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本通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本通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8158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小学教师-聘用-资格考试-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本通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一、概述1

二、考试介绍1

三、2014年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笔试命题趋势及复习要点3

四、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笔试备考策略4

上 篇 综合素质7

第一章 职业理念7

第一节 教育观8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8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11

第二节 学生观11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12

二、“以人为本”的内涵13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中的体现14

第三节 教师观15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15

二、教师专业发展18

三、终身学习21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26

第一节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27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51

一、教师的权利52

二、教师的义务53

第三节 学生权利保护55

一、学生的权利56

二、学生权利受侵害的表现57

三、学生权利的保护58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2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62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3

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64

第二节 教师职业行为67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67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容68

三、教师职业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69

第四章 文化素养74

第一节 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74

一、中国科技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74

二、外国科技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76

第二节 科普常识77

一、地理知识77

二、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80

三、高新科学与技术82

四、天文知识85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粹87

一、天文历法87

二、古代称谓88

三、风俗礼仪91

四、古代地理92

五、科举制度93

六、中国古代艺术成就94

第四节 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96

一、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96

二、外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101

第五节 艺术鉴赏知识104

一、艺术鉴赏概述104

二、书法艺术鉴赏105

三、诗歌艺术鉴赏105

四、绘画艺术鉴赏106

第五章 基本能力111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112

一、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把握112

二、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113

第二节 逻辑思维能力113

一、逻辑常识114

二、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116

第三节 信息处理能力117

一、信息处理能力概述117

二、如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117

第四节 写作能力119

一、写作的基础知识119

二、写作手法119

三、常用的写作文体121

下 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31

第一章 教育基础131

第一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131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32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32

三、学校教育制度135

第二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139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139

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40

第三节 小学教育141

一、小学教育概述141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143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45

第四节 教育教学研究146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146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47

第五节 小学组织与运行149

一、学校管理概述149

二、学校组织结构150

三、学校的运行机制151

第六节 教师专业发展152

一、教师153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153

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155

第七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56

一、课程的概念156

二、课程的类型156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158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59

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160

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161

第二章 学生指导165

第一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165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66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理论166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67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168

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170

第二节 小学生认知的发展171

一、感觉和知觉171

二、注意174

三、记忆176

四、想象179

五、思维180

六、言语182

第三节 小学生的德育发展184

一、德育的概念184

二、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184

三、小学德育的过程185

四、小学德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186

五、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87

第四节 小学生的学习指导189

一、学习的性质与类型189

二、学习理论190

三、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196

四、小学生的学习指导199

五、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202

六、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203

第五节 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安全指导205

一、小学生的心理辅导205

二、小学生的安全指导209

第六节 小学生的美育发展211

一、美育的概念与意义211

二、美育的任务211

三、美育的过程与原则212

四、美育的途径和方法212

第三章 班级管理215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215

一、班主任的概念216

二、班主任的基本职责216

三、班主任工作的原则217

第二节 班级管理218

一、班集体的概念与基本特征218

二、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19

三、班级管理模式219

四、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220

五、班级日常管理221

六、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221

第三节 小学班队活动222

一、小学班队活动的概念223

二、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223

三、有效组织班队活动的方法224

第四节 小学班级活动224

一、班级活动的内涵224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225

三、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226

四、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过程226

五、班级活动的评估与拓展227

第五节 小学课外活动228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228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228

三、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229

四、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230

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231

第四章 学科知识234

第一节 语文234

一、语文基础知识235

二、语文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242

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节选)243

第二节 数学246

一、数学基础知识246

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节选)251

第三节 英语254

一、英语基础知识254

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节选)257

第五章 教学设计262

第一节 小学教学设计概述262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263

二、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63

三、小学教学设计的依据263

四、小学教学设计的步骤264

第二节 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265

一、小学综合课程265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65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267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267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267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式268

第四节 小学教案设计269

一、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269

二、小学教案设计的步骤和要求270

第六章 教学实施273

第一节 小学教学273

一、教学的概念273

二、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274

三、小学教学的基本策略275

四、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278

第二节 课堂教学实施278

一、小学课堂教学实施的环节279

二、小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282

三、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284

四、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285

第三节 学习动机286

一、学习动机概述286

二、学习动机的理论286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287

第四节 学习方式288

一、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288

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290

第七章 教学评价294

第一节 小学教学评价294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294

二、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295

三、小学教学评价的内容296

四、小学教学评价的方法297

第二节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298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298

二、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298

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类型299

四、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300

五、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