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质犯罪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实质犯罪论
  • 刘艳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033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犯罪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质犯罪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实质的犯罪论之提出3

第一章 犯罪论体系的去平面化与阶层化3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如何促进平面四要件体系形成4

二、主客观相统一体系核心问题:平面化之分析7

三、主客观相统一平面体系理论与实践中的危害13

四、结语45

第二章 三阶层抑或二阶层:阶层体系之选择48

一、三阶层vs二阶层:当下中国犯罪论体系新争点49

二、中国三阶层的性质:形式古典的犯罪论体系51

三、实质二阶层:中国三阶层“分离命题”破解之必然53

四、结语78

第三章 罪刑法定原则与实质二阶层的法治根基79

一、我国刑法目的、任务与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存在的问题80

二、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功能、使命的错位与人权保障机能的缺位83

三、实质二阶层体系与经典罪刑法定原则法治理念之契合87

四、结语95

第四章 犯罪概念“但书”与实质二阶层的出罪功能97

一、《刑法》第13条犯罪概念“但书”出罪功能之肯定98

二、“但书”出罪功能于平面四要件体系定位之尴尬101

三、实质二阶层体系与“但书”出罪功能之自洽性106

四、结语115

中篇 实质的犯罪论之本体119

第五章 实质二阶层的客观违法性理论:结果无价值论119

一、人的主观要素、结果/行为无价值论与阶层犯罪论体系119

二、主观要素的性质与地位争点:违法性要素抑或有责性要素121

三、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之批判:对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冲击124

四、少数特殊主观违法要素:结果无价值论立场的展开分析132

五、结语145

第六章 实质二阶层客观违法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147

一、问题的由来147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定位:因果关系理论抑或构成要件理论148

三、客观归责论作为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理论的系列质疑与批判155

四、实质二阶层体系下因果关系理论的方向:相当因果关系说173

五、结语178

第七章 实质二阶层主观责任构成要件中过失犯的本质180

一、过失犯的本质:结果预见义务抑或结果回避义务181

二、新过失论之提倡:以结果回避义务作为过失犯本质182

三、新过失论立场定位:结果无价值论或行为无价值论191

四、如何运用新过失论限定过失犯的刑法处罚之范围196

五、结语205

第八章 实质二阶层体系主观责任构成要件之期待可能性理论207

一、实质二阶层规范责任论视野下的期待可能性理论问题207

二、主观责任视野下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现实情况与功能分析210

三、调节性刑罚恕免事由:期待可能性理论应有的功能定位218

四、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刑法调节性法律原则之调节范围221

五、结语229

下篇 实质的犯罪论展开:以共犯论为链接233

第九章 客观实质共犯论:实质二阶层体系的试金石233

一、共(正)犯理论发展动向:客观实质共(正)犯论235

二、客观实质正犯论的学说态势:当今正犯理论主流学说246

三、实质二阶层犯罪论与客观实质正犯论体系上的一致性252

四、兼论——区分制正犯体系之提倡与单一正犯体系之反对262

五、结语266

第十章 客观实质共犯论视野下的共谋共同正犯论(一)268

一、共谋共同正犯:以客观实质共犯论为背景268

二、共谋共同正犯理论的来源、发展变化与现状269

三、中国刑法语境下共谋“共同犯罪”到共谋“共同正犯”275

四、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基于限缩之立场286

五、结语301

第十一章 客观实质共犯论视野下的共谋共同正犯论(二)303

一、我国刑法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误区及成因分析303

二、共谋共同正犯论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一致性333

三、共谋共同正犯的处罚原则:部分行为全部责任335

四、结语342

第十二章 客观实质共犯论视野下共犯脱离的判断基准344

一、案例引发的思考:如何认定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345

二、规范的因果关系遮断说:共犯脱离的判断基准347

三、脱离基准的具体化:规范的因果关系遮断说之贯彻354

四、结语369

代跋:实质二阶层体系与中国刑法研究范式转型371

参考文献385

后记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