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364462.jpg)
- 姜克俭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202·14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简史1
第二节 分类4
第二章 病原学16
第一节 病毒性出血热的病原16
第二节 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分离18
第三章 流行病学22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征22
第二节 疫源地的特征28
第四章 动物宿主(传染源)38
第一节 动物宿主的种类38
第二节 动物宿主的作用39
第五章 传播媒介45
第一节 动物性传播45
第二节 虫媒传播47
第六章 感受性与免疫力63
第七章 预防措施65
第一节 一般防治工作65
第二节 灭鼠方法67
第三节 灭螨与防螨71
第四节 防护方法74
第八章 病理改变和发病机理77
第一节 病理改变77
一、循环系统的改变77
二、泌尿系统的改变78
三、内分泌腺的改变79
四、呼吸系统的改变81
五、消化系统的改变81
七、神经系统的改变82
六、造血器官的改变82
八、体表与体腔83
九、病理改变的特点83
第二节 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84
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84
二、病原因子的损害85
三、免疫反应所致的损害85
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88
一、发热期各种表现的发生机理92
五、间脑炎学说92
第三节 临床五期经过与病理生理改变的关系92
二、低血压休克的发生机理94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理97
四、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机理99
第九章 临床表现105
第一节 临床五期经过105
一、发热期105
二、低血压期108
三、少尿期111
四、多尿期113
五、恢复期115
第二节 并发症115
一、心力衰竭肺水肿115
二、酸中毒116
三、氮质血症116
四、腔道大出血117
五、继发感染118
六、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119
七、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21
九、高血压122
十、心律紊乱122
十一、二次肾功能衰竭122
八、高血容量综合症122
二、胃肠炎型123
四、脑型123
三、腔道出血型123
一、急腹症型123
第三节 流行性出血热的特殊临床表现123
十二、产科情况123
五、肾型124
第十章 实验室检查125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125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128
第三节 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129
第四节 粪便潜血试验132
第五节 血液生物化学检查132
第六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查139
第七节 免疫功能检查143
第八节 心电图检查145
第九节 甲皱微循环显微镜检查147
第十节 其它检查152
一、肝功能检查152
二、皮内试验及炭凝试验154
三、眼科检查155
四、脑脊液检查156
五、胸部放射线学检查156
六、肾上腺皮质及脑垂体功能检查157
第十一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158
第一节 诊断158
一、诊断依据158
二、早期诊断159
三、早期定度161
四、临床分型162
第二节 鉴别诊断164
一、急性发热性传染病164
四、其他疾病170
三、肾脏病170
二、血液病170
第十二章 治疗177
第一节 发热期的治疗177
一、一般治疗措施及对症治疗177
二、激素的应用178
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178
四、预防和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探讨179
五、关于免疫治疗的探讨184
六、关于病因治疗的探讨186
七、辨证施治187
第二节 低血压期的治疗188
一、迅速补充血溶量189
二、皮质激素的应用195
三、纠正酸中毒195
四、强心药物的应用197
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198
六、应用0.3~0.5%过氧化氢溶液抗休克201
七、加强止血措施201
九、预防肾功能衰竭202
八、抗血栓形成与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的应用202
十、辨证施治203
第三节 少尿期的治疗204
一、采取综合性利尿措施、促进利尿204
二、导泻逐水疗法206
三、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及内在环境平衡207
四、透析疗法209
五、其他210
六、少尿期平衡盐液的应用问题211
七、辨证施治212
第四节 多尿期的治疗213
第五节 恢复期的治疗214
第六节 并发症的防治215
一、心力衰竭肺水肿的防治215
二、高血压的治疗216
三、心律紊乱的治疗217
四、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217
五、大出血的治疗218
六、继发感染的防治219
甲、腹膜透析223
第七节 三种肾外透析疗法223
乙、结肠透析230
丙、血液透析(人工肾)231
第十三章 预后242
第一节 与预后有关的因素242
第二节 常见死亡原因分析244
第三节 再感染和复发245
第四节 后遗症及转归245
第一节 一般护理247
第十四章 护理247
第二节 各期护理重点249
第三节 早期发现严重并发症的先兆251
第四节 特殊护理252
第五节 腹膜透析的护理253
附录255
一、中心静脉压测定255
二、平衡盐液的配方与制法256
三、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常用人体检验正常值258
四、肾功能衰竭时常用药物参考表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