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际铁路运营组织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曲思源编著;崔艳萍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23440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铁路车辆-运营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际铁路运营组织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2 城市群与城际铁路6
2.1 城市群6
2.1.1 城市群概述6
2.1.2 国外主要城市群6
2.1.3 我国主要城市群7
2.1.4 城市群空间分布形态10
2.2 城际铁路16
2.2.1 概念分析16
2.2.2 功能定位20
2.2.3 网络规划21
2.2.4 运营特征22
2.3 “公交化”与城际列车24
2.4 国内外城际铁路运营概况25
2.4.1 国外运营概况25
2.4.2 国内运营概况31
2.5 案例分析:适应城际铁路运营的CRH6车辆和列车控制系统分析39
3 客流分析调查与预测43
3.1 客流及其特征分析43
3.1.1 影响因素43
3.1.2 客流分类45
3.1.3 客流结构分布46
3.1.4 客流特征分析48
3.1.5 客流发展阶段50
3.2 客流调查52
3.2.1 调查内容与分类52
3.2.2 国外客运市场调查53
3.2.3 “长三角”城际铁路客流调查分析53
3.3 客流预测57
3.3.1 预测价值58
3.3.2 基础理论59
3.3.3 预测种类59
3.3.4 预测方法60
3.4 案例分析:沪宁城际铁路运营初期与沪杭高铁短期客流预测63
3.4.1 沪宁城际铁路运营初期各站间日均客流预测63
3.4.2 沪杭高速铁路短期客流预测73
4 运输组织模式分析81
4.1 影响因素81
4.2 国外高速铁路采取的模式82
4.2.1 “全高速—换乘”模式82
4.2.2 “全高速—下线运行”模式83
4.2.3 “混合运输”模式83
4.3 我国城际铁路采取的模式84
4.3.1 高速铁路模式84
4.3.2 既有线改造模式87
4.4 案例分析:城际铁路跨线列车发车时域确定方法90
5 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及优化97
5.1 列车开行方案内容97
5.2 影响因素分析100
5.3 列车开行方案设计103
5.3.1 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分析104
5.3.2 设计内容的确定107
5.3.3 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流程109
5.3.4 系统优化过程110
5.4 跨线旅客在枢纽站的衔接方案112
5.4.1 列车开行方案与衔接方案的关系112
5.4.2 跨线客流衔接方案112
5.5 方案评价113
5.5.1 指标体系的建立113
5.5.2 评价方法115
5.6 列车开行方案调整与优化115
5.6.1 调整与优化原因115
5.6.2 调整与优化策略和方法117
5.7 案例分析:沪宁城际铁路列车停站改进方案和评价方案120
5.7.1 列车停站改进方案120
5.7.2 列车开行方案的分析评价126
6 列车运行图编制与调整132
6.1 列车运行图概述132
6.2 列车运行图分类132
6.3 列车运行图要素133
6.4 城际铁路运行图特征134
6.5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5
6.5.1 国外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6
6.5.2 我国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6
6.6 规格化列车运行图140
6.6.1 规格化列车运行图优缺点140
6.6.2 规格化列车运行图编制流程142
6.6.3 我国城际铁路规格化列车运行图的适应性分析142
6.7 列车运行图评价144
6.7.1 指标体系144
6.7.2 评价方法145
6.8 案例分析:沪杭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分析146
7 通过能力利用及评估152
7.1 通过能力概念及影响因素152
7.1.1 区间通过能力影响因素153
7.1.2 车站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155
7.2 通过能力利用特点156
7.3 现有通过能力计算评估方法157
7.3.1 扣除系数法157
7.3.2 利用率法158
7.3.3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法160
7.3.4 直接计算法162
7.3.5 计算机模拟法162
7.4 通过能力研究方向163
7.5 案例分析:沪宁城际铁路通过能力评估166
8 动车组运用及乘务组织174
8.1 动车段、所与车站的布局174
8.2 动车组的运用与管理特点175
8.3 动车组运用方式179
8.3.1 动车组运用方案179
8.3.2 动车组运用计划181
8.4 乘务组织运用计划186
8.4.1 国外乘务组织模式186
8.4.2 国内乘务组织模式187
8.5 乘务计划编制187
8.5.1 基本概念187
8.5.2 影响因素分析189
8.5.3 乘务计划编制190
8.5.4 乘务计划优化191
8.6 案例分析:沪杭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193
9 施工天窗设置及综合维修组织202
9.1 维修作业内容202
9.2 维修作业组织204
9.3 天窗设置方式205
9.4 案例分析: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施工天窗设置优化210
10 票额分配与调整优化214
10.1 基本概念214
10.2 票额组织管理分析214
10.2.1 票额分配依据215
10.2.2 票额管理流程215
10.2.3 票额管理内容216
10.3 售票组织策略分析218
10.3.1 票额预分218
10.3.2 席位复用221
10.3.3 票额共用222
10.3.4 限售区段设置与调整223
10.3.5 票额分配综合调整224
10.4 案例分析:沪宁城际铁路票额随机优化分配227
11 调度指挥及应急处置231
11.1 高速铁路系统构成概述231
11.2 运营调度系统构成及功能233
11.3 调度集中系统的特点及控制模式239
11.3.1 调度指挥系统设备CTC240
11.3.2 分散自律控制模式241
11.4 运营调度组织与管理243
11.4.1 高速铁路运营调度指挥的特点243
11.4.2 运营调度岗位及组织工作244
11.4.3 调度日班计划工作组织246
11.4.4 列车运行调整247
11.5 应急处置248
11.5.1 应急处置体系构架248
11.5.2 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249
11.6 案例分析:应急调度指挥台的构建252
12 车站工作与客运服务256
12.1 车站的基本类型256
12.1.1 国外车站的基本图形256
12.1.2 我国车站的基本类型258
12.2 行车作业261
12.2.1 接发列车作业261
12.2.2 调车作业263
12.3 客运服务263
12.3.1 候车组织266
12.3.2 流线组织266
12.3.3 售票组织269
12.3.4 乘降组织272
12.3.5 换乘组织273
12.3.6 应急组织275
12.4 案例分析:“长三角”空铁联运模式分析275
13 运营管理智能化282
13.1 运营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282
13.2 智能化运营管理需求分析283
13.3 运营管理智能化平台284
13.3.1 运营数据集成共享平台284
13.3.2 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284
13.3.3 客运产品开发设计与优化平台286
13.3.4 应急指挥平台290
13.3.5 施工管理平台291
13.3.6 人员与设备综合管理平台292
13.4 案例分析:收益管理在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292
主要参考文献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