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立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立法研究
  • 陈婉玲,汤玉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1175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政府投资-合作-社会资本-立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立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成果和评价1

(一)PPP模式基本范畴的研究现状、成果和评价1

(二)PPP模式立法理论的研究现状、成果与评价6

(三)PPP模式准入制度的研究现状、成果与评价8

(四)PPP模式中公私利益协调研究现状、成果与评价11

(五)PPP模式风险分担与救济研究现状、成果与评价13

(六)PPP模式多层次监管机制立法研究现状、成果与评价16

(七)PPP模式法律制度的冲突与衔接研究现状、成果与评价19

二、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19

(一)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局限性19

(二)现行PPP模式立法无法达成规范和促进PPP事业健康发展的目标22

(三)PPP模式立法研究的应用价值24

(四)PPP模式立法研究的社会意义24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26

(一)总体问题:PPP模式立法现状(为什么要立法)26

(二)PPP模式立法研究框架34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36

四、研究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40

(一)研究思路40

(二)研究视角41

(三)研究路径和技术路线42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43

(一)PPP模式法律关系和交易结构梳理问题43

(二)以公共利益安全为导向的PPP模式效率控制问题44

(三)以角色转换和权力清单为手段的PPP模式政府职能与契约责任边界问题44

(四)以合同效力为基础的PPP模式契约结构与性质问题44

(五)PPP模式下消费者利益与契约精神冲突的化解问题44

(六)PPP模式多层次监管机制问题45

第一章 PPP模式的源流、本质与价值48

一、起源及运用:从发达国家到新兴经济体48

二、宽泛而开放的定义及适用范围60

(一)不同的表述与实践60

(二)PPP模式基本概念要素64

(三)PPP适用领域:以公共服务为视角69

三、PPP模式:一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73

(一)一种事实:公共服务市场化比传统官僚制更具效率性75

(二)一种推动:消费者主权催生低成本享受高服务诉求76

(三)一种变革:公共服务制度安排与生产经营相分离的配置方式77

(四)一种形态:公私部门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混合所有制78

第二章 PPP模式运作机理及其交易结构79

一、我国PPP模式类型化及其政策依据79

(一)用户付费特许经营型PPP模式(简称特许经营型PPP模式)81

(二)政府付费购买服务型PPP模式(简称购买服务型PPP模式)83

(三)股权合作型PPP模式87

二、特许经营型PPP模式运作机理与交易结构89

(一)特许经营型PPP模式的运作机理90

(二)特许经营协议96

(三)特许经营PPP项目的投融资结构100

(四)特许经营PPP项目的风险分担与回报机制102

三、政府购买型PPP模式运作机理与交易结构104

(一)PPP项目政府采购一般流程104

(二)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与流程106

(三)政府购买型PPP模式交易结构的法律分析107

四、股权合作型PPP模式运作机理与交易模式112

(一)股权合作型PPP项目公司的设立113

(二)股权合作型PPP项目公司的法律地位115

(三)股权合作型PPP项目公司的治理118

第三章 PPP模式主体关系与利益协调122

一、PPP模式利益关系类型与互动123

(一)PPP模式中利益关系的具体表现124

(二)PPP模式利益关系类型化127

二、PPP模式利益关系的冲突133

(一)利益竞合关系:公益与私益的博弈134

(二)利益互补关系:契约关系与非契约关系的冲突135

(三)利益共生关系:以项目公司为核心之利益结构双重属性的矛盾137

三、PPP利益协调机制的框架设计139

(一)制度激励与保障机制140

(二)契约约束与非契约补充机制144

(三)自我控制机制145

四、公共利益:PPP模式运行的最高利益考量148

(一)以公共利益价值目标为中心的制度安排149

(二)社会资本投资回报与公共利益目标的协调150

(三)树立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PPP监管理念151

第四章 PPP模式的项目融资及其实现路径154

一、PPP项目融资类型化及其考量原则155

(一)PPP项目融资类型化155

(二)PPP模式的多元价值与核心价值156

(三)PPP项目的风险配置原则157

二、PPP项目公司资本金结构及政府控制权158

三、PPP项目政府担保制度160

(一)PPP项目政府担保存在的法律问题160

(二)PPP项目政府担保制度的域外经验163

(三)PPP项目政府担保制度的完善164

四、PPP项目资产设立的担保物权制度165

(一)项目资产设立担保物权存在的问题166

(二)项目资产设立担保物权的域外经验167

(三)项目资产设立担保物权相关制度的完善168

五、PPP项目再融资制度169

(一)PPP项目再融资存在的法律问题169

(二)PPP项目再融资的域外经验170

(三)PPP项目再融资制度的完善171

六、PPP项目投资退出机制171

第五章 PPP模式政府角色与监管再造173

一、PPP模式政府基本角色173

(一)决策者:做好政策准备和规划方案174

(二)合作者:以契约精神塑造政府行为175

(三)监管者:以公权介入利益冲突176

二、PPP模式推广与运用中的政府责任177

(一)PPP价值: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利益考量177

(二)PPP立法:法律框架及其冲突的协调179

(三)PPP契约:政府责任和权利保留181

三、监管再造:政府PPP决策、实施与监管职能的分离183

(一)混合产业组织:PPP模式监管客体的变革183

(二)监管独立:政府PPP项目决策、实施与监管职能的分离187

(三)“政监分离”下PPP独立监管框架设计192

四、PPP核心监管:价格、质量与普遍服务控制195

(一)价格规制196

(二)安全与服务质量控制197

(三)普遍服务199

第六章 PPP模式的理念创新与制度突破201

一、PPP模式的核心是合作治理201

(一)合作治理以差异性的多元主体平等共存为前提203

(二)合作治理的灵活性需要制度约束与保障204

(三)同意、包容与信任构成PPP合作治理的核心内容205

二、PPP模式对传统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变革206

(一)打破公共服务政府垄断格局207

(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208

(三)公共服务混合所有制的生成208

(四)创新融资模式210

三、PPP模式变革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与修正211

(一)PPP模式公共利益优先对社会资本逐利性的抑制211

(二)PPP项目不确定性与契约柔性化制度诉求213

(三)PPP模式创新呼唤灵活的立法技巧216

第七章 PPP模式与现行法的冲突和衔接218

一、特许经营型PPP模式与特许经营相关法218

(一)特许经营型PPP模式应排除适用行政许可法219

(二)特许经营型PPP模式应排除适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21

(三)特许经营型PPP协议是一种合作契约,应排除行政契约定性的干扰223

(四)PPP模式下政府特许经营规范矛盾的排除226

二、政府购买型PPP模式与政府采购相关法228

(一)政府购买型PPP模式是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政府购买服务具有不同的内涵、外延229

(二)《政府采购法》对PPP模式的适用和有条件的剔除231

(三)政府购买型PPP模式的特别条件和《政府采购法》部分条款的剔除233

三、PPP模式与合同法的衔接与完善240

(一)竞争性谈判的导入241

(二)契约自由精神的限制244

(三)竞争性磋商的辩证250

第八章 PPP模式的域外法律实践255

一、英国以《公共合同法》为中心的PFI/PPP法律体系258

(一)英国以《公共合同法》为中心的PFI/PPP法律框架258

(二)英国《公共合同法》确定的招投标程序261

(三)英国《公共合同法》与竞争性谈判制度262

二、美国联邦PPP专门法统御各种PPP模式应用266

(一)美国PPP立法:联邦法与州法并行的法律框架266

(二)美国PPP模式立法的冲突与协调273

(三)美国PPP模式立法的主要内容273

三、德国《公私合作制促进法》制度创新276

(一)德国PPP模式的框架立法277

(二)德国PPP立法的关键要素280

四、韩国“齿轮传动结构”式PPP模式法律框架282

(一)韩国PPP立法的“齿轮传动结构”282

(二)韩国《基本计划》彰显的PPP法主要内容283

(三)公共招标与企业自提PPP项目的实施流程287

第九章 PPP模式立法资源的整合与架构289

一、PPP域外立法资源类型化290

(一)PPP模式立法类型化的理论依据290

(二)PPP模式立法中的福利政策与法律294

(三)福利社会的分类对PPP模式立法类型化的影响294

二、PPP模式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实践297

(一)台湾当局鼓励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的“立法”进程297

(二)我国台湾地区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的法律框架298

(三)我国台湾地区“促参法”鼓励民间参与的优惠措施300

(四)我国台湾地区PPP模式的实践经验301

三、以多元利益均衡为核心的PPP立法的基本结构302

(一)PPP模式利益关系调适的立法宗旨302

(二)PPP模式利益关系协调的制度建设304

(三)PPP模式利益均衡的立法完善310

四、PPP基本法的立法思路与原则312

(一)PPP模式的立法选择312

(二)我国PPP模式既有立法资源的整理314

(三)PPP基本法的立法方向318

(四)PPP模式基本法的立法原则321

附录 PPP模式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目录327

参考书目331

病中书事(代后记)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