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烧伤康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烧伤康复学
  • 吴宗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887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307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烧伤-康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烧伤康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烧伤的社会学2

第一章 烧伤的流行病学2

第一节 烧伤的发生率3

第二节 烧伤的致伤因素3

第三节 烧伤的发生地点4

第四节 烧伤的性别比例5

第五节 烧伤的年龄分布5

第六节 烧伤的季节性和时间分布6

一、烧伤的季节性6

二、烧伤的时间分布6

第七节 烧伤的程度6

第八节 烧伤的死亡率6

参考文献6

第二章 不同年龄烧伤的原因和预防8

第一节 小儿烧伤8

一、原因8

二、预防措施9

第二节 老人烧伤10

一、原因10

二、预防措施10

第三节 中青年人烧伤10

一、原因10

二、预防措施10

参考文献10

第三章 烧伤的社会支持12

第一节 烧伤的社会经济学12

第二节 烧伤社会支持的定义13

第三节 国内外烧伤的社会支持现状13

第四节 开展烧伤社会支持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情况14

第五节 烧伤社会支持的评估方法15

第六节 烧伤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16

第七节 烧伤后各个时期的社会支持16

一、烧伤创面愈合前期社会支持16

二、烧伤创面愈合后社会支持16

第八节 烧伤社会支持的内容17

一、治疗医院的支持17

二、政府的支持17

三、工作单位的支持17

四、家庭的支持17

五、媒体,网络的支持18

六、社会团体的支持18

第九节 烧伤后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关系18

第十节 社会康复18

一、社会康复评估19

二、烧伤患者恢复期情绪方面的表现19

三、社会康复的内容19

参考文献20

第二篇 烧伤的外科学22

第四章 烧伤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病理和生理22

第一节 人体皮肤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22

一、人体皮肤组织结构22

二、人体皮肤生理功能29

第二节 人体烧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33

一、概述33

二、热烧伤引起的局部组织病理生理变化34

三、热烧伤引起的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35

第三节 烧伤创面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40

一、烧伤创面愈合的一般过程40

二、烧伤创面进行性加深现象43

三、烧伤创面愈合的现代概念45

第四节 肥厚性瘢痕形成和消退的病理生理过程47

一、概述47

二、烧伤后瘢痕形成的规律与影响因素48

三、烧伤后病理性瘢痕的临床表现50

四、肥厚性瘢痕的临床分期51

五、肥厚性瘢痕增生程度临床分度51

六、肥厚性瘢痕形成的机制研究52

七、肥厚性瘢痕的转归54

参考文献54

第五章 肥厚性瘢痕形成的分子机制55

第一节 细胞因子55

一、转化生长因子-β55

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56

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56

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56

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57

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7

七、表皮生长因子57

八、肿瘤坏死因子58

九、干扰素58

十、热休克蛋白-4758

第二节 信号转导通路59

一、TGF-β/Smads信号通路59

二、Wnt信号通路59

参考文献60

第六章 烧伤严重程度估计61

第一节 烧伤面积估算61

第二节 烧伤深度判别62

一、三度四分法组织学及临床特征63

二、四度五分法63

第三节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63

第七章 烧伤前期外科相关处理65

第一节 急救、转运和早期处理65

一、急救65

二、转运65

三、烧伤早期处理要点66

四、成批烧伤早期处理66

第二节 烧伤休克66

一、诊断66

二、治疗66

第三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67

一、来源67

二、诊断67

三、防治67

第四节 烧伤创面处理67

一、早期清创67

二、非手术处理67

三、深度烧伤处理68

四、合成及生物敷料68

五、常用创面抗菌药69

第五节 烧伤创面感染69

一、感染的病原体69

二、预防性注射抗生素治疗70

三、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70

四、感染的预防71

五、蛆治疗72

第六节 烧伤常见内脏并发症72

一、急性脑水肿72

二、急性肾功能不全72

三、急性消化道溃疡73

四、腹腔间隙综合征73

第七节 常见特殊烧伤73

一、吸入性损伤73

二、电烧伤73

三、常见化学烧伤74

第八节 烧伤代谢营养74

一、烧伤高代谢74

二、代谢营养支持治疗76

参考文献81

第八章 烧伤的整形82

第一节 概述82

第二节 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分类和形成规律83

一、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分类83

二、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形成规律84

第三节 烧伤后瘢痕畸形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85

一、诊断85

二、不同类型瘢痕的处置原则86

三、烧伤后瘢痕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和原则88

四、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手术治疗基本方法和原则89

第四节 烧伤后瘢痕性秃发与颅骨缺损的修复92

一、烧伤后瘢痕性秃发的修复92

二、烧伤后颅骨缺损的修复92

第五节 颜面部瘢痕畸形的修复93

一、概述93

二、颜面烧伤瘢痕的修复93

第六节眼、眉部烧伤瘢痕畸形的修复96

一、眼部烧伤后畸形的修复96

二、眉烧伤后畸形的修复98

第七节 鼻部烧伤瘢痕畸形的修复99

一、鼻部表浅瘢痕的修复99

二、鼻背部瘢痕的修复99

三、鼻翼缺损的修复100

四、鼻尖、鼻下端缺损畸形的修复100

五、鼻孔缩窄的整复101

六、全鼻缺损再造101

第八节 耳部烧伤后畸形缺损的修复103

一、耳廓皮肤瘢痕增生的修复103

二、耳廓粘连畸形的修复104

三、耳廓瘢痕并部分缺损的修复104

四、外耳道口狭窄或闭锁的修复108

五、菜花耳畸形的修复108

六、耳垂瘢痕、缺损和粘连的修复109

七、全耳廓缺损再造110

第九节 口腔周围瘢痕畸形的修复111

一、小口畸形的修复111

二、口角歪斜的修复113

三、口唇外翻的修复113

第十节 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修复114

一、颈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临床特征与分类114

二、颈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修复方法114

第十一节 四肢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117

一、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117

二、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123

三、肘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123

四、腹股沟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125

五、腘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125

六、小腿瘢痕的修复126

七、跟腱挛缩足下垂(踝关节)的修复127

八、足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127

第十二节 躯干及会阴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与缺损的修复128

一、躯干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128

二、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与缺损的修复128

第十三节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后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129

一、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瘢痕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29

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操作注意事项130

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131

参考文献131

第三篇 烧伤康复的原理原则134

第九章 烧伤康复的组织134

第一节 烧伤康复小组134

一、烧伤康复的内容134

二、烧伤康复小组的组成134

三、烧伤康复小组的协调135

四、烧伤结局的评定135

第二节 烧伤救治的分级135

一、美国军队的烧伤分级治疗135

二、美国民事的烧伤分级治疗136

三、其他西方国家的烧伤分级救治138

四、我国的烧伤分级治疗139

参考文献140

第十章 烧伤康复的分期与住院康复142

第一节 烧伤康复的不同临床分期法142

一、二期分类法142

二、三期分类法142

三、四期分类法142

第二节 抢救期的康复142

第三节 急性期的康复142

一、切痂与植皮143

二、更换敷料143

三、保持关节活动144

四、注意营养145

第四节 创面愈合期的康复145

一、创面护理和运动治疗145

二、心理康复145

三、疼痛146

参考文献146

第十一章 烧伤的居家康复147

第一节 烧伤的应急处理147

一、防止烧伤加重和继发性损害147

二、检查有无其他的损伤147

三、请医生检查处理147

第二节 烧伤患者的出院准备147

一、患者出院的条件和患者的选择148

二、家庭护理人员的选择148

三、家庭护理人员的理论教学149

四、家庭护理人员的临床教学149

第三节 烧伤塑形期的居家康复150

一、小面积烧伤的居家处理150

二、严重烧伤的居家处理151

三、居家康复时挛缩与水肿的处理152

第四节 烧伤夏令营152

参考文献154

第十二章 烧伤的职业康复155

第一节 美国烧伤患者的工作回归155

一、烧伤患者工作回归的统计155

二、影响回归工作的因素分析156

第二节 职业康复流程及促进因素157

一、职业康复顾问157

二、职业回归的影响因素157

三、职业评估158

四、个性化的职业康复计划159

五、选择性工作安置160

六、随访160

参考文献160

第十三章 神经并发症的康复161

第一节 流行病学161

第二节 神经并发症的临床类型及其原因162

一、单神经病162

二、多神经病163

三、多发性单神经病164

第三节 电烧伤致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损伤166

一、概述166

二、高压电烧伤168

三、低压电烧伤169

四、脊髓的电损伤170

第四节 特殊部位的烧伤合并神经损伤170

第五节 神经并发症的预防171

第六节 神经并发症的治疗171

一、神经损伤的分类171

二、神经功能的评定172

三、保证神经连续性的外科治疗172

四、促进神经生长的物理治疗173

五、保证运动效应器的治疗173

六、感觉训练174

七、实用性训练174

八、其他并发症的处理174

参考文献174

第十四章 骨骼肌肉并发症的康复176

第一节 烧伤后骨骼并发症的康复176

一、骨质疏松176

二、异位骨化177

三、骨生长障碍与畸形177

四、软组织挛缩性骨骼病变——关节挛缩178

第二节 烧伤后肌肉并发症的康复178

一、肌肉萎缩179

二、筋膜间隙综合征179

三、止血带损伤181

参考文献182

第十五章 呼吸道烧伤及烧伤的心肺康复183

第一节 呼吸道烧伤的康复183

一、概述183

二、呼吸道烧伤的主要功能障碍183

三、呼吸道烧伤的临床处理184

四、呼吸道烧伤的康复处理185

第二节 烧伤的心肺康复186

一、烧伤患者的心肺问题186

二、烧伤的心肺康复188

三、心肺康复的禁忌证190

参考文献191

第十六章 儿童烧伤的康复192

第一节 儿童烧伤的结局评定问卷192

第二节 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194

第三节 1岁以下儿童与一杯水烫伤196

第四节 5岁以下儿童与手烫伤198

第五节 5~18岁儿童与面部烧伤201

第六节 儿童的会阴烧伤203

第七节 水槽洗浴烫伤与饮水机烫伤205

第八节 儿童烧伤与妊娠和分娩206

第九节 儿童烧伤的致死因素206

第十节 儿童烧伤的康复治疗207

一、儿童烧伤早期的康复治疗207

二、儿童烧伤后期的康复治疗207

三、儿童烧伤后遗症的康复治疗207

四、烧伤健康教育208

五、心理治疗208

参考文献209

第十七章 挛缩的康复210

第一节 挛缩的定义210

第二节 烧伤挛缩的流行病学210

第三节 挛缩的病理生理211

一、胶原的代谢211

二、胶原组织的结构212

三、胶原与基质214

第四节 挛缩的原因和分类214

一、关节源性挛缩214

二、关节周围软组织起源的挛缩214

三、肌源性挛缩215

四、力学原因引起的挛缩216

五、烧伤挛缩的原因216

第五节 挛缩的评定216

一、肢体挛缩的评定217

二、躯干挛缩的评定218

三、颈挛缩的评定218

四、面部挛缩的评定218

五、挛缩严重程度的评估218

第六节 挛缩的治疗220

一、被动运动220

二、主动运动222

三、体位摆放223

四、热疗223

五、药物治疗223

六、手术治疗224

第七节 不同部位的挛缩224

一、肩关节224

二、肘关节225

三、腕关节与手226

四、课关节与足228

参考文献228

第十八章 烧伤后疼痛229

第一节 烧伤后疼痛的机制229

第二节 烧伤后疼痛的评估230

第三节 烧伤后疼痛的药物治疗231

一、阿片类镇痛药231

二、吗啡232

三、羟考酮232

四、芬太尼232

五、瑞芬太尼232

六、阿芬太尼232

七、美沙酮232

八、简单的止痛剂233

九、非甾体抗炎药物233

第四节 烧伤治疗中其他与镇痛相关的常用药物233

一、加巴喷丁233

二、氯胺酮233

三、可乐定234

四、抗焦虑药,苯二氮?类药物234

五、阿米替林234

六、麻醉药234

第五节 烧伤后疼痛的非药物治疗235

一、意识干预和应对方式235

二、预备信息235

三、催眠术235

四、虚拟现实236

第六节 不同烧伤疼痛类型的治疗236

一、背景疼痛236

二、突破性疼痛236

三、手术疼痛236

四、手术后疼痛控制236

参考文献237

第十九章 烧伤后瘙痒238

第一节 烧伤后瘙痒的流行病学238

第二节 皮肤瘙痒症的发生机制238

一、皮肤瘙痒症的分类238

二、皮肤瘙痒症的生化和神经基础238

第三节 烧伤后瘙痒感觉的评估方法239

第四节 烧伤后瘙痒的药物治疗240

一、系统药物治疗240

二、局部药物治疗241

第五节 烧伤后瘙痒的物理治疗242

第六节 烧伤后瘙痒的心理支持243

第七节 目前推荐的烧伤后瘙痒症治疗组合243

参考文献244

第二十章 烧伤的心理康复245

第一节 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及其对策246

一、创伤后心理应激与应激反应246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246

三、急性应激障碍252

四、PTSD与ASD对策255

五、预后263

第二节 常见烧伤心理障碍及其评估263

一、抑郁症评估263

二、焦虑症评估265

三、睡眠障碍评估266

第三节 烧伤心理障碍的康复治疗269

一、支持疗法269

二、合理情绪疗法270

三、系统脱敏法271

四、松弛疗法272

五、箱庭疗法272

六、绘画疗法273

七、催眠疗法273

八、意象对话疗法275

九、集体心理治疗276

第四节 特殊烧伤人群心理障碍的康复治疗276

一、重度烧伤276

二、头面部烧伤278

三、儿童烧伤280

四、老年人烧伤282

五、特殊部位烧伤283

六、电烧伤283

七、烧伤病房的医护群体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285

八、烧伤患者家属285

参考文献287

第四篇 烧伤康复的治疗技术290

第二十一章 体位摆放290

第一节 体位摆放的目的290

第二节 烧伤患者常用的体位摆放290

第三节 体位摆放实施中需考虑的问题291

第四节 几个特殊的体位291

一、俯卧位291

二、颈过伸位292

三、肩外展位294

参考文献296

第二十二章 物理因子治疗297

第一节 冷疗297

第二节 热疗297

一、辐射热297

二、传导热298

三、内生热治疗299

第三节 紫外线治疗299

第四节 激光治疗300

一、激光用于清创300

二、激光用于促进烧伤创面愈合300

三、激光治疗烧伤瘢痕301

四、激光预防肥厚性瘢痕的形成301

五、激光治疗肥厚性瘢痕301

六、激光治疗操作的若干技术问题304

第五节 力学治疗304

一、超声波治疗304

二、低频率超声波治疗305

三、冲击波治疗306

四、牵引308

五、局部负压治疗308

六、间歇加压治疗308

七、持续加压治疗309

第六节 微电流治疗309

一、概述309

二、理论基础309

三、临床疗效310

第七节 其他物理因子治疗310

一、经皮电神经刺激310

二、神经肌肉电刺激311

三、生物反馈311

参考文献312

第二十三章 运动疗法313

第一节 概述313

一、定义313

二、分类313

三、生理作用313

第二节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315

一、定义315

二、治疗技术315

第三节 肌力训练318

一、概述318

二、操作方法与技术318

三、适应证319

四、禁忌证320

五、注意事项320

第四节 耐力训练320

一、定义320

二、生理作用320

三、训练方法320

四、注意事项321

第五节 其他运动治疗技术321

一、步行训练321

二、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322

第六节 烧伤患者的运动治疗324

一、概述324

二、急性期的运动治疗324

三、急性期过后的运动治疗328

四、烧伤后常见问题及对策332

参考文献335

第二十四章 作业治疗师在烧伤康复中的角色336

第一节 人-环境-作业模式简介336

一、人-环境-作业模型的主要概念336

二、人-环境-作业的契合337

第二节 跨学科烧伤康复团队概述337

第三节 作业治疗师在烧伤康复不同时期的角色概述338

第四节 作业治疗师在烧伤患者躯体功能康复中的角色341

一、压力治疗341

二、支具在烧伤康复中的运用349

第五节 作业治疗师在烧伤患者心理康复中的角色357

第六节 作业治疗师在烧伤患者职能康复中的角色359

一、职能强化训练359

二、就业再培训359

参考文献359

第二十五章 硅胶治疗361

第一节 前言361

第二节 硅胶使用的方法361

第三节 硅胶治疗的疗效362

第四节 硅胶片治疗的原理366

一、血流说366

二、温升说367

三、压力说368

四、化学作用说368

五、保水说368

参考文献368

第二十六章 矫形器在烧伤康复中的应用370

第一节 矫形器概述370

一、矫形器的作用370

二、临床应用的目的和范围370

三、矫形器的分类370

四、矫形器的命名371

五、矫形器临床制作流程371

六、矫形器的副作用372

第二节 烧伤用矫形器372

一、上肢矫形器372

二、下肢矫形器374

三、脊柱矫形器375

第三节 烧伤康复中矫形器的选用376

一、头面部烧伤376

二、颈部烧伤377

三、肩部及腋下烧伤378

四、肘部烧伤378

五、腕部烧伤379

六、手部烧伤379

七、髋部烧伤380

八、膝部烧伤381

九、足踝部烧伤381

第四节 矫形器使用前后的康复治疗381

第五节 矫形器使用的注意事项382

参考文献382

第二十七章 假肢在烧伤截肢后的应用384

第一节 概述384

一、假肢的结构384

二、假肢的分类385

三、假肢处方385

第二节 烧伤截肢后的残肢评定386

一、整体状况评定386

二、残肢的评定386

三、其他肢体的评定386

第三节 烧伤截肢后的康复治疗387

一、心理治疗387

二、正确的体位387

三、加压疗法387

四、康复训练387

第四节 烧伤截肢后的并发症及处理390

一、瘢痕增生、粘连及滑囊炎390

二、残肢皮肤破溃、感染和形成溃疡和窦道391

三、关节挛缩畸形391

四、皮肤过敏、皮炎、毛囊炎391

五、残肢痛391

六、幻肢痛391

第五节 上肢烧伤截肢后假肢的设计与选配392

一、影响假肢设计的因素392

二、上肢假肢的基本结构和分类392

三、上肢烧伤截肢后的假肢选配392

四、上肢假肢的使用训练395

第六节 下肢烧伤截肢后假肢的设计与选配398

一、下肢假肢的基本结构398

二、下肢烧伤截肢后的假肢选配398

三、假肢的使用训练401

参考文献408

索引5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