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现汉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发现汉字
  • 唐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319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汉字-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现汉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图说字根1

前言 懂道理与认识汉字1

第一章 人体字根1

人体·身姿篇1

1.人(亻、匕、儿)2

2.七5

3.身6

4.长(长)7

5.女8

6.母9

7.若10

8.尸10

9.大12

10.屰14

11.夭14

12.夨15

13.尢15

14.卩16

15.几(?、勹)18

16.欠19

17.旡19

18.歹(歺)20

人体·手又篇22

1.又22

2.(左)24

3.攵(攴)25

4.殳27

5.爪28

6.手30

7.白31

8.丮、丸32

9.升33

10.臼34

11.厷(肱)35

12.尺35

13.叉(叉)36

人体·手数篇37

1.一37

2.二38

3.五39

4.八39

5.九41

6.十41

人体·止足篇43

1.止43

2.足(疋)45

3.夂46

4.舛、癶47

人体·五官篇48

1.目48

2.臣50

3.口(?)51

4.舌53

5.牙54

6.齿(齿)55

7.自55

8.耳57

9.而59

人体·器官篇60

1.?(阜)60

2.凡61

3.肉(月)62

4.?、另(骨、另)64

5.心65

第二章 两性字根65

两性·地支篇65

1.子68

2.皃、兒(儿)70

3.囟70

4.云71

5.丑72

6.寅73

7.卯74

8.辰75

9.巳(子)76

10.午76

11.未77

12.申78

13.酉79

14.戌80

15.亥(?)81

两性·器官篇82

1.且82

2.享、亨83

3.冉84

4.高84

5.?85

6.?86

7.也、它88

8.尚89

9.幺、系、玄、午90

10.乃92

11.?93

两性·动物篇94

1.文94

2.士95

3.匕96

第三章 天地字根96

天地·日月篇96

1.日98

2.夕100

3.月101

4.晶102

5.气(彡)103

6.云103

7.雨104

天地·土石篇106

1.土106

2.石107

3.山108

4.丘109

5.?(臼)110

6.小111

天地·水火篇112

1.火112

2.水114

3.泉116

4.川、巛116

5.回118

6.?(渊)119

7.?(冰)119

第四章 动物字根119

动物·家畜篇119

1.牛122

2.羊123

3.犬125

4.马126

5.廌127

6.豕127

动物·鸟禽篇129

1.隹129

2.鸟131

3.羽132

4.飞(?)133

5.非134

6.萑134

7.燕135

动物·野兽篇136

1.虎(虍)136

2.能137

3.象138

4.鹿138

5.兔140

6.鼠141

7.豸141

动物·爬虫篇142

1.虫142

2.彖(?)143

3.夗、巴145

4.萬(万)146

5.黾(蝇)146

6.赢(赢)147

7.龟148

8.鱼149

动物·肢体篇150

1.角150

2.毛151

3.?151

4.?152

5.臼153

6.夒154

7.夏154

第五章 植物字根154

植物·草木篇154

1.?156

2.木157

3.世159

4.朿160

5.杀(殺)160

6.竹161

植物·禾谷篇162

1.禾162

2.来164

3.木(林)165

4.齊(齐)166

5.丰、坴166

6.屯167

7.瓜168

8.韭169

植物·农耕篇170

1.田170

2.耒171

3.臼172

4.米172

5.?(禀、廪)173

6.井174

第六章 工具字根174

工具·天干篇174

1.甲176

2.乙177

3.丙178

4.丁179

5.戊180

6.己182

7.庚、南183

8.辛184

9.壬、工185

10.癸186

工具·兵器篇187

1.干187

2.戈188

3.矛190

4.戉191

5.王192

6.弋194

7.弓195

8.矢196

9.至197

10.幸198

11.?199

12.刀、匕200

工具·斧斤篇202

1.斤202

2.力203

3.丵(凿)204

4.久205

5.厶(私)、已206

6.甫207

7.罔、網(网)207

8.?208

9.?(石)210

工具·器具篇211

1.其211

2.?(阜)212

3.?、与、勾、互213

4.帚214

5.余、伞215

6.束216

7.西217

8.爿、片218

9.?(几)219

10.曲、?220

11.凹、凸220

工具·铸造篇221

1.丹221

2.乍222

3.亡222

4.?224

第七章 生活字根224

生活·居住篇224

1.宀226

2.穴228

3.广229

4.?(门)230

5.户231

6.良232

7.囧、囱(窗)232

8.?(百)233

9.册234

10.口235

11.口236

12.瓦237

生活·交通篇238

1.行238

2.彳、亍239

3.?240

4.舟240

5.车241

6.两242

7.厄243

生活·衣巾篇244

1.衣244

2.巾246

3.冃(冒)247

4.糸248

5.?250

6.?250

7.黹251

生活·食具篇252

1.勺252

2.匕253

3.斗254

4.由255

5.卣256

6.鬲257

7.皿257

8.豆258

9.?(簋)260

10.鼎261

11.缶262

12.壶263

13.?263

14.鬯264

生活·文化篇265

1.示265

2.?(亚)266

3.宁267

4.卜267

5.丨(本)268

6.壳(?)269

7.壴270

8.丂271

9.珡(琴)273

10.?273

11.玉274

12.贝275

13.夫(矢)276

14.平277

15.祘278

16.俎278

17.?279

第八章 抽象字根279

1.上282

2.下283

3.向上字根“?”283

4.向下字根“?”284

5.两极字根“二”285

6.反转字根“厂”286

7.目标字根“日、白”288

8.穿通字根“?”290

9.切分字根“乇、?”291

10.纳入字根“入”292

11.贯穿字根“?、串”293

12.晃动字根“彡”294

13.弥漫字根“彡”295

14.区隔字根“?”296

15.阻断字根“爻、义”297

16.远指字根“丿”298

17.圆形字根“口”298

18.放射字根“?”299

19.孔洞字根“日”300

20.倒转字根“山”301

21.重复字根“二”302

22.血流字根“?”302

23.滴屑字根“?”303

后记305

下编 图说六书313

序言 重建科学汉字学——从文献训诂学的声名狼藉说起313

上篇313

第一章 象形造字法与象形字313

一、象形造字法的定义313

二、中国象形文字的特性323

三、象形字的形式分类329

四、象形字的逻辑分类335

五、象形造字法的三项原则344

六、中国汉字学的原点和基础350

第二章 指事造字法与指事字357

一、指事造字法的定义357

二、指事字的由来分类359

三、指事字的逻辑分类363

四、指事字的一般特性368

第三章 会意造字法与会意字373

一、会意造字法的定义373

二、字根的定义及会意字的由来375

三、会意字的相位和层位382

四、会意字的逻辑分类392

五、会意造字法的特性401

第四章 古汉字的同化、分化和异构409

一、古汉字的同源分化与同源异构409

二、古汉字的异源同构与异构同化419

三、古汉字的形体变化与形体同化426

第五章 古汉字的发声、系统学原理434

一、源自事物拟声音的汉字434

二、源自行为伴随音的汉字437

三、源自物象指代音的汉字440

四、三项数序系列汉字的音理443

五、对汉字语源学探究历程的反思449

六、汉字的音理及音义示范作用454

下篇463

第六章 转注造字法与转注字463

一、转注造字法的定义463

二、转注字的形式分类465

三、转注字的产出分类477

四、转注字的逻辑分类483

五、转注造字法及转注字的意义498

第七章 形声造字法与形声字503

一、形声造字法的定义503

二、类旁与声义旁的由来505

三、形声字的形式分类509

四、形声字的逻辑分类515

五、形声字的甄别522

六、形声字与形声系统535

第八章 假借造字法与假借字543

一、假借造字法的定义543

二、假借字的形式分类545

三、假借字的产出分类550

四、假借字的逻辑分类555

五、假借造字法的意义562

第九章 “六书”的批判与继承569

一、“六书”的由来569

二、对“六书说”的形而上归堆571

三、“六书说”和“二阶段”论的继承584

四、去其糟粕,留其精华590

附录 汉字的定义及创造之谜595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吗595

二、文字等于图画加统一语言吗602

三、文字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吗608

四、汉字创设的需求动力6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