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书法通识丛书 意在笔先 书法创作技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书法通识丛书 意在笔先 书法创作技法
  • 崔树强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4805600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书法通识丛书 意在笔先 书法创作技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毛笔的演变、种类及各自特点1

2.墨的历史演变、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3

3.纸的历史演变、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7

4.砚的历史演变、种类以及欣赏11

5.文房杂具的分类、功用与特点简介15

6.不同字体和风格对选择毛笔有何不同要求18

7.古代执笔姿势种类与基本要求20

8.何谓“拨镫法”22

9.执笔的高低和松紧该如何把握24

10.如何看待写书法时的坐姿和站姿问题26

11.不同书体与书写材料对书法创作的要求28

12.什么是碑,什么是帖,它们在形式和审美上有何差异30

13.何谓临,何谓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何在32

14.九宫格和米字格、田字格在书法练习中的作用34

15.什么是读帖,如何读帖36

16.“心摹手追”在书法学习中的意义38

17.初学书法的基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39

18.单钩与双钩在书法学习中的作用41

19.如何理解米芾说的“书可临不可摹”43

20.如何理解“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45

21.开始临帖,写多大的字合适47

22.如何把握书法临习中的用笔速度49

23.如何理解王羲之说的“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51

24.如何理解“匆匆不暇草书”53

25.中锋和偏锋的笔法要领和审美特点55

26.藏锋和露锋的笔法要领和审美特点57

27.方笔与圆笔的行笔要领和审美特点59

28.提按与转折的技法要领与审美特点61

29.铺毫、裹锋、绞锋、衄锋、挫锋的技法要领64

30.为什么行笔要“无垂不缩,无往不收”66

31.何谓书法行笔中的“疾涩之道”67

32.何谓线条中截的“中实”与“中怯”69

33.何谓“内?”和“外拓”之法,对于书法审美有何意义72

34.何谓“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74

35.何谓“八面出锋”与“沉着痛快”76

36.怎样理解“用笔千古不易”78

37.“虚笔”在书法表现中的作用80

38.如何理解“使笔如使刀”83

39.书法创作中的结构法则有哪些85

40.如何理解“临危据槁之形”87

41.如何理解“违而不犯,和而不同”89

42.如何理解书法临摹创作中的大小字结构问题91

43.如何看待“石刻不可学”94

44.为什么创作要“意在笔先”96

45.如何理解“无意于佳乃佳”99

46.什么是“笔断意连”和“形断气连”101

47.“永字八法”主要讲的是什么103

48.如何理解篆书中的“篆引”105

49.如何理解隶书中的波画与横向取势107

50.魏碑与唐楷在用笔、结构上的异同109

51.如何理解董其昌说的“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112

52.临帖要精于一家还是博采众长115

53.书法临摹究竟要像还是不像117

54.如何理解“取法乎上”的重要性120

55.临摹中面对字帖、拓片、石刻、真迹时学习感受的差异122

56.如何看待和处理字帖中的错字、别字125

57.临摹中经常对碑文内容的忽视说明了什么127

58.如何做到临帖中的“胆大”与“心细”129

59.临帖很像,脱帖就忘怎么办131

60.小楷临习创作中对书写工具的要求133

61.集字式创作的方法和作用137

62.创作中遇到字帖中没有的字怎么办139

63.如何利用和处理好书写中的洇化问题140

64.行草书学习与楷隶篆学习的不同142

65.如何理解用行书笔法写楷书145

66.如何理解行草书中的“一笔书”问题147

67.书法创作中的激情四射与一气呵成150

68.如何理解“行行有活法,字字求生动”152

69.“笔序”对于书法创作的意义154

70.为什么古人说“以章法为一大事”155

71.怎么理解“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158

72.创作中如何做到大胆落墨与小心收拾160

73.创作时究竟是多次书写还是即兴为之162

74.创作完成后的悬挂审视与自我评析164

75.创作中章法的种类与风格的关系166

76.横式与竖式创作在书写时各自应注意什么170

77.书法线条与人的情感之关系172

78.如何提高书法线条的质量174

79.书法创作过程中的“生熟论”177

80.书法学习中勤奋的重要性179

81.如何理解“书无百日功”181

82.为什么王羲之在创作中把“心意”比作“将军”183

83.如何理解虞世南说的“不得其门而入,虽勤苦而难成矣”184

84.书法技巧在书法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86

85.“度”在书法学习中的意义188

86.“书者,散也”与书法创作的心理状态190

87.书法创作中的“静”与“敬”192

88.书法创作中的“松”与“活”193

89.书法创作中的有法与无法195

90.书法创作中的格调与境界197

91.“酒”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198

92.“气”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200

93.“悟”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202

94.书法创作状态中的“五乖五合”论203

95.如何写出“书卷气”205

96.如何写出“金石气”207

97.书法学习中的“静悟”与“狂悟”209

98.书法学习中的“字内悟”和“字外悟”211

99.如何看待书法创作中的创新和求变问题212

100.如何看待刘熙载说的“不工之工”与“工之不工”214

101.书法理论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216

102.书法创作对于人身心的颐养功能218

103.书法家的字外功夫和人文修养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