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530992.jpg)
- 严宝文,程建军主编;张忠学,高贵全,杨武成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10922858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工程地质-高等学校-教材;水文地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任务1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
第一章 矿物与岩石6
第一节 地球概况6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6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6
三、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7
四、固体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8
五、地质作用9
第二节 矿物10
一、矿物的概念10
二、矿物化学结构式与化学成分特征11
三、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12
四、矿物分类和命名18
第三节 岩浆岩19
一、基本概念19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20
三、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21
四、岩浆岩的分类及常见的岩浆岩23
五、岩浆岩的产状24
第四节 沉积岩25
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6
二、沉积岩的物质成分26
三、沉积岩的颜色27
四、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27
五、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的沉积岩28
第五节 变质岩29
一、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30
二、变质岩的特征31
三、变质作用的类型和主要的变质岩33
复习思考题35
第二章 地质构造36
第一节 地壳运动36
一、水平运动36
二、垂直运动36
第二节 地质年代37
一、地质年代的划分37
二、地层年代及其确定方法39
第三节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41
一、岩层产状41
二、地层的接触关系42
三、地层不整合的类型43
第四节 褶皱构造44
一、褶皱的概念44
二、褶皱的基本形态44
三、褶皱要素45
四、褶皱的力学成因机制46
五、褶皱的形态分类46
六、褶皱构造的野外识别48
第五节 断裂构造49
一、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49
二、节理51
三、断层53
第六节 地质图58
一、地质图的基本内容58
二、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60
三、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63
四、地质图的阅读分析65
复习思考题68
第三章 自然地质作用69
第一节 风化作用69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69
二、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72
三、岩石风化带的划分73
四、残积物74
第二节 流水的地质作用75
一、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75
二、河流的地质作用77
第三节 岩溶(喀斯特)作用82
一、岩溶的形态83
二、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84
三、岩溶发育的分带性85
四、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86
第四节 重力地质作用87
一、崩塌87
二、滑坡88
三、泥石流92
第五节 风和湖泊的地质作用95
一、风的地质作用95
二、湖泊的地质作用100
复习思考题102
第四章 地下水概论104
第一节 自然界水循环与水的分布104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104
二、自然界的水量分布106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107
一、包气带水107
二、潜水108
三、承压水111
第三节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115
一、地下水的补给115
二、地下水的径流116
三、地下水的排泄117
四、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转化119
第四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121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121
二、地下水的化学性质122
第五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124
一、饮用水的水质评价125
二、灌溉用水水质评价127
三、地下水对混凝土侵蚀性的评价130
复习思考题134
第五章 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135
第一节 孔隙水135
一、洪积物中的地下水135
二、冲积物中的地下水137
三、黄土中的地下水139
四、风积沙漠中的地下水141
五、湖积物中的地下水141
第二节 基岩地下水142
一、块状岩层蓄水构造中的地下水143
二、成层岩层蓄水构造中的地下水145
三、断裂蓄水构造中的地下水148
四、基岩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149
第三节 岩溶水149
一、岩溶水的蓄存149
二、岩溶水的特征150
三、岩溶水的富集规律152
复习思考题152
第六章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153
第一节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153
一、岩石的物理性质153
二、岩石的力学性质155
第二节 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工程地质分类158
一、岩体的结构特征159
二、岩体的力学特性167
三、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170
四、岩体质量评价及工程分类172
第三节 岩质地基与边坡稳定178
一、岩质地基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178
二、岩质地基洞穴问题及其分析179
三、岩质基质沉降变形180
四、不良岩质地基处理措施180
五、岩质边坡的破坏类型180
六、岩质边坡稳定分析(滑坡稳定分析)183
七、岩坡加固稳定措施184
第四节 地基加固与改良187
一、软基处理187
二、硬基处理188
复习思考题190
第七章 坝的工程地质研究191
第一节 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191
一、地形地貌条件192
二、地质构造192
三、地层岩性193
四、水文地质条件194
五、自然(物理)地质现象194
六、天然建筑材料194
第二节 坝基渗漏问题195
一、坝基(肩)渗漏的地质条件195
二、坝基(肩)渗漏量的计算197
第三节 坝基渗透变形分析200
一、坝基渗透变形的形式200
二、坝基渗透变形的原因分析201
三、坝基渗透变形计算202
第四节 工程实例分析(大渡河大岗山水利枢纽工程)203
一、工程概况203
二、枢纽总体布置203
三、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处理204
第五节 坝基(肩)岩体抗滑稳定性分析206
一、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类型206
二、坝基抗滑稳定性的分析207
三、坝基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211
四、边界条件的阻滑因素212
五、坝肩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212
六、拱坝坝肩稳定的力学分析方法213
第六节 坝基问题处理213
一、清基213
二、裂隙岩层的处理214
三、软弱破碎带的处理215
第七节 坝下游河床冲刷问题216
一、概述216
二、冲刷坑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216
三、冲刷坑的形成机理218
四、冲刷坑的预测计算218
第八节 坝址选择的原则与依据219
一、坝址选择的原则220
二、坝址选择依据220
第九节 工程实例分析(金沙江溪洛渡水利枢纽工程)222
一、工程概况222
二、坝址选择223
三、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226
复习思考题228
第八章 洞室的工程地质研究230
第一节 洞室选址的工程地质条件230
一、地形地貌条件230
二、岩性条件231
三、地质构造条件232
四、水文地质条件232
第二节 洞室设计的工程地质问题233
一、原岩应力及其组成233
二、围岩应力重分布的一般特征233
三、山岩压力235
四、围岩弹性抗力239
五、地应力240
六、外水压力242
第三节 洞室施工的工程地质问题243
一、围岩的变形和破坏243
二、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246
三、洞室先进施工方法介绍247
复习思考题248
第九章 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249
第一节 渠道选线的工程地质条件249
第二节 渠道渗漏250
一、渠道渗漏的地质条件251
二、渠道渗漏特征251
三、渠道渗漏量计算252
四、渠道防渗措施252
第三节 渠道边坡的稳定问题253
一、渠道边坡的破坏类型253
二、渠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254
复习思考题256
第十章 环境地质问题257
第一节 斜坡的变形与破坏257
一、斜坡变形257
二、斜坡破坏258
第二节 地震与活断层264
一、地震264
二、活断层269
第三节 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270
一、地面沉降270
二、地裂缝271
三、地面塌陷273
第四节 库区的环境地质问题274
一、水库渗漏274
二、水库浸没276
三、水库塌岸277
四、水库淤积278
五、水库诱发地震279
第五节 地下水污染与区域地下水位下降280
一、地下水污染280
二、区域地下水位下降283
复习思考题284
第十一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286
第一节 勘察的目的、任务及程序286
一、勘察的目的、任务及程序286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288
三、道路和桥梁的工程地质勘察290
第二节 地质勘察方法290
一、工程地质测绘290
二、工程地质勘探294
三、工程地质试验297
第三节 各类工程勘察要点298
一、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298
二、水文地质勘察301
三、水文地质测绘302
四、水文地质勘探305
五、水文地质试验及长期观测306
第四节 地质勘察资料整理309
一、工程地质图件309
二、工程地质报告的编写310
三、水文地质勘察资料的整理311
复习思考题313
附录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室内矿物岩石实验指导314
参考文献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