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唯物史观与新中国史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朱佳木主编;张海鹏,于沛,武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449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980页
- 文件大小:205MB
- 文件页数:98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唯物史观与新中国史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上的开幕词(2013年4月13日)&朱佳木1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上的结束语(2013年4月14日)&朱佳木6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11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著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沙健孙11
理论修养与历史研究&瞿林东27
人类社会历史辩证发展浅论&李学智36
必须对唯物史观进行正本清源式的研究&吴英44
深入研究唯物史观,确立正确理论指导&左玉河48
唯物史观概念体系中德文两类六种“生产力”概念的分野与合流——兼与拉铁摩尔中国边疆研究中的“生产力”概念对比&宋培军57
生产力研究应得到历史学更多关注&武力83
唯物史观、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与王学典教授商榷&刘召峰92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董欣洁107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当代性研究&贾秀兰12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彭伟130
军事上的征服者与文化上的被同化者——对马克思提出的重要命题的思考&李玉君141
东西方文明比较中的两种不同视角&李友东155
列宁的史学方法论&李杰165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及其历史启示&梁柱189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张富文204
唯物史观与民族史学思想&吴怀祺217
毛泽东对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郑珺228
毛泽东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李珍24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若十贡献——以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为中心&李方祥258
邓小平论国史和国史研究&刘仓280
从“陈云论国史”谈唯物史观对国史研究的意义&邱霞297
江泽民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曹守亮310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及中共党史研究的贡献&王爱云322
晚年胡乔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考&鲁书月 方晓强343
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353
唯物史观与正确评价新中国史学道路&陈其泰353
唯物史观新机遇与中国史学的未来发展&牛润珍362
唯物史观与我国世界现代史学科的发展&张宏毅370
“新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刘永祥393
历史唯物主义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的西方史学研究&李勇410
考古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刘庆柱435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中国史学&李红岩440
论十七年时期史学的“五朵金花”&张越453
唯物史观与1959年曹操评价讨论的史学史意义&高希中466
论科学史学派对唯物史观的态度——以顾颉刚为中心&尤学工476
论郭沫若史学的特色&周文玖503
建国后翦伯赞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陈海军 谷崇峰517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与社会经济史研究&赵少峰528
尚钺先生的史学理论及其实践&李世安543
新历史考证学与唯物史观的学术关联——以新中国成立后张政烺的史学研究为中心&张峰550
唯物史观如何成为新中国老一辈史家的理论武器——以何兹全先生为中心的考察&邹兆辰559
理论浸入史料的典范——漆侠先生的宋史研究与“保定学派”的构建&刁培俊573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争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龚云578
《中国近代史(上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教材的里程碑&郑清坡594
百年来中国经济史理论演变的追问与反思&耿元骊605
唯物史观视野的经济史研究对象探讨——基于经济史研究对象讨论的述评&郑有贵614
论新时期的义和团运动研究&张剑平631
“文革”前近代史研究所与全国性近代史讨论会之酝酿组织&赵庆云647
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史大众化&沈传亮668
唯物史观的普及与史学研究者理论水平的提升&赵梅春675
唯物史观与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研究691
论历史周期律——兼说什么是民主&庞卓恒691
从不同文明产生的路径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形态&沈长云706
试论清人的辽金“正统观”——以辽宋金“三史分修”“各与正统”问题讨论为中心&赵永春717
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郑大华732
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749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朱佳木749
唯物史观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董志凯777
谈谈四重证据法——以考证解决中共党史上的七个疑难问题为例&程中原790
唯物史观与新方志建设——新修地方志常见问题分析&常智敏818
唯物史观的现实生命力——以中共党史研究为中心的探讨&宋学勤829
中国当代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徐国利 李天星843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与逻辑关系及其研究述评&宋月红86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史研究——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张昭军883
唯物史观与西方新史学研究913
后现代思潮与历史虚无主义&于沛913
历史研究合法性的当代深思——当代历史叙事理论的启示&陈立新920
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与唯物辩证法的应对&张秋升933
唯物史观与美国华裔学者的中国史研究&路则权939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蒂莫西·梅森的纳粹德国史研究述评&孙立新 张湉957
附录975
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和建设&宋月红 王爱云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