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经济思想原旨与概貌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邓小平经济思想原旨与概貌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375755.jpg)
- 李治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048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邓小平(1904~1997)-经济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经济思想原旨与概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1
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1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实事求是1
2.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关键2
3.实事求是地看待杰出人物和伟大领袖3
二、正确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应该抓住时机发展自己4
2.人民和国家的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
三、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10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模式10
2.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认识国情、制定政策的出发点13
4.中国必须改革开放并遵循三个原则14
1.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6
四、尊重群众意愿是改革成功的关键16
2.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事,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17
3.经济建设和改革必须充分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17
五、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18
1.“左”是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主要是防止“左”19
2.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反“左”也要防右21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论24
一、亟待回答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24
1.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头等紧迫的大事24
2.思想僵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26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定义和内涵28
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三个要点28
2.社会主义本质和制度是两个概念29
3.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过程30
4.先富帮后富是一个义务31
5.先富帮后富的时机选择32
1.历史唯物主义是本质论的思想渊源33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想渊源和发展阶段33
2.本质论的两个发展阶段35
四、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全部经济思想体系的基础40
1.在确定所有制关系的形式和比重结构方面40
2.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41
3.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方面42
4.在农业经济方面42
5.在工业经济方面43
6.在财政金融方面43
7.在经济发展方面44
8.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44
第三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46
一、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条件46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46
2.公有制不是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条件47
3.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50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51
1.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探索51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53
3.尊重群众意愿是选择公有制形式的主要依据54
4.“两权”分离的公有制形式不会削弱党的领导,而会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56
5.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出路不是私有化56
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57
1.适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主义有利57
2.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60
3.邓小平对“为主体”的理解6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64
一、邓小平的早期商品货币思想64
1.战争年代的商品货币思想64
2.改革开放前的商品货币思想68
3.邓小平较早认识商品货币积极作用的原因71
二、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和成熟72
1.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73
2.第二阶段: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74
3.第三阶段:以市场经济为主75
4.认识没有“后退”77
5.市场经济思想成熟的标志78
三、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内容要点80
1.企业和农户要有自主权和物质利益,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制度,农村主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
2.理顺价格,逐步放开价格,使价格反映价值和供求80
3.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试行股票、证券融资81
4.实行住房商品化,进行住房制度的改革82
5.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和缺陷82
6.其他内容83
第五章 农业经济思想84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该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84
1.传统体制下的农业84
2.轻视农业是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问题86
3.邓小平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88
4.抓农业首先要抓粮食91
二、从生产关系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92
1.中国提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落后状况的形成92
2.发展农业必须调整生产关系97
3.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思想的发展阶段98
三、农业的发展还要靠科学102
1.“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102
2.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104
3.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丰富内涵105
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106
1.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自己创造的106
2.发展多种经营、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107
3.重点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109
一、发展工业的指导方针110
1.工业支援农业,为农业服务110
第六章 工业经济思想110
2.工业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111
3.勤俭节约办企业,质量第一办企业113
二、企业管理是大事,一定要认真搞好115
1.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低,必须加强管理115
2.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116
3.依靠工人阶级,实行民主管理117
4.有奖有罚,实行物质鼓励措施118
三、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素质要靠改革119
1.实行“两权”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119
2.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责任制120
3.厂长负责制是责任制的基础121
4.实行党政分离,改善和加强企业党的领导122
四、调整工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123
1.基础工业与尖端工业的关系124
2.骨干项目与一般项目的关系125
3.资金集中与分散的关系126
4.办大企业与办中小企业的关系127
五、大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128
1.企业必须采用高科技128
2.引进资金和技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129
六、试办托拉斯130
1.试办托拉斯是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尝试130
2.改革开放中组建“企业集团”131
第七章 财政金融思想133
一、要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可靠的基础上133
1.国家财政要能保证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任务133
2.财政要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并且必须建立财政后备资金134
3.实行归口和包干的财政管理办法134
4.节约开支,加强财政监察135
5.从根本上说,只有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才能把财政放到稳固可靠的基础上;财政要为发展经济服务135
1.中央财政部门必须保证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现136
二、财政要有全局观念,必须保证总路线、总任务的实现136
2.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全体,因地制宜服从集中统一137
三、实行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139
1.钱多多出、钱少少出、量人为出和量出为人相配合139
2.负担办法应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140
3.税收不应多收,但也不能少收,要与逃税现象作斗争141
四、搞好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平衡142
1.财政平衡是信贷、物资、外汇平衡的基础142
2.实现综合平衡必须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工资增长速度142
3.借外债弥补财政赤字不好143
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144
1.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144
2.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146
六、一定要治理通货膨胀150
1.通货膨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困难,一定要治理通货膨胀150
2.治理通货膨胀必须深化改革开放151
3.治理通货膨胀不能损害经济发展153
4.治理通货膨胀要从抑制总需求和增加总供给两个方面入手154
5.关于统一货币和发行货币要有充足储备金的问题155
第八章 经济发展思想157
一、经济发展是个政治问题157
1.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157
2.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58
3.经济发展关系到所有一切问题的解决159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160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160
2.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161
3.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条件164
4.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点和关键166
三、经济发展要不断上新台阶166
1.“台阶论”的提出166
2.“台阶论”的内涵167
3.发展的机遇和意义168
四、经济发展必须以效益为中心169
1.经济发展中要避免“两种倾向”169
2.经济发展速度要与经济效益统一169
五、经济发展应是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171
1.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172
2.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172
3.环境保护很重要173
第九章 宏观调控思想174
一、正确协调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174
1.重要比例关系175
2.加强农业、基础工业、服务业和住宅建筑业176
3.确定合理的积累率,控制基本建设规模180
4.以教育为中心,加快发展教科文卫事业182
二、实行以经济方法为主的间接宏观调控183
1.宏观调控主要用经济方法184
2.经济方法之一:财政投资185
3.经济方法之二:税收和上缴利润186
4.经济方法之三:价格187
5.经济方法之四:货币发行量188
三、宏观目标要科学,速度要适当,要以增加人民收入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190
1.宏观规划终极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人民收入190
2.速度要适当、算法要准确191
四、中央要有权威193
1.要把维护中央权威与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统一起来194
2.维护中央权威必须坚持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对严重的本位主义、地方主义错误要坚决处理194
3.行使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5
4.中央财力要充足,决策要科学195
第十章 对外经济思想198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
1.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199
2.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实行对外开放200
3.对外开放是世界潮流,中国搞经济建设必须顺应世界潮流201
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立足点202
1.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202
2.世界并不安宁,发生世界大动乱和各种难测变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203
3.中国是一个大国,不靠自己不行204
4.中国人民有能力办好自己的事205
三、邓小平的“自力更生”不是对毛泽东的简单承袭205
1.在国际形势的认识方面206
2.在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方面206
3.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多形式方面206
四、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207
1.“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208
2.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没有阶级性,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利用外国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09
4.权衡利弊要算大账,不要算小账,对外开放如果算大账是利大于弊的。210
3.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210
5.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211
五、对外开放的格局和形式212
1.对外贸易213
2.引进外国资金215
3.引进外国先进技术218
4.利用外国智力221
5.发展国际旅游业222
六、兴办经济特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224
1.特区是个窗口224
2.特区是个试验225
3.特区应该有特殊的政策,可以办特殊的事情226
4.确定经济特区既要看地理条件,又要看其他条件227
5.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228
一、丰富和发展初级阶段思想230
1.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230
第十一章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230
2.对“初级阶段”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发展231
二、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233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234
2.“科教兴国”的主要内容235
3.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236
三、丰富和发展市场经济思想237
1.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选择和确立238
2.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和蓝图239
3.新旧体制转换中的新问题、新思维、新举措239
四、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243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43
2.正确理解和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246
五、丰富和发展农业经济思想246
1.改革农村经营体制247
3.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248
2.健全农村市场体系248
4.走科教兴农之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249
5.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250
6.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51
六、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的思想252
1.科学认识和缩小地区差距252
2.科学认识和缩小个人收入差距255
七、丰富和发展宏观调控思想257
1.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宏观调控的重要观点258
2.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259
3.完善宏观调控的操作和实施260
八、丰富和发展对外经济思想262
1.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对外经济思想的高度评价263
2.提出“开放型经济”的新思路264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战略266
主要参考文献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