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原理与工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国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4678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环境污染-治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原理与工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环境污染物治理方法与技术概述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科学1
一、环境定义1
二、环境系统的组成或分类1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2
一、生态系统2
二、生态平衡2
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3
一、污染的定义3
二、环境污染原因3
三、环境污染的发展4
四、环境污染特征5
五、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5
六、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和内容6
参考文献7
第二章 水处理方法与技术8
第一节 水处理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技术特点8
一、我国水资源状况8
二、水处理对国民经济的作用8
三、国外水处理技术特点8
第二节 水的循环与水体污染9
一、水的循环9
二、水体污染与废水污染9
三、废水分类9
四、废水中污染物的分类10
第三节 水污染综合防治基本原则和途径10
一、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0
二、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11
三、控制废水污染的基本途径12
第四节 水质控制指标12
一、水质和水质指标12
二、废水水质控制标准14
第五节 废水处理方法分类15
一、废水处理方法分类15
二、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17
第六节 废水处理反应器18
一、间歇反应器18
二、推流反应器18
三、连续流搅拌反应器18
四、任意流反应器19
五、填料床反应器19
六、流化床反应器19
第七节 水质水量调节法19
一、水量调节19
二、水质调节19
第八节 隔滤处理法20
一、格栅20
二、筛网20
三、滤料过滤21
四、微孔过滤22
第九节 重力分离处理法22
一、沉降法(澄清法)23
二、浮上法25
第十节 离心分离处理法26
第十一节 膜分离水处理法27
一、概述27
二、电渗析28
三、反渗透33
四、超滤39
五、纳滤40
第十二节 化学处理法42
一、化学氧化法43
二、化学中和法处理54
三、化学沉淀法处理55
四、焚烧氧化处理55
第十三节 电化学处理法55
一、内电解法55
二、电解凝聚法56
三、电解氧化法56
四、电解气浮法58
五、电还原法59
第十四节 固体吸附水处理法59
一、吸附基本理论59
二、吸附剂63
三、影响吸附的因素67
四、吸附剂再生——脱附重复利用68
五、吸附操作工艺与设计68
第十五节 化学混凝处理法71
一、胶体结构与性质71
二、胶体稳定理论73
三、胶体脱稳与破坏73
四、混凝剂与助凝剂75
五、影响混凝的因素79
六、改善混凝作用的方法81
七、混凝工艺与设备82
八、混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示例83
九、混凝动力学简介83
十、混凝作用机理研究及趋势86
十一、絮凝形态学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88
第十六节 磁分离处理法90
第十七节 废水生化处理法90
一、废水生化处理微生物基础91
二、废水生化处理方法分类96
三、好氧生化处理法简介97
四、厌氧生化处理法104
第十八节 水处理剂111
一、混凝剂111
二、助凝剂112
三、消毒剂、杀菌剂112
四、阻垢剂及分散剂112
五、缓蚀剂(钝化剂)112
六、清洗剂113
七、除氧剂113
八、消泡剂113
九、污泥脱水剂(调整剂)113
十、吸附剂113
第十九节 水体油污染治理方法和技术113
一、水体油污染治理方法概述113
二、油类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与处理方法的关系114
三、化学法破乳114
四、化学氧化法除油和除COD117
五、机械物理法除油117
六、物理化学法除油121
参考文献130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与工程134
第一节 概述134
一、固体废弃物的概念134
二、固体废弃物分类134
三、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危害134
四、固体废弃物治理对策与基本途径135
五、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135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和技术136
一、物理处理方法和技术136
二、化学处理技术136
三、生物转化法137
四、固化处理技术139
五、热解处理技术140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140
一、定义140
二、最终处理的基本要求140
三、处置方法分类140
四、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140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144
一、资源化的原则145
二、资源化途径145
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例145
参考文献149
第四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技术150
第一节大气污染状况及趋势150
一、大气本底150
二、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50
三、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151
四、我国目前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意义153
第二节 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154
一、源参数154
二、气象因子154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综合治理原则、对策和措施156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原则156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157
第四节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58
一、定义158
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158
三、各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159
第五节 大气污染主要防治技术159
一、颗粒污染治理技术159
二、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163
三、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170
参考文献173
第二篇 环境污染物治理实例174
第五章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174
第一节 A-O或A-A-O处理工艺174
第二节 AB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75
第三节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76
第四节 城市污水的土地处理工程178
参考文献179
第六章 纺织印染废水处理180
第一节 纺织废水处理方法概述180
第二节 酸、碱调节(中和)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180
第三节 混凝沉淀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181
第四节 气浮处理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182
第五节 磁分离处理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184
第六节 吸附处理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185
第七节 氧化处理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187
第八节 电化学方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188
第九节 生物法处理纺织印染废水189
参考文献192
第七章 农药废水处理194
第一节 物理化学法处理农药废水194
一、活性炭吸附法194
二、汽提吹脱法195
三、溶液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196
四、混凝沉淀法处理有机含磷废水196
第二节 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196
一、湿式氧化法处理乐果废水196
二、光催化及生物降解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196
三、Fenton试剂氧化法197
第三节 生化处理法处理农药废水197
第四节 焚烧法处理农药废水198
一、废水焚烧处理工艺198
二、焚烧炉类型198
三、焚烧炉处理农药废水实例199
参考文献199
第八章 造纸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工艺201
第一节 造纸工业废水分类及特征201
一、分类201
二、各类废水特征201
第二节 造纸废水处理方法和技术202
一、碱的回收202
二、木质素酸析法202
三、絮凝沉淀法回收木质素203
四、氧化降解法203
五、电渗析法203
六、生物化学方法203
七、膜法处理黑液204
参考文献205
第九章 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及治理206
第一节 重金属毒性及污染来源206
一、铬(Cr)206
二、镉(Cd)206
三、铅(Pb)206
四、铜(Cu)206
五、锌(Zn)206
六、镍(Ni)207
七、汞(Hg)207
八、锰(Mn)207
九、砷(As)207
第二节 水体环境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及异常区域判别207
第三节 中国各主要河口海区重金属污染状况207
第四节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210
第五节 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210
第六节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吸附与解吸过程213
第七节 海洋中重金属污染事例213
一、海洋中的汞污染及危害213
二、海洋中的镉污染214
三、海洋中的铅污染214
第八节 我国饮用水源重金属污染214
第九节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215
一、化学沉淀法215
二、化学还原法215
三、铁氧体法216
四、离子交换法216
五、螯合树脂法216
六、高分子捕集剂法216
七、沸石吸附法216
八、膜技术217
九、活性炭吸附217
十、电还原法217
十一、甲壳素、壳聚糖吸附法217
参考文献217
第十章 含氰与含酚废水治理技术219
第一节 含氰废水处理技术219
一、化学氧化法219
二、加热水解法220
三、石灰—硫酸亚铁法220
四、生物滤池法220
五、焚烧法221
六、直接电解氧化法221
七、电还原法处理铜氰络合物电镀废水222
八、电解食盐——碱性氯化法222
第二节 含酚废水治理技术223
一、萃取法治理含酚废水223
二、电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224
三、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226
四、化学沉淀法226
五、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227
参考文献227
第十一章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技术228
第一节 全球性富营养化作用及其危害228
第二节 赤湖的监测和预报231
第三节 富营养化污染及赤潮控制技术232
一、富营养化污染控制232
二、赤潮防治对策与治理方法234
参考文献235
第十二章 含油废水治理实例237
第一节 炼油厂含油废水治理237
一、重力隔油除油237
二、浮选法(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238
三、射流浮选法治理石化含油废水238
四、粗粒化过滤法239
五、吸附法处理炼油厂废水239
六、生物法处理炼油污水239
第二节 浮选法(气浮法)处理陆地油田采油废水243
一、天然气气浮法处理胜利油田采出水243
二、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法处理大庆油田采出水245
第三节 海洋石油开发废水治理245
一、海洋石油开发废水来源和特点245
二、海洋石油开发含油废水主要治理技术246
三、主要治理工艺流程246
第四节 拆船厂含油废水处理248
第五节 重力隔油沉淀法处理油港原油压舱含油废水249
第六节 隔油—气浮—接触氧化法处理油脂厂含油废水250
第七节 隔油—浮选—生物转盘法治理内燃机机务段含油污水251
第八节 隔油—微絮凝法治理机电和机械加工行业乳化油污水252
第九节 吸附法处理含油废水253
一、有机膨润土处理钢丝厂和热处理厂乳化含油废水253
二、过滤吸附法除炼油厂含硫废水中的油254
第十节 超滤法处理含油废水255
一、超滤法处理油田采出水255
二、超滤法处理脱脂乳化废水256
三、超滤法处理喷漆工段除油废水256
四、超滤处理机械加工业切削乳化油废水258
第十一节 化学氧化、絮凝、吸附法处理乳化废水259
一、实验用乳化油性质259
二、吸附材料259
三、油乳化剂及乳化废水配制260
四、氧化剂类型260
五、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工业品)260
六、乳化废水处理结果260
第十二节 用铁屑处理石油化工废水266
第十三节 电气浮去除水中油类及表面活性剂267
参考文献268
第十三章 海洋及水体油污染治理270
第一节 溢油防除技术系统和治理方法分类270
一、溢油防除技术系统270
二、溢油治理主要方法分类270
三、溢油防治方法的选择270
第二节 溢油应急反应流程与设备示例272
一、溢油应急中心的职责272
二、溢油应急中心操作程序272
三、溢油应急中心设备273
第三节 海面溢油鉴别275
一、溢油鉴别依据275
二、溢油鉴别程序275
三、海面溢油鉴别原则——三种基本方法的结果一致性鉴别原则275
四、现场调查275
五、样品采集、储运与保存275
六、实验室样品处理和模拟风化方法275
七、气相色谱法鉴别油样276
第四节 溢油物理机械回收法277
一、溢油的围控设备277
二、溢油回收机械设备279
三、溢油物理回收法282
第五节 溢油化学处理法283
一、溢油燃烧法283
二、消油剂284
三、溢油聚油剂293
四、溢油凝油剂308
参考文献319
第十四章 汽油机和柴油机尾气治理321
第一节 柴油机尾气处理321
一、炭烟处理技术321
二、NOx、HC和CO处理技术323
第二节 汽油机尾气处理325
参考文献327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28
附录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838—88)332
附录3 海水水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097—1997)337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40
附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47
附录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节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8978—1996)355
附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