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409010.jpg)
- 吴晓东,夏绪仁主编;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4711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探究篇1
第一章 “以人为本”: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3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根本要求3
第二节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模式4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方法5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的创新与发展7
第一节 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7
第二节 形成政策与法规相结合的制度保障机制9
第三节 完善党委领导、党政工团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模式11
第四节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化职业化工作队伍13
第三章 教育善化:理性自觉与尺度审视15
第一节 教育善化:人类的理性自觉15
第二节 客观尺度:合乎规律16
第三节 主体尺度:出于目的18
第四节 实践尺度:规律与目的的合流20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23
第一节 树立新理念23
第二节 完善新机制25
第三节 发展新内容26
第四节 探索新方法27
第五章 非理性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评析29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的凸起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29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积极意义评析31
第三节 非理性主义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作用的评析32
第二篇 育人方法篇35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育人”的基本方法37
第一节 做好大学生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的思想教育37
第二节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才能38
第七章 市场经济背景下青年学生“去圣化”倾向及对策40
第一节 青年学生的“去圣化”倾向40
第二节 青年学生“去圣化”倾向的因素42
第三节 青年学生“去圣化”倾向的对策43
第八章 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的结合47
第一节 创新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机制48
第二节 做好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和学费减免等工作,加强贫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49
第三节 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诚实守信和法律意识教育50
第四节 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精神教育51
第五节 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环境,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2
第九章 地方高校大学生竞争心理分析与解决方法53
第一节 统计方法与结果53
第二节 分析与讨论54
第三节 思考与建议56
第十章 浪漫与伤痛:大学生恋爱性行为调查与分析58
第一节 调查方法及数据采集与分析方式58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59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65
第十一章 “准”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66
第一节 “准”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思想现状66
第二节 提高“准”中学政治课教师思想素质的思考68
第三篇 教学改革篇73
第十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放”与“收”75
第一节 “收”以“放”为前提,面对现实无须“羞羞答答”75
第二节 “放”以“收”为目的,坚持真理必须“慷慨陈词”76
第三节 “收”“放”结合,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78
第十三章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80
第一节 培养目标决定了以人为本是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80
第二节 课程设置必须以对人的研究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81
第三节 “以人为本”在实践中的贯彻就是要以“生”为本82
第十四章 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85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实践方面的失缺85
第二节 把实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中87
第三节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要求88
第十五章 “中国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中心主题90
第一节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纲要”课程的纲目要领90
第二节 “中国梦”的发展过程——“纲要”课程的主题线索92
第三节 “中国梦”的探索历程——“纲要”课程的理论体系93
第四节 “中国梦”蕴含的精神——“纲要”课程的思想精髓95
第四篇 道德教育篇97
第十六章 道德教育研究:学科立场的失守与坚守99
第一节 学科立场内涵及其价值:道德教育研究的规约性99
第二节 学科立场的失守:道德教育研究的泛领域化及其他101
第三节 学科立场的回归和坚守104
第十七章 道德教育的生存论之维107
第一节 道德阐释107
第二节 道德反思110
第三节 道德想象112
第四节 结语114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116
第一节 荣辱观与道德观本质上是一致的1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传统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118
第十九章 道德互动及其动因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123
第一节 道德互动释微123
第二节 道德互动的动因125
第三节 道德互动及其动因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127
第二十章 诚信道德教育——大学生优良道德人格形成的基石130
第一节 信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要求130
第二节 信德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之德133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的信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当务之急135
第四节 加强大学生信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36
第二十一章 后现代视阈下的高校德育新情境构建138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基本特征139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思潮消极思想元素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140
第三节 挖掘后现代理论先进思想观念创新高校德育情境143
第五篇 实践路径篇147
第二十二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149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阶段149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152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153
第四节 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154
第二十三章 “三个结合”: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路径156
第一节 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156
第二节 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157
第三节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158
第二十四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160
第一节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深刻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61
第二节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61
第三节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62
第四节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162
第五节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准163
第二十五章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164
第一节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64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弱的原因166
第三节 提高思政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路径168
第六篇 高校媒体篇171
第二十六章 高校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73
第一节 高校媒体的主要特点173
第二节 高校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174
第三节 进一步发挥高校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75
第二十七章 高校校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78
第一节 高校校报: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178
第二节 高校校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181
第三节 高校校报:机遇与挑战并存下的抉择184
第二十八章 高校网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88
第一节 高校网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188
第二节 高校网站建设现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差距190
第三节 按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搞好高校网站建设的对策192
第二十九章 高校广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6
第一节 充分认识高校广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96
第二节 高校广播工作的特点197
第三节 如何进一步发挥广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198
第三十章 高校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
第一节 高校微博的现状与特征201
第二节 高校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202
第三节 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204
第七篇 老区特色篇207
第三十一章 上饶师范学院利用红色资源深化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209
第一节 赣东北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209
第二节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10
第三节 几点启示214
第三十二章 老区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215
第一节 老区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条件215
第二节 老区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216
第三节 老区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办法217
第三十三章 把红色资源融入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220
第一节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220
第二节 老区高校的优势和特殊条件221
第三节 把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的具体办法222
第三十四章 老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224
第一节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224
第二节 世界名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启发意义225
第三节 创新老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227
第三十五章 稳定老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考229
第一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29
第二节 稳定教师队伍是老区高校发展的关键231
第三节 稳定老区高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思路231
第三十六章 以红色资源彰显老区高校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建设234
第一节 红色资源是老区高校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234
第二节 老区高校以红色资源彰显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236
第三节 老区高校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如何做足红色资源这篇文章237
主要参考文献240
后记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