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准格尔旗气象灾害防御规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准格尔旗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 道尔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5871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13页
  • 主题词:气象灾害-灾害防治-准格尔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准格尔旗气象灾害防御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1

1.1 指导思想1

1.2 基本原则1

1.3 总体目标和任务2

1.3.1 目标2

1.3.2 主要任务3

第2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5

2.1 自然环境概况5

2.1.1 地理位置5

2.1.2 交通区位6

2.1.3 地形地貌6

2.1.4 地质构造特征7

2.1.5 气候概况8

2.1.6 河流水系10

2.1.7 工程地质和矿产资源11

2.1.8 生物生态环境12

2.1.9 旅游资源12

2.1.10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13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4

第3章 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和形势18

3.1 防御工程现状18

3.1.1 工程设施现状18

3.1.2 重点防洪工程现状18

3.1.3 防洪能力现状19

3.2 非工程建设减灾能力20

3.3 面临的挑战22

第4章 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特征24

4.1 气象灾害的含义24

4.1.1 气象灾害分布25

4.1.2 气象灾害分类情况25

4.2 干旱26

4.2.1 干旱季节分布26

4.2.2 干旱等级标准27

4.2.3 各季干旱分析27

4.3 冰雹31

4.4 大风32

4.5 沙尘暴34

4.6 霜冻35

4.7 高温37

4.8 暴雨山洪38

4.8.1 防洪预警指标的确定40

4.9 寒潮41

4.10 雷暴(雷电)42

4.11 低温冷害42

第5章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45

5.1 气象灾害风险基本概念及其内涵45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原则和方法45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原则45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方法46

5.3 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风险区划49

5.3.1 干旱风险区划49

5.3.2 雹灾风险区划50

5.3.3 风灾风险区划50

5.3.4 沙尘暴风险区划52

5.3.5 霜冻风险区划52

5.3.6 高温风险区划53

5.3.7 暴雨洪涝、山洪灾害风险区划55

5.3.8 寒潮风险区划57

5.3.9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57

5.3.10 低温冷害风险区划59

5.3.11 地质灾害风险及分布60

5.3.12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61

第6章 气象灾害对敏感行业的影响与防御措施63

6.1 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63

6.1.1 主要影响及防御措施63

6.1.2 防御措施66

6.2 气象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69

6.2.1 主要影响69

6.2.2 防御措施69

6.3 气象灾害对电力的影响70

6.3.1 主要影响70

6.3.2 防御措施70

6.4 气象灾害对城市建设的影响71

6.4.1 主要影响71

6.4.2 防御措施72

6.5 气象灾害与保险业72

6.5.1 主要影响72

6.5.2 防御措施73

6.6 气象灾害与旅游业74

6.6.1 主要影响74

6.6.2 防御措施74

6.7 气象灾害与人体健康74

6.7.1 主要影响74

6.7.2 防御措施75

第7章 气象灾害防御管理76

7.1 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组织体系76

7.1.1 组织结构76

7.1.2 工作机制76

7.1.3 队伍建设76

7.2 气象灾害防御制度77

7.2.1 风险评估制度77

7.2.2 部门联动制度77

7.2.3 应急准备认证制度77

7.2.4 目击报告制度78

7.2.5 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78

7.3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79

7.3.1 组织方式79

7.3.2 应急流程79

7.4 气象灾害防御教育与培训80

7.4.1 气象科普宣传教育80

7.4.2 气象灾害防御培训81

第8章 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82

8.1 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性措施82

8.1.1 防灾减灾指挥系统的建设82

8.1.2 气象监测监控系统建设83

8.1.3 预报预警系统84

8.1.4 专业气象监测预警85

8.1.5 气象灾害防御86

8.2 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措施92

8.2.1 监测预警设施建设92

8.2.2 预警信息处理与发布平台建设92

8.2.3 雷电灾害防御工程94

8.2.4 人工影响天气工程95

8.2.5 灾害避难所工程95

第9章 气象灾害防御的保障措施96

9.1 加强组织领导96

9.2 纳入发展规划96

9.3 强化法规建设97

9.4 健全投入机制97

9.5 依托科技创新97

9.6 促进合作联动98

9.7 提高防灾意识98

参考文献99

编后语1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