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olidWorks 2001Plus原厂教育训练手册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SolidWorks 2001Plus原厂教育训练手册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376208.jpg)
- 实威科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990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SolidWorks 2001Plus原厂教育训练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Ⅰ部分 钣金3
第1章 制作钣金零件3
1.1 钣金方法3
1.2 过程中的步骤3
1.3 钣金工具栏4
1.4 以钣金特征来设计4
1.5 基体法兰5
1.6.1 钣金特征7
1.6 钣金特征7
1.6.2 平板型式特征9
1.7 斜接法兰9
1.8 边线法兰12
1.9 薄片15
1.10 平板型式16
1.11 切除17
1.11.1 在折叠的状况下切除17
1.11.2 展开与折叠18
1.12.2 使用标准成形工具21
1.12.1 标准工具21
1.12 钣金成形工具21
1.12.3 成形工具如何运作22
1.12.4 复制与修改成形工具24
1.12.5 建立一个自定义的成形工具27
1.13 折弯角度31
1.14 工程图中的钣金零件31
1.15 闭合边角与斜接法兰33
1.15.2 闭合边角35
1.15.1 具有斜接法兰的个别边缘35
1.16 在平板型式下设计36
1.17 现有的环状物39
1.18 利用对称39
1.19 手动间隙切除40
1.20 断开边角42
1.21 转折特征43
1.22 练习1:钣金折弯47
1.23 练习2:钣金件间隙48
1.24 练习3:平面上的钣金50
1.25 练习4:钣金法兰与折弯54
1.26 练习5:对称架钩56
第2章 将零件转换成钣金件60
2.1 钣金课题60
2.2 转换旧版本的钣金零件60
2.3 辨识折弯法62
2.4 打开IGES文件63
2.4.1 文件模板64
2.4.2 记录文件64
2.5 使用切口特征65
2.6 新增折弯来取代折角67
2.7 钣金特征68
2.7.1 新的特征69
2.7.2 在状态间转换69
2.8 修正70
2.9 圆锥与圆柱的展开73
2.10 流程计划76
2.10.1 折弯76
2.10.2 配置77
2.11 练习6:输入与转换79
2.12 练习7:流程安排80
第3章 在装配体环境中制作钣金件83
3.1 钣金课题83
3.1.1 由上而下装配法83
3.1.2 过程中的步骤83
3.2 环境中的钣金件84
3.3 在装配体中添加一个新的零件84
3.4 在环境中建立边线法兰86
3.5 在环境中建立斜接法兰88
3.6 褶边92
3.7 编辑装配体94
3.8 练习8:在装配体中的钣金96
3.9 练习9:折弯与褶边99
3.10 练习10:关联性的U形螺栓102
3.11 练习11:管状支架103
第Ⅱ部分 复杂零件模型109
第4章 复杂模型塑造(一)109
4.1 简介109
4.2 范例研究:瓶子109
4.4 扫描110
4.3 扫描和放样的差异110
4.5 建立一个通过自由点的样条曲线111
4.5.1 在空间中输入点112
4.5.2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112
4.5.3 编辑曲线113
4.6 扫描115
4.6.1 扫描对话框116
4.6.2 显示中间区域的截面117
4.7.2 库特征的参考118
4.7 标签外形118
4.7.1 库特征118
4.7.3 调色板特征的参考119
4.8 非平面的路径工作121
4.9 变化圆角123
4.9.1 制作圆角的其他方法125
4.9.2 新增分割线125
4.9.3 面圆角126
4.10.1 曲率概念128
4.10 分析几何128
4.10.2 显示曲率129
4.10.3 相交曲线130
4.10.4 斑马条纹132
4.10.5 曲率连续圆角133
4.11 制作标签外框圆角135
4.12 选择边缘135
4.12.1 循环的概念136
4.12.2 多厚度设定薄壳137
4.14 螺纹外形138
4.13 性能考虑138
4.14.1 建立螺旋线139
4.14.2 与结束端面对齐143
4.15 沿着模型边缘扫描143
4.15.1 沿相切路径前进144
4.15.2 路径不相切的结果144
4.16 3D草图146
4.16.1 夹角参考面146
4.16.2 多条轮廓线的扫描150
4.16.3 在非平面上使用异型孔向导151
4.17 练习1:没有引导线的扫描152
4.17.2 曲别针153
4.18 练习2:连接器153
4.17.1 开口销153
4.19 练习3:挂钩托架158
4.20 练习4:螺丝起子161
4.21 练习5:撬胎棒166
4.22 练习6:3D草图169
4.23 练习7:平面建立3D草图171
4.24 练习8:异型孔向导与3D草图173
5.1.1 过程中的步骤176
5.1.2 范例176
第5章 复杂模型塑造(二)176
5.1 基本的放样176
5.1.3 相切条件的控制179
5.1.4 练习例题180
5.2 使用派生草图和复制草图180
5.3 复制草图181
5.4 派生草图182
5.4.1 建立派生草图182
5.4.2 定位派生草图183
5.5 复杂的放样184
5.4.3 两方向拉伸184
5.6 其他技术189
5.6.1 过程中的步骤190
5.6.2 复杂面圆角191
5.7 练习9:拨火钳195
5.8 练习10:派生草图199
5.9 练习11:复制草图200
5.10 练习12:漏斗202
6.1.1 曲面定义207
第6章 使用曲面207
6.1 曲面工作207
6.1.2 过程中的步骤208
6.1.3 剪裁曲面211
6.1.4 建立缝合曲面214
6.1.5 成为实体214
6.2 复杂圆角215
6.2.1 多重半径圆角215
6.2.2 复杂边线圆角216
6.2.3 沿相切面进行220
6.3 等距曲面221
6.4 延伸曲面222
6.5 隐藏/显示实体222
6.6 交叉曲线与样条曲线226
6.7 填充曲面232
6.8 修复输入曲面235
6.9 练习13:曲面模型238
6.9.2 不同的方法:剪裁240
6.9.1 删除面240
6.9.3 曲面圆角242
6.10 练习14:吊索导环243
6.11 练习15:使用输入曲面与替换表面249
6.12 练习16:使用曲面251
第Ⅲ部分 复杂装配体模型259
第7章 由上而下装配法259
7.1 由上而下装配法259
7.2 过程中的步骤259
7.3.1 设计思路260
7.3 关联特征260
7.3.2 编辑零件261
7.3.3 零件在编辑时的显示262
7.3.4 变更265
7.3.5 注意的地方267
7.4 建立关联中的零件267
7.4.1 在装配体中添加一个新的零件267
7.4.2 插入新零件的结果268
7.5 在装配体中建立零件269
7.6 打开Button零件271
7.6.1 居中放置的平面272
7.6.2 平板特征272
7.7 装配体复制275
7.8 衍生的变化278
7.8.1 在关联外279
7.8.2 将零件置入关联中279
7.9 断开外部参考281
7.9.1 断开与锁住外部参考281
7.9.2 删除外部参考284
7.9.3 编辑特征285
7.9.4 基体特征287
7.10 练习1:由上而下装配法289
7.11 练习2:关联中的特征290
7.12 练习3:零部件复制291
7.13 练习4:水平仪装配体293
7.14 练习5:由上而下装配体的3D草图294
第8章 在装配体中工作298
8.1 在装配体中工作298
8.2 有效率的装配体298
8.4 配合定义301
8.3 配合快捷方式301
8.4.1 在打开的文件中使用配合定义302
8.4.2 装配体中的配合定义304
8.5 新增配合参考306
8.6 特征调色板零件307
8.7 配合定义限制311
8.8 插入及配合零部件概述312
8.9 装配体配置313
8.9.2 新增装配体配置314
8.9.1 专用术语一览314
8.9.3 压缩零部件315
8.9.4 由配置移动零部件318
8.10 装配体设计表格319
8.11 建立新的设计表格322
8.11.1 零部件表头323
8.11.2 配合条件表头323
8.11.3 多余的字段324
8.11.4 编辑设计表格325
8.13 改变零部件配合条件326
8.12 配置属性326
8.14 装配体中的草图配置328
8.15 轻化压缩零部件331
8.15.1 大型装配体设定332
8.15.2 建立轻化压缩零部件332
8.15.3 装配体打开后333
8.15.4 最好的习惯333
8.15.5 轻化状态的图标334
8.15.6 比较零部件状态335
8.16 练习6:配合条件与装配体运动335
8.17 练习7:使用配合定义342
8.18 练习8:装配体的配置345
8.19 练习9:装配体设计表格348
8.20 练习10:配置装配体350
第9章 编辑装配体352
9.1 编辑装配体352
9.2 主要课题352
9.3 编辑作业353
9.5 SolidWorks Explorer354
9.5.1 窗口编排354
9.4 打开装配体时的错误354
9.5.2 操作355
9.5.3 文件管理选项356
9.5.4 使用SolidWorks Explorer356
9.5.5 替换零部件357
9.6 零部件属性360
9.7 修改装配体结构362
9.7.1 解除子装配体362
9.7.2 将零部件升级或降级362
9.7.3 以零部件新增子装配体364
9.8 嵌入零部件366
9.8.1 编辑子装配体368
9.8.2 打开子装配体370
9.9 装配体特征370
9.10 连续钻孔374
9.11 替换与修改零部件376
9.12 在多个用户下的环境工作377
9.13 解决装配体问题380
9.13.1 错误的配合条件380
9.13.3 利用属性管理器来检查配合条件381
9.13.2 查看从属关系381
9.13.4 配合条件可视化显示382
9.13.5 修复嵌入特征384
9.13.6 过多定义的配合条件与零部件385
9.13.7 配合诊断387
9.14 利用另存新文件来替换零部件388
9.15 从装配体得到的信息389
9.15.1 适时的独立特征389
9.15.2 父子关系389
9.16 控制装配体的尺寸391
9.15.3 重新排序与返回棒391
9.17 重新命名零部件394
9.18 智能扣件395
9.18.1 扣件的默认值395
9.18.2 扣件菜单396
9.18.3 改变智能扣件397
9.19 镜向零部件398
9.19.1 镜向或复制400
9.19.2 配合中的对称405
9.20 练习11:装配体错误406
9.21 练习12:装配体特征408
9.22 练习13:装配体方程式409
9.23 练习14:镜向零部件412
9.24 练习15:使用SolidWorks Explorer414
9.25 练习16:异型孔向导和智能扣件417
9.26 练习17:子装配体中的工作420
第10章 型心和型腔424
10.1 建立模具或铸模424
10.2.1 建立延展曲面425
10.2 使用缩放比例和曲面425
10.2.2 建立缝合曲面427
10.2.3 使用曲面428
10.3 拔模分析429
10.4 使用型腔的选项432
10.4.1 过程中的步骤432
10.4.2 型腔433
10.4.3 分割零件433
10.4.4 衍生变动436
10.4.5 另一种方法437
10.4.6 使用基体零件439
10.5 练习18:模具型腔439
10.6 练习19:使用型腔与曲面442
10.7 练习20:拔模分析447
10.8 练习21:分割零件448
10.9 练习22:使用型腔450
10.10 练习23:使用一个基体零件451
10.11 练习24:使用分割452
附录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