二 意大利的电影23

第二节 美国电影的崛起24

一 剧情影片的崛起24

二 明星制25

三 电影中心向好莱坞迁移26

第三章 国家电影、古典好莱坞电影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191928

第一节 国家电影的兴起29

一 德国30

二 意大利32

三 法国35

第二节 古典好莱坞电影37

一 制片厂制度的形成37

二 191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生产41

三 电影作品与电影工作者44

第二部分 晚期默片 1919—192955

第四章 1920年代的法国电影55

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电影运动55

一 印象派电影与电影工业的关系55

二 印象派电影理论57

三 印象派的形式特性59

四 法国印象派电影运动的终结70

第五章 1920年代的德国电影72

第一节 战后德国电影的类型与风格72

一 历史巨片72

二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运动73

三 德国室内剧电影81

四 表现主义运动的结束84

第六章 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86

第一节 1918—1920: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艰难处境86

第二节 1921—1924:新经济政策下的复苏90

第三节 1925—1933:成长、外销与国家逐渐掌控92

一 电影工业的演变92

二 新生代导演94

三 蒙太奇电影工作者的理论著述97

四 苏联蒙太奇的形式与风格98

第七章 好莱坞默片晚期:1920—1929112

第一节 制片厂的电影拍制:导演、明星与类型112

— 1920年代初期预算庞大的电影113

二 若干次要类型电影得到初步确立118

三 新的投资和大制作影片122

四 适度预算和反传统的电影124

第二节 好莱坞的外国电影工作者126

一 刘别谦来到好莱坞127

二 北欧电影人来到美国128

三 环球公司的欧洲导演130

四 茂瑙与他在福克斯公司的影响131

第八章 1920年代的国际趋势134

第一节 “电影欧洲”抗衡好莱坞134

第二节 “国际风格”的形成139

第三节 “艺术电影”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45

第四节 纪录长片的崛起和“城市交响曲”149

第三部分 有声电影的发展 1926—1945157

第九章 有声电影的发展:1926—1945157

第一节 声音的引进158

一 美国有声电影的发展159

二 早期的有声技术和古典风格164

第十章 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1930—1945169

第一节 电影工业的新结构170

第二节 重要导演176

一 资深一代的导演176

二 新一代的导演181

三 移民导演182

第三节 类型的创新和转变183

一 歌舞片184

二 乖僻喜剧(The Screwball Comedy)185

三 恐怖电影188

四 社会问题影片(The Social Problem Film)189

五 强盗影片191

六 黑色电影(Film Noir)192

七 战争电影(The War Film)195

第十一章 其他制片厂制度197

第一节 英国的制片厂制度197

一 战时压力与“配额充数片”197

二 战争的影响205

第二节 日本的制片厂制度209

— 1930年代的流行电影210

二 太平洋战争213

第三节 中国:1930年代在“左”和“右”之间的电影生产219

第十二章 电影与国家:1930—1945223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223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条224

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类型226

三 战时苏联的电影231

第二节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电影235

一 纳粹时代的电影238

二 纳粹电影的后果245

第十三章 法国诗意写实主义:1930—1945247

第一节 1930年代的电影工业和电影制作248

第二节 法国诗意写实主义256

第十四章 左派电影与纪录电影:1930—1945263

第一节 政治电影的发展263

一 美国263

二 德国266

三 比利时与荷兰267

四 1930年代后期国际左派电影的拍摄269

第二节 政府与企业资助的纪录电影271

一 美国271

二 英国273

三 一个独立个案:罗伯特·弗拉哈迪在英国277

第三节 战时的纪录电影279

一 好莱坞导演在二次大战279

二 英国的纪录电影281

三 德国与苏联的纪录电影285

第四部分 战后时期 1946—1960年代291

第十五章 战后时期的美国电影:1946—1967291

第一节 故事、风格与类型的提升291

一 故事与风格291

二 类型的提升296

第二节 跨越代际的几代资深导演303

第十六章 战后欧洲电影:新现实主义与其他趋势315

第一节 战后局势与现代主义的复苏315

一 联邦德国:“爸爸的电影”315

二 抗拒美国入侵317

三 现代主义的复苏321

第二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325

一 意大利的春天325

二 叙事的创新329

三 超越新现实主义335

四 影响的个案分析:一个西班牙的新现实主义?338

第十七章 战后欧洲电影:法国、北欧及英国343

第一节 战后十年的法国电影343

一 “优质电影”传统343

二 老一辈导演的复出345

三 新一代独立导演350

第二节 北欧的复苏356

第三节 英国的优质电影与喜剧电影360

第十八章 战后西方以外国家的电影367

第一节 日本的电影367

第二节 苏联:从实施高压政策的斯大林主义到“解冻”37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0—1960年代:革命的主题与曲折的道路381

第四节 拉丁美洲386

第十九章 艺术电影与作者论观念391

第一节 作为作者的导演391

第二节 路易斯·布努埃尔(1900—1983)395

第三节 英格玛·伯格曼(1918—)398

第四节 黑泽明(1910—1998)402

第五节 弗德里科·费里尼(1920—1993)406

第六节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12—1999)409

第七节 罗培尔·布莱松(1901—)413

第八节 雅克·塔蒂(1908—1982)417

第九节 萨蒂亚吉特·雷伊(1921—1992)421

第二十章 新浪潮与新电影:1958—1967425

第一节 电影工业的新需要和形式与风格的新趋势425

第二节 法国:新浪潮与新电影431

一 新浪潮432

二 法国新电影:左岸群体437

第三节 意大利:新电影与意大利式西部片442

第四节 德国新电影448

第五节 苏联与东欧的新电影451

一 苏联的新电影451

二 东欧的新浪潮455

第六节 日本新浪潮466

第七节 英国:“厨房水槽”电影471

第二十一章 战后时期的纪录影片:1945年—1960年代中期477

第一节 迈向个人化的纪录影片478

第二节 直接电影488

一 美国的直接电影:德鲁与他的合作者488

二 双语国家加拿大的直接电影491

三 法国的真实电影493

第五部分 当代电影 1960年代以来501

第二十二章 第三世界电影(1960年代—1970年代):大量生产与革命政治501

第一节 巴西新电影501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政治电影:古巴、阿根廷、智利508

一 古巴:革命的电影512

二 阿根廷:第三电影517

三 智利新电影520

第三节 中国电影与“文革”525

第二十三章 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政治批判电影528

第一节 东欧与苏联的电影528

一 布拉格的春天及其余响528

二 苏联电影业的萧条530

第二节 西方的政治电影534

一 社会参与的电影:集体制作与激进电影536

二 政治现代主义539

三 主流电影和艺术电影的政治化550

四 联邦德国新电影与政治的派系558

第二十四章 1960年代末期以来的纪录电影566

第一节 直接电影及其余响566

第二节 对纪录电影纪实性的质疑572

第二十五章 好莱坞的沉浮:自1960年代以来578

第一节 走向一种好莱坞式艺术电影:从1968至1970年代中期578

第二节 “新好莱坞”:1970年代初期以来至今584

一 好莱坞的延续589

二 好莱坞的个人电影593

第二十六章 新兴电影与新发展600

第一节 西欧的电影600

一 欧洲艺术电影的复苏:走向浅显易懂600

二 新女性电影工作者606

三 现代主义艺术电影的回归608

四 回到震慑人心的影像611

第二节 苏联:最后的解冻618

第三节 日本的电影624

结 语 电影史:“怎么样?”和“为什么?”629

译后记641

片名索引643

人名索引6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