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新材料、新方法和实地调查的新途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新材料、新方法和实地调查的新途径](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4445913.jpg)
- (美)李侃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855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政治-中国-现代-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新材料、新方法和实地调查的新途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言1
英文版导言1
第一部分 资料来源3
第一章 中国官方数据和抗争政治&曦中3
第一节 两个优势4
第二节 到哪里去找?可以找到什么?7
第三节 国家、信息和信访数据10
第四节 信访系统及其调整15
第五节 意义和建议17
第二章 关于中共政治精英简历的量化研究方法&史宗瀚 单伟 刘明兴20
第一节 威权政体下的精英研究20
第二节 中央委员会数据库22
第三节 进行编码25
第四节 问题与解决办法26
第五节 年度指标29
第六节 中央委员历年来的年龄结构30
第七节 中央委员的受教育程度33
第八节 非正式政治关系的影响35
第九节 下一步工作37
第三章 中国对外政策研究中的试验性方法与心理测量&葛小伟39
第一节 “面子”与外交政策:一种试验41
第二节 中国人国民特征的构成与结果:心理测量和方法47
第三节 结果:中国与美国国民特征的结构49
第四节 结果:中国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影响结果52
第五节 结论:机会与挑战56
第四章 互联网资源与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网络空间能否增进对于中国对外政策的认识?&寇艾伦 段宏61
第一节 勾画与中国对外关系相关的网络空间概况62
第二节 利用与中国外交事务有关的网络空间73
第三节 结语78
第五章 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科学处理研究资料&施达妮80
第一节 中国新闻媒体的电子资源83
第二节 选取有代表性和有效的样本86
第三节 使用数字技术管理和分析数据90
第二部分 定性分析法103
第六章 来自社会底层的看法——以民族志的方法阐释当代中国的劳工政治和体制变化&陈鹏103
第一节 民族志方法的视界106
第二节 民族志与中国劳工政治109
第三节 民族志、机构变革及体制建设114
第四节 结语119
第七章 访谈与民族志之间——用深入实地方法研究精妙和隐形的政治&芮杰明121
第一节 深入实地法123
第二节 研究者何时需要使用深入实地方法127
第三节 深入实地法如何对理论做出贡献130
第四节 权衡:深度与广度134
第五节 结论138
第八章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的个案、议题与比较&贺斌140
第一节 什么是个案?为什么要研究个案141
第二节 比较政治领域中的次国家层面比较与个案选择142
第三节 运用次国家层面比较方法研究中国政治144
第四节 关注中国城市下岗工人146
第五节 解释下岗原因:次国家层面比较研究方法与单一城市个案研究方法之比较153
第六节 在中国做系统性次国家层面比较研究与单一个案深入研究及多个案的大量(Large-N)研究比较后产生的一般性问题154
第七节 结论:一项在中国工人研究领域之外进行系统性次国家层面比较研究的计划156
第三部分 调查方法161
第九章 对中国政治调查研究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什么?&墨宁161
第一节 概率抽样调查162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管理制度163
第三节 对调查研究的调查165
第四节 内容和知识积累171
第五节 不同看法方面的例子174
第六节 调查研究与地区研究176
第七节 结论178
第十章 政治改革前景的考察——捕捉中国实证研究中的政治与经济变量&狄忠浦183
第一节 调研设计184
第二节 地区差异185
第三节 个人差异186
第四节 时间差异189
第五节 数据采集190
第六节 地区、个人和时间差异的实例193
第七节 结论200
第十一章 利用集群空间数据研究扩散效果——以中国的法律机构为例&李磊203
第一节 让调查摆脱对户口登记的依赖204
第二节 数据:中国法律改革机构化调查206
第三节 空间抽样207
第四节 2004年以来的技术进步209
第五节 法律机构影响力的扩散212
第六节 利用空间抽样调查数据来验证扩散假说214
第七节 结论220
第十二章 通过《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年度调查》测量十多年的变化和稳定&沈明明 杨明 墨宁221
第一节 愿景和目标221
第二节 问卷内容223
第三节 抽样227
第四节 调查实施230
结语 有感于政治学领域里的中国研究之变迁&李侃如231
参考文献244
译后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