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发展报告 201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段超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7815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山区-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研究报告-西南地区-2012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发展报告 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体报告1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1
一、民族歌舞艺术1
二、民族工艺2
三、民族节日3
四、民族民间仪式5
五、民族体育6
六、宗教文化7
七、历史遗迹8
八、民族建筑9
九、民族文化博物馆10
十、古镇名村文化11
第二节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14
一、文化传承创新的成功实例14
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18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搭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舞台22
四、建立县、乡(镇)、村、文化中心户四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模式,创新民族文化工作形式27
五、多方着手,建立文化创新保障体系28
六、对策与建议: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经验的启示32
第三节 民族文化产业34
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34
二、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44
三、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8
四、促进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51
第四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4
一、武陵山片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的实施及成效55
二、武陵山片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1
三、促进武陵山片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75
第二章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81
第一节 民族民俗类文化遗产保护81
一、世居少数民族民俗82
二、汉族土著化民族民俗84
三、迁徙民族民俗85
四、邻近民族共有民俗88
五、楚文化渗透的民族民俗89
第二节 民族体育类文化遗产保护90
一、对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民族学与历史文化的思考91
二、重新认识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的运动形态、健身价值及其传承机制93
三、对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意见与建议96
第三节 民族古镇文化遗产保护98
一、文化生态100
二、商贸文化102
三、民间文学104
四、民间乐舞106
五、节庆文化107
六、手工技艺108
七、信仰文化111
第四节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11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分析115
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群体性”缺失问题分析117
三、“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完善机制分析120
四、结语122
第五节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122
一、文化生态在维系民族文化中的作用122
二、文化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含义124
三、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对策124
四、有关问题的讨论127
第六节 民族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131
一、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文化概况131
二、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及正当性134
第七节 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播146
一、数字媒体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模式转型,为受众接受传统文化提供便利的外部条件147
二、通过数字化媒体技术设置传播议程,为引导受众正确的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148
三、运用数字媒介重构新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模式,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提供技术支撑149
四、数字媒介易导致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信息污染,主管部门应加强观念与技术上的引导与控制149
第八节 土家族体育文化载体“舍巴”传承150
一、舞蹈是我国最早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之一151
二、从原始宗教的基本要素看体育文化的客观存在153
三、摆手舞承载的体育文化价值呈多元性特点156
本章参考文献158
第三章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开发与利用160
第一节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160
一、聚焦发展:对武陵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要有科学认识160
二、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162
三、寻求先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机遇163
四、探索思路: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163
第二节 民族文化要素产业融合165
一、秀山花灯文化的功能及其要素解析166
二、秀山花灯文化要素对产业介入的切入点及路径169
第三节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171
一、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173
二、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74
三、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177
第四节 民族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原则181
一、民族文化产品的重要性凸显于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中181
二、民族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原则182
第五节 民族乡村旅游发展185
一、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与扶贫式开发的重大意义185
二、客观认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86
三、秀山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189
四、结语191
第六节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品牌建设192
一、政府助推传统节日的保护与利用192
二、民族传统节日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193
三、传统节日的文化品牌魅力193
四、民族传统节日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路径194
五、民族传统节日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秉承的原则195
六、结语196
第七节 渝东南民族文化走廊建设196
一、打造渝东南民族文化走廊的战略意义196
二、丰富的资源禀赋分析199
三、建设渝东南民族文化走廊的思路202
本章参考文献204
第四章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村寨保护与发展206
第一节 民族村寨保护、发展实践及其理论省思206
一、武陵山片区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206
二、武陵山区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理论省思210
三、重构新乡土文明,促进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理论建构的路径与策略216
第二节 湖北省来凤县舍米湖村保护与发展经验217
一、村寨概貌217
二、村寨的建设与发展220
三、经验与启示227
第三节 湖北省恩施市枫香坡侗寨建设经验229
一、枫香坡概貌229
二、民族文化建设231
三、特色产业建设236
四、环境建设239
五、建设效果与意义241
六、建设经验243
第四节 湖南省吉首市德夯苗寨保护与发展经验247
一、德夯苗寨概貌247
二、保护与发展的措施249
三、保护与发展的成效256
四、经验与启示258
第五节 湖北下谷坪土家族乡特色村寨建设经验261
一、调查点简介261
二、特色村寨与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举措262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266
四、特色村寨与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267
五、进一步促进特色村寨和城镇化建设的建议268
第六节 民族村寨的“文化网络”治理270
一、导言270
二、当前湘西苗族村寨“文化网络”治理机制主要构成及其功能体现271
三、思考与启示281
第七节 台湾地区太鲁阁族“可乐部落”的经验282
一、富世村“可乐部落”概况283
二、文化产业化以前可乐部落基本状貌284
三、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产业化尝试284
四、文化产业化中采取的推进手段286
五、文化产业化带来的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287
六、结语289
本章参考文献290
后记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