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
  • 尹稚,王晓东,郑筱津,欧阳鹏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8612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252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对中国城乡发展建设绿色化道路的基本认识1

一、背景认知2

(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动态和经验启示2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已成为指导我国长远永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和基本国策4

(三)中国研究绿色化问题的特殊性和必要性5

二、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中的非绿色化问题研判6

(一)在国土层面应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6

(二)在次区域层面应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6

(三)在城镇层面应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7

(四)在乡村层面应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7

三、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非绿色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和应对思路8

(一)成因分析8

(二)应对思路9

四、绿色城镇化的内涵与目标解读10

(一)绿色城镇化的核心内涵10

(二)绿色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体系10

(三)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11

第二章 绿色化导向的不同尺度空间布局范式导引13

一、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14

二、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非绿色化问题14

(一)在国土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14

(二)在次区域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20

(三)在城镇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25

(四)在乡村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34

三、我国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范式导引43

(一)在国家层面的绿色城镇化行动纲领43

(二)在区域层面的绿色化发展行动引导48

(三)在城镇层面的绿色化发展行动引导59

(四)在乡村层面的绿色空间范式引导98

四、不同尺度绿色化空间范式的支撑体系108

(一)区域尺度108

(二)城镇尺度109

(三)乡村尺度109

参考文献110

第三章 绿色化导向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113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绿色城镇化114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11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115

(三)技术路线118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非绿色化问题118

(一)城乡开发建设挤占自然生态空间,生态服务功能弱化118

(二)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交织,水系统安全风险增加119

(三)能源利用模式不合理,大气污染与碳排放压力突出121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案例研究125

(一)绿色空间保护与建设125

(二)城市水系统管理129

(三)能源转型与大气污染防治137

四、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对策与范式141

(一)绿色空间保护与管制141

(二)城市水系统保护与建设147

(三)绿色低碳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152

五、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支撑体系155

(一)政策支撑155

(二)标准构建156

(三)技术集成157

(四)制度保障158

参考文献160

第四章 绿色化导向的景观生态营造163

一、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164

二、西方理论与实践研究164

(一)景观与生态思想发源期(1860—1950年)164

(二)景观与生态意识觉醒期(1960—1970年初)168

(三)景观与生态演进期(1970—1990年后)170

(四)蓬勃交流应用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173

三、中国古代城镇化(建城)理念175

(一)时代背景175

(二)核心理念175

(三)实践案例176

四、中国近现代中西方理论融合177

(一)山水城市理论177

(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180

五、近现代中国城镇化中的主要景观生态问题181

(一)区域尺度181

(二)城市尺度181

(三)乡村尺度182

六、景观生态视角下的绿色城镇化范式与对策183

(一)区域尺度183

(二)城镇尺度183

(三)乡村尺度186

七、景观生态视角下的绿色城镇化支撑体系187

(一)标准构建187

(二)政策保障188

(三)技术集成189

参考文献191

第五章 绿色化导向的建筑发展193

一、研究背景与技术路线194

(一)绿色城镇化语境下的绿色建筑内涵194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情况介绍195

(三)研究技术路线199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绿色建筑非绿色化问题200

(一)社会认知不够,国家政策保障不足200

(二)技术应用不合理及标准体系不健全201

(三)重设计,轻运行,缺少对绿色建筑运行效果的研究204

(四)重新建建筑,轻既有建筑,忽视乡村建筑204

三、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及案例研究205

(一)我国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现有主要做法205

(二)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206

(三)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209

(四)国内案例研究214

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着力点及支撑体系研究220

(一)政策支撑220

(二)技术集成及标准构建225

(三)制度保障230

附1绿色建筑技术气候适宜性索引表233

附2绿色建筑相关国家标准体系构建239

参考文献243

第六章 绿色化导向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245

一、研究背景与技术路线246

(一)当前我国市政设施欠账多,环境污染问题频发246

(二)国家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空前246

(三)研究技术路线246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市政设施非绿色化问题247

(一)城镇污染控制型设施规模不足,导致环境污染问题247

(二)城镇污染控制型设施建设水平偏低,存在二次污染问题252

三、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案例分析259

(一)发达国家污水设施建设借鉴259

(二)江苏省污泥处理处置经验借鉴261

(三)英国能源设施建设借鉴262

(四)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借鉴263

(五)日本污水净化槽处理建设借鉴265

四、绿色化导向下的市政设施建设范式266

(一)加强污水处理与再生回用266

(二)加强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267

(三)促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与低碳化使用267

(四)大力推进垃圾收运处理及资源化268

(五)加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269

(六)推进电网智慧化运营管理269

(七)激发内生动力的乡村生活垃圾治理方式270

(八)与自然承载力相适应的乡村污水处理方式270

五、推进绿色化导向下的中国市政设施建设支撑体系271

(一)政策支撑271

(二)适用技术集成274

(三)标准体系构建279

(四)制度保障281

参考文献282

第七章 绿色化导向的交通发展285

一、研究背景与技术路线286

(一)研究背景286

(二)绿色城镇化背景下的交通模式内涵解读287

(三)本专题研究技术路线289

二、我国城镇化历程中的非绿色交通问题290

三、国内外绿色化交通发展和建设经验294

(一)国外绿色化发展与转型案例294

(二)国内城市的绿色交通建设经验297

(三)支撑绿色城镇化的交通模式重点方向302

四、促进绿色化的交通与空间布局协调302

(一)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理论关系302

(二)适合绿色出行的交通与空间布局协调303

五、推进绿色运输的交通组织模式引导308

(一)绿色导向的客运主导交通模式308

(二)多式联运的高效货运系统314

(三)交通节点的衔接组织优化315

六、落实交通绿色化发展的支撑体系320

(一)政策支撑320

(二)标准构建320

(三)技术集成320

(四)制度保障321

参考文献321

第八章 绿色化导向的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323

一、研究背景324

二、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325

三、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的安全问题的经验与教训326

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非绿色化安全问题327

(一)国家非绿色问题327

(二)区域非绿色问题328

(三)城镇非绿色问题329

(四)乡村非绿色问题329

五、国内外防灾减灾管理经验借鉴330

六、绿色化导向下的防灾减灾发展路径333

七、绿色化导向下防灾减灾支撑体系334

参考文献335

第九章 绿色化导向的治理模式和考核机制337

一、研究背景338

(一)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338

(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与绿色城镇化338

(三)绿色城镇化亟须优化治理模式338

二、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339

(一)研究目标339

(二)技术路线339

三、绿色城镇化的治理模式340

(一)根本问题和价值导向340

(二)绿色城镇化治理的范式解读341

(三)绿色治理的核心内涵342

(四)政府治理工具343

四、既有相关政策评价344

(一)相关绿色激励政策344

(二)政策成效分析345

五、绿色城镇化的治理模式及政策建议348

(一)系统性完善顶层设计348

(二)拓展多元融资模式353

(三)完善考核监督机制354

(四)建立信息服务平台355

六、建立国家绿色城镇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355

(一)考核工作基本原则和目标355

(二)绿色城镇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357

(三)考核办法360

(四)考核机制361

(五)城镇层面的引导性考核指标清单指南362

七、城乡空间营造和运行管理中的适用绿色技术应用365

(一)绿色技术应用推广的基本原则365

(二)城乡空间营造和运行管理的绿色技术体系365

参考文献367

第十章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政策和绿色标准369

一、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趋势与新局面370

(一)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关注碳排放370

(二)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全产业链正在形成绿色贸易壁垒372

二、全球碳税政策和绿色化标准的探索与经验373

(一)国外碳税制度与碳交易体系373

(二)国际绿色产品评估体系《环境产品声明》(EPD)375

(三)欧盟绿色产品评价体系《产品环境足迹》(PEF)379

(四)发展进展与未来计划380

(五)经验与启示381

三、我国在绿色化发展转型中的探索382

(一)中国应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382

(二)中国在碳排放、碳交易与碳税方面的实践384

(三)中国在建立绿色产品评价体系方面的探索389

四、中国低碳政策和绿色化标准相关建议390

(一)完善碳足迹认证、碳指标分配体系,全面建立碳交易市场390

(二)全面试点,接轨国际绿色产品标准体系391

参考文献391

第十一章 国外在推进绿色化发展道路上的典型经验393

一、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394

二、国际绿色化的宏观理论范式研究394

(一)基本思路394

(二)国际生态城市理论发展回顾395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401

三、国外绿色化转型期的国家发展战略与空间范式403

(一)基本思路403

(二)研究重点403

(三)国外绿色化发展战略纵览403

四、国外次区域、城镇、乡村等不同层次空间发展的范式转变420

(一)基本思路420

(二)研究重点:土地利用范式+交通模式范式+基础设施配置范式420

(三)次区域层面:不同发展目标下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空间关系420

(四)城镇层面: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功能组团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454

(五)乡村层面:城镇和乡村之间及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关系483

五、结语498

参考文献5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