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用同时平衡原理绘制综合平衡电势-pH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用同时平衡原理绘制综合平衡电势-pH图](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326725.jpg)
- 易清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260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15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125页
- 主题词:电化学-化学平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用同时平衡原理绘制综合平衡电势-pH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势E-pH图简介1
1.1 化学热力学简介1
1.1.1 化学平衡基本公式1
1.1.2 相律4
1.2 电化学热力学8
1.2.1 电化学平衡基本公式8
1.2.2 电极电位的定义与确定9
1.2.3 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可能性的判据11
1.3 E-pH图及其类型12
1.3.1 E-pH图12
1.3.2 E-pH图的类型13
1.4 E-pH图应用16
1.4.1 铁的腐蚀过程16
1.4.2 电化学法同时除去SO2/NOx的分析17
参考文献24
第2章 应用同时平衡原理绘制E-pH图26
2.1 通常的E-pH图的主要特点27
2.2 同时平衡原理SEP简介28
2.3 综合平衡电位E-pH图的文献工作简介30
参考文献33
3.1 S-H20系综合电位E-pH图(25℃)35
3.1.1 S(s)-溶液平衡35
第3章 M-H2O系综合平衡电势E-pH图35
3.1.2 H2S(g)-溶液平衡37
3.1.3 S(s)-H2S(g)-溶液平衡38
3.1.4 计算结果39
3.2 S-H20系溶液态物质分布(25℃)45
3.2.1 热力学计算原理45
3.2.2 计算结果48
3.3 80℃时S-H2O系热力学计算50
3.3.1 基本原理50
3.3.2 计算结果52
3.4 简化的S-H2O系热力学计算54
3.4.1 简化S-H2O系的综合电位-pH图55
3.4.2 溶液态物质分布58
3.4.3 与固相硫平衡的溶液态物质的浓度分布58
3.5 Cu-H2O与Zn-H2O系的综合平衡电势E-pH图62
3.5.1 热力学分析62
3.5.2 计算结果64
3.6 Cu-H2O,Cr-H2O与S-H2O系中溶液态物种的优势区域图67
3.6.1 前言67
3.6.2 热力学分析68
3.6.3 计算结果70
3.6.4 结论74
附录:计算浓度CA的二分法子程序(TrueBasic语言)74
参考文献75
第4章 Cu-NH3-H20系综合平衡电势E-pH图77
4.1 前言77
4.2 计算方法77
4.2.1 Cu-NH3-H2O系在25℃时的综合平衡电势E-pH图77
4.2.2 Cu-NH3-H2O系在25℃时各溶液态物质的优势区域图79
4.3 计算结果81
4.3.1 综合平衡电势E-pH图81
4.3.2 溶液态物质的优势区域图83
4.3.3 实例分析84
4.4 结论86
参考文献87
第5章 M-S-H2O系综合平衡电势E-pH图88
5.1 相律分析88
5.2 Cu-S-H2O系E-pH图89
5.2.1 Cu(s),Cu2O(s),CuO(s)和Cu2O3(s)稳定区的确定89
5.2.2 固相硫稳定区的确定91
5.2.3 CuS(s)和Cu2S(s)稳定区的确定91
5.3 Zn-S-H2O系电势E-pH图92
5.4 对M-S-H2O系电势E-pH图的讨论92
5.4.1 Cu-S-H2O系E-pH图92
5.4.2 Zn-S-H2O系E-pH图94
参考文献96
5.5 结论96
第6章 多相体系的综合平衡优势区域图97
6.1 热力学分析97
6.1.1 HgCl2(s)和溶液的平衡97
6.1.2 HgO(s)和溶液的平衡98
6.1.3 HgCl2(s)-HgO(s)和溶液的平衡99
6.1.4 溶液态各物种的分布100
6.2 讨论102
参考文献103
7.1 热力学分析104
7.1.1虚拟物质概念与应用104
第7章 用虚拟物质绘制综合平衡电势E-pH图104
7.1.2 稳定性判据106
7.1.3 优势区域图107
7.2 热力学原理应用107
7.2.1 基本关系式107
7.2.2 通用计算方程108
7.2.3 二相线109
7.2.4 三相线109
7.3 计算过程与结果110
7.3.1 综合平衡电势E-pH图110
7.3.2 优势区域图113
参考文献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