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沈宗武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3898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斯大林,J.V.(1879~1953)-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重评斯大林模式的若干思辨①1
一 对几组概念的辨析2
二 重评斯大林模式的必要性7
三 重评斯大林模式的方法12
四 研究思路——在社会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内重评斯大林模式②17
第一章 斯大林模式的成因25
一 斯大林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25
(一)斯大林模式的初步形成27
(二)斯大林模式的全面确立30
(三)斯大林模式在战后的延续32
(一)国内开始出现复杂的社会危机34
二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34
(二)国际风云变幻,战争阴影笼罩全国39
三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思想文化根源43
(一)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和运用43
(二)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48
(三)斯大林的思维方式53
四 斯大林模式的诞生曾是社会主义的一次制度创新56
(一)新经济政策的制度缺陷57
(二)斯大林模式对新经济政策的替代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创新64
第二章 斯大林模式的理念68
(一)列宁逝世后俄共(布)党内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69
一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69
(二)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主要内容78
(三)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是与非82
二 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85
(一)列宁逝世后俄共(布)党内关于工业化问题的争论85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8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是非评析96
三 农业集体化理论99
(一)斯大林与布哈林等人关于农村问题的争论100
(二)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03
(三)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是非评析107
四 阶级斗争理论110
(一)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国内阶级状况的变化111
(二)斯大林对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认识113
(三)斯大林阶级斗争理论的主要内容116
(四)斯大林阶级斗争理论对苏联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是非评析119
五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其他方面的总体性认识123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矛盾的认识123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计划和商品货币问题的认识127
(三)对国家的消亡及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问题的认识130
(四)对党政关系、执政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的认识132
一 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37
第三章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137
(一)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138
(二)运用指令性计划管理工业生产140
(三)对农业生产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145
(四)工农业产品的流通和分配152
二 斯大林模式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161
(一)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党领导制度162
(二)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165
(三)联盟中央对各加盟共和国实行强有力的领导169
(四)通过安全机关强化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职能172
(一)通过政治批判构造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准则175
三 斯大林模式文化体制的基本特征175
(二)高度集中的文化领导体制179
(三)狂热的“个人崇拜”现象183
第四章 斯大林模式的制度属性、历史作用及弊端188
一 斯大林模式的制度属性189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分析189
(二)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实践形式194
二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198
(一)功绩卓著的备战作用199
(二)促进了苏联现代化205
三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222
(一)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23
(二)政治权力过度集中,社会主义法制受破坏227
(三)文化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234
第五章 斯大林模式对世界的深刻影响239
一 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社会的沿革240
(一)斯大林之后苏联高层政局的演进240
(二)斯大林之后斯大林模式的继续实行248
(三)斯大林之后苏联的经济成就和社会问题255
二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斯大林模式的移植261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移植斯大林模式的原因262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移植斯大林模式的表现265
(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移植斯大林模式的结果268
三 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的模仿和扬弃271
(一)中国模仿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原因272
(二)中国模仿和扬弃斯大林模式的过程考察276
(三)中国模仿斯大林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表现和结果279
四 对资本主义制度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影响287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冲击287
(二)对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29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296
专家推荐意见一298
专家推荐意见二301
参考文献305
后记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