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547503.jpg)
- 徐祥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421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法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法治与宪法之治3
法治:把法律的本质要求普遍化——张国华先生法制论续展3
一、法治——一种治国方法3
二、法治——法的本质要求的普遍化6
三、法治国家——法治原则的普遍化11
法治的基本要件:从法13
一、法治是治者的选择13
二、“从法”与法治治域的扩展18
三、创造民主时代良法的条件——公民普遍从法22
四、奉法——发于从法的法治动力源泉27
演进的法治31
法治在人民心中35
法治的反面是什么?——再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37
略论宪法的基本功能48
一、肯定公民权利,调整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48
二、确定政权构成、政权不同机关的权限,调整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52
三、规定国家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使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59
历史的结论——公民监督是宪法监督的关键66
一、一个典型的中国问题66
二、近代法治的核心装置——回转式环状监督系统69
三、公民监督是宪法实施的最后保障74
略论宪法的特征77
一、双向约制78
二、自体启动80
三、裁判缺位84
论宪法实施的特点90
一、宪法实施主体的广泛性91
二、宪法实施的弹性92
三、宪法实施的创造性98
四、宪法实施程序的多样性100
五、宪法实施方式的多样性102
论宪法的奉行104
一、宪法奉行的概念105
二、宪法奉行存在的理由108
三、奉宪的力量来自于政治和文化114
法治视角下的依法行政118
一、依法行政的中心问题是行政119
二、依法行政的依据是合宪法的“法律”123
三、依法行政需要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系统128
中篇 西方的和古代中国的法治思想渊源133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与先秦法家的法治133
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是亚里士多德法治的唯一构成性要件134
二、中国古代既有法治学说又有法治实践145
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对法治的影响160
法家的法治合理论172
一、变法论172
二、性恶论174
三、用众论177
四、“中”君论180
法家法治理论的精髓183
一、明法论183
二、重刑论187
三、必行论192
申不害的法治思想及其局限性200
一、制“名”以“因”的法治思想200
二、“任法”与无为204
三、术与法治208
商鞅法治理论的缺失——再论法家思想与秦亡的关系213
一、功利主义的法律工具论213
二、强国弱民的制民论218
三、只见人不见社会的人性论221
四、以奸止为度的重刑论224
清官精神的儒学渊源与当代价值228
一、清官特点与清官精神228
二、清官精神与儒学传统234
三、清官精神评价与其当代价值237
政体与法治——重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43
一、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及分类标准243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与法治关系论245
三、选择法治的影响因素:治者的品德和执政的制约力量250
法治——孟德斯鸠政体思想的基本精神254
一、法治是孟德斯鸠划分政体种类的基本标准256
二、法治是孟德斯鸠评价政体优劣的标准259
三、法治是“宽和的政体”的本质要求263
普通法传统与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268
一、自然法的理性追求及其之于人定法的地位268
二、法律至上的观念270
三、权力制衡的政治原则273
四、法官的创造性作用275
五、民族精神的支撑277
下篇 走向法治的中国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281
历史性突破281
第三次历史性选择283
法治走进人们心中——对20年法制建设成就的回顾287
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287
二、政府法治观念的培育293
三、选择法治是人民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296
“政府推进”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297
一、可供选择的三条道路298
二、“政府推进”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301
三、法治建设实践走过的路312
论社会主义的规则之治315
一、法治是规则之治315
二、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规则之魂319
三、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规则之源323
参考文献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