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 曹炜著(苏州大学文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949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汉语-词汇-研究-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陆俭明1

序 徐通锵1

前言1

第一章 词和词位1

第一节 什么是词1

一、西方学者关于词的解说1

二、国内学界关于词的解说1

三、初步的结论3

第二节 词的离散性问题4

一、词的离散性问题的实质4

二、如何区分词和语素4

三、如何区分词和短语6

一、词位的含义11

第三节 词位和词位变体11

二、词位变体13

第二章 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19

第一节 词的构成单位——语素19

一、语素的含义19

二、语素的确认20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构词法24

一、什么是构词法24

二、现代汉语构词法研究中的分歧25

三、构词法研究的归属30

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构形法31

一、构形法及其归属31

二、现代汉语构形法的涉猎范围32

三、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34

一、词汇的含义36

第三章 词汇和词汇的分类36

第一节 什么是词汇36

二、非成词语素不是词汇单位37

第二节 词汇的分类39

一、目前最流行的分类39

1.“基本词汇”理论及其争鸣39

2.基本词汇是否包含虚词47

二、现代汉语词汇的其他分类49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5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51

一、马西尼(Federico Masini)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51

二、国内通行的看法52

三、我们的初步想法和基本思路52

二、现代汉语3000常用词首见年代调查结果统计54

一、调查范围的确定54

第二节 现代汉语3000常用词首见年代调查54

第三节 关于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初步结论57

一、先秦两汉打下的基础57

二、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的不断充实加强59

三、明清时期已成雏形61

四、“五四”以后的进一步完善62

五、汉民族固有词在现代汉语常用词中的比重63

附录:《汉语大词典》未予收录的72个常用词语64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一)65

第一节 基本词和一般词65

一、基本词的构成65

二、一般词的特征66

三、基本词和一般词的关系69

一、古语词界定中的分歧70

第二节 古语词和新词语70

二、古语词和文言词72

三、古语词的性质及其类别74

四、什么是新词语75

五、新词语的类型78

六、新词语的特点78

1.新词语的语音形式78

2.新词语的构成成分79

3.新词语的结构形式81

4.新词语的词义架构82

5.新词语所集中的词汇类聚新特点83

第三节 方言词和外来词84

一、什么是方言词84

1.基本特征85

二、关于现代汉语方言词基本状况的调查85

2.意外的发现88

3.方言词和口语词90

三、外来词界定中的分歧90

四、外来词的类别及其特征92

1.外来词的低级形式——音译外来词92

2.外来词的理想形式——音译兼意译词95

3.外来词的新贵族——字母词96

4.借形词的界定97

五、外来词的汉化100

1.语音形式的汉化100

2.词的结构形式的汉化102

3.词义的变化102

4.书写形式的汉化104

六、外来词的规范105

第四节 口语词和书面语词108

一、引论108

二、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异同109

三、完全的和不完全的口语词、书面语词114

四、结论115

第六章 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二)117

第一节 聚合词117

引论117

一、聚合词的类别117

二、聚合词的基本特征118

三、四项式聚合词的变换形式119

引论120

第二节 成对词120

五、聚合词同缩略词语的区别120

四、聚合词同成语的区别120

一、无所依托式成对词121

二、有所依托式成对词121

三、成对词的特征122

四、成对词与成语、缩略词语、聚合词的区别123

第三节 缩略词语124

引论124

一、关于缩略词语定义的分歧124

二、缩略词语和简称127

三、缩略词语的确认129

四、缩略词语的基本类型131

五、缩略词语的基本特征133

1.表义的依赖性133

2.意义的多源性133

3.意义的局限性134

4.构造的有理性和无理性135

六、缩略词语的规范135

1.同形缩略词语的规范135

2.异形缩略词语的规范136

第四节 典故词137

引论137

一、现代汉语典故词的构成特色137

1.构成成分的变异性137

2.语音形式的多样性139

3.构成方式的丰富性139

二、典故词的词义特征140

1.词义同字面义相距甚远141

2.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色彩义142

3.单义性是其基本特征143

4.词义色彩具有多样性144

三、同源异形异义典故词145

四、典故词同成语、缩略词语的区别146

第五节 惯用语和成语(附论谚语和歇后语)147

引论147

一、关于惯用语的内涵和外延的争鸣148

二、关于惯用语基本状况的初步调查152

1.基本特征153

2.异形惯用语和多义惯用语155

三、成语的内涵和外延156

四、成语迥异于惯用语的特征157

五、成语的基本语音形式及其他159

六、关于谚语和歇后语的归属162

一、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164

第一节 称谓语和称呼语164

第七章 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三)164

二、称谓语的类别166

1.亲属称谓语的构成、类别及特征167

2.社会称谓语的构成、类别及特征170

三、称呼语的类别和构成174

1.姓名称呼语的构成175

2.称呼语的复合形式175

四、称谓语同称呼语的主要差异178

五、称谓语(称呼语)的民族性和区域性178

第二节 禁忌语和委婉语181

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界定181

二、禁忌语(委婉语)的类别182

三、禁忌语同委婉语的巨大差异182

四、委婉语的变异性186

五、委婉语的民族性和区域性187

六、委婉语的基本特征188

第三节 隐语和黑话190

一、隐语和黑话的界定190

二、隐语的类别193

三、关于隐语基本状况的初步调查197

1.语音形式特征198

2.词义特征199

3.内部结构特征201

4.异名同指隐语203

四、隐语的全民化204

第四节 詈词和骂人话205

一、詈词的含义205

二、汉语詈词的研究206

三、关于詈词基本状况的调查208

四、詈词与骂人话的关系212

五、詈词的等级分类214

六、詈词与“性”(sex)——东西方语言中詈词的共性215

七、詈词与动物——东西方语言中詈词的个性215

第八章 现代汉语词形类聚217

第一节 同形词(附论同音词)217

一、同形词的界定217

二、同形词的类别218

1.同音同形词(同音词)219

2.异音同形词221

三、同形词的构成223

四、三部主要语文词典在同形词语的处理上存在的问题224

1.问题的提出224

2.关于同形的词、短语的词目及义项的分合问题225

3.关于同形词的词目及义项的分合问题229

4.初步的意见231

第二节 异形词232

一、异形词界定中存在的问题232

二、异形词与同义词的区别234

三、异形词的类别237

第三节 逆序词238

一、逆序词和“伪逆序词”238

1.什么是逆序词238

2.八种“伪逆序词”238

二、逆序词的特征241

三、现代汉语逆序词的新来源242

附录一:51对完全同义的联合型复合式逆序词244

附录三:137对海峡两岸同素异序词(台湾词语—大陆词语)245

附录二:56对词义有别的逆序词245

第九章 现代汉语的词义类聚248

第一节 单义词和多义词248

一、单义词——现代汉语词汇的主体248

二、单义词的类别250

三、一种特殊的单义词253

四、多义词的界定254

五、多义词义项间的关系254

六、一种特殊的多义词256

第二节 同义词259

一、同义词的界定259

二、确定同义词的方法262

1.替换法262

2.义素分析法262

三、同义词的语音形式、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264

3.同形结合法264

四、同义词和词位变体267

第三节 反义词269

一、反义词是语义交叉对立的聚合体269

二、反义词的语音形式和内部结构270

三、反义词与词性及语体、感情色彩271

四、反义词与“非~、无~、不~、不~不~”等组合272

第四节 上下义词和类义词274

一、上下义词的界定274

二、上下义词的特征275

三、类义词的特征及与其他词义类聚的关系276

主要参考及引用文献278

附录:三部主要语文词典在专项标注及释义表述上存在的问题287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