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401430.jpg)
- 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周祖荣主编;李勤,陈春平,闫春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948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通信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系统简介1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1
1.1.1 通信系统通用模型2
1.1.2 模拟通信系统3
1.1.3 数字通信系统4
1.1.4 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5
1.2 通信系统的分类6
1.2.1 按传输信号方式分类6
1.2.2 按调制方式分类6
1.2.3 按通信业务分类7
1.2.4 按传输介质分类7
1.2.5 按工作波段分类7
1.2.6 按复用方式分类8
1.2.7 按通信双方是否运动分类8
1.3 信道9
1.3.1 信道的定义9
1.3.2 信道的分类9
1.3.3 有线信道11
1.3.4 无线信道14
1.3.5 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19
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20
1.4.1 通信系统的一般性能指标20
1.4.2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20
1.4.3 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22
1.5 通信发展史22
1.5.1 通信发展史简介22
1.5.2 移动通信发展史25
1.5.3 3G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27
本章小结29
第2章 通信中的信号与噪声及其数学表示31
2.1 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2.1.1 随机事件与概率31
2.1.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3
2.2 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34
2.2.1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34
2.2.2 随机变量的方差35
2.3 平稳随机过程36
2.3.1 随机过程的概念及其统计特性36
2.3.2 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及其意义39
2.4 高斯随机过程41
2.4.1 高斯随机过程概述41
2.4.2 高斯随机过程的性质42
2.4.3 高斯随机过程的一维统计特性42
2.4.4 小 结44
2.5 通信系统常见的噪声45
2.5.1 通信系统常见噪声分类45
2.5.2 白噪声46
本章小结49
第3章 模拟通信系统52
3.1 模拟通信系统概述52
3.1.1 模拟通信系统简介52
3.1.2 调制的概念53
3.1.3 调制的分类53
3.2 线性调制54
3.2.1 振幅调制(AM)55
3.2.2 双边带调制(DSB)58
3.2.3 单边带调制(SSB)59
3.2.4 残留边带调制(VSB)62
3.2.5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64
3.3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70
3.3.1 角度调制概述70
3.3.2 角度调制信号70
3.3.3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75
3.3.4 调频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78
3.4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81
3.4.1 抗噪声性能81
3.4.2 频带利用率82
3.4.3 模拟调制的特点与应用82
本章小结83
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85
4.1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85
4.2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88
4.2.1 对码型的基本要求88
4.2.2 二进制码的基本码型88
4.2.3 二进制码的常用码型90
4.2.4 多进制码96
4.3 码间串扰的形成及克服96
4.3.1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98
4.3.2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98
4.3.3 理想基带传输系统(奈奎斯特第一准则)99
4.3.4 无码间干扰的等效特性101
4.3.5 几种常见的无码间干扰的传输系统103
4.3.6 克服码间干扰的主要方法104
4.4 眼 图112
4.4.1 眼图及其作用112
4.4.2 用眼图分析和解决码间干扰112
4.5 扰码和解扰114
4.5.1 正交编码114
4.5.2 m序列的产生116
4.5.3 扰码和解码的原理116
4.5.4 扰码器和解码器的作用和不足117
4.5.5 扰码和解码在基带传输中的应用118
本章小结118
第5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122
5.1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概述122
5.1.1 基本概念122
5.1.2 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123
5.1.3 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123
5.2 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124
5.2.1 2ASK一般原理124
5.2.2 2ASK调制及解调实现的方法125
5.2.3 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的性能分析126
5.3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与解调128
5.3.1 一般原理128
5.3.2 2FSK调制的方法128
5.3.3 2FSK信号的解调方法130
5.3.4 2FSK信号的波形132
5.3.5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的性能分析133
5.4 进制数字相位调制与解调135
5.4.1 绝对相移和相对相移135
5.4.2 2PSK基本原理及调制解调方法138
5.4.3 二进制差分相位调制及解调方法141
5.4.4 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的性能分析146
5.5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比较147
5.5.1 对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主要性能的比较147
5.5.2 设备复杂性与成本148
5.5.3 信道特性对调制系统的影响148
5.5.4 选择调制和解调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问题149
5.6 多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149
5.6.1 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与解调150
5.6.2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与解调153
5.6.3 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与解调166
5.6.4 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与解调167
5.6.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168
5.7 其他数字调制方式169
5.7.1 最小频移键控(MSK)169
5.7.2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171
5.7.3 时频调制172
5.8 多载波调制174
本章小结174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78
6.1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概述178
6.1.1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简介178
6.1.2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179
6.2 脉冲振幅调制179
6.2.1 理想抽样180
6.2.2 自然抽样183
6.2.3 平顶抽样184
6.3 抽样信号的量化185
6.3.1 量化的概念185
6.3.2 均匀量化及其存在的问题186
6.3.3 非均匀量化187
6.4 编码和解码190
6.4.1 常用二进制编码码型191
6.4.2 A律13折线编码的码位设置192
6.4.3 非线性逐次比较型编码原理及电路194
6.4.4 解码原理及电路197
6.4.5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性能分析198
6.5 语音编码技术199
6.5.1 话音编码技术概述199
6.5.2 波形编码202
6.5.3 参量(混合)编码203
6.5.4 IS-95 CDMA话音编码206
本章小结208
第7章 同步原理210
7.1 同步的分类210
7.1.1 按同步的功能分类211
7.1.2 按同步的实现方式分类212
7.2 载波同步213
7.2.1 直接法(自同步法)213
7.2.2 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217
7.2.3 两种同步方法的比较220
7.3 位同步(码元同步)221
7.3.1 位同步的作用和分类221
7.3.2 直接法222
7.3.3 插入导频法225
7.3.4 位同步系统性能分析226
7.4 帧同步(群同步)229
7.4.1 帧同步的基本概念229
7.4.2 帧同步的基本方法230
7.4.3 帧同步的性能235
7.5 网同步236
7.5.1 网同步概述236
7.5.2 开环法237
7.5.3 闭环法239
7.5.4 数字同步网240
本章小结255
第8章 复用原理257
8.1 复用原理概述257
8.1.1 复用的基本概念257
8.1.2 常用的复用方式258
8.2 频分复用259
8.2.1 频分复用原理259
8.2.2 实现方法261
8.2.3 实例262
8.2.4 多级调制复用方式263
8.3 时分复用263
8.3.1 时分复用原理263
8.3.2 准同步数字体系265
8.3.3 同步数字体系268
8.4 码分复用(CDM)273
8.4.1 扩展频谱通信基本概念274
8.4.2 数字信号扩频原理278
8.4.3 伪随机噪声序列——PN序列281
8.4.4 m序列284
8.4.5 CDMA原理291
8.4.6 CDMA系统工作原理实例292
本章小结299
参考文献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