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素养及其要素模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知识素养及其要素模型](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570242.jpg)
- 尹文生,吴蔚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803587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2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素养及其要素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本概念1
1.1 有关能力的概念1
1.1.1 能力、本能、智能、技能和知识1
1.1.2 “能力”外延的变化5
1.1.3 能力的评价7
1.1.4 能力素质模型8
1.1.5 显式能力、隐式能力和潜在能力9
1.1.6 能力的表现——活动11
1.2 有关素养和素质的概念12
1.3 英文关于能力、素养词汇的使用13
1.3.1 直接选词14
1.3.2 汉语和英语的造词特性15
1.3.3 发达国家关于素养的定义15
1.4 有关术语的约定17
1.5 本章小结18
第2章 素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9
2.1 专业素养(学科素养)19
2.1.1 数学素养19
2.1.2 科学素养21
2.1.3 人文素养22
2.2 PISA23
2.3 素养的基本特征24
2.3.1 实践性和模糊性24
2.3.2 技能性和知识性25
2.3.3 本能性和知能性25
2.3.4 人文社会性26
2.3.5 环境相关性26
2.3.6 学习性、过程性和累积性27
2.3.7 悟性和灵感27
2.3.8 相通性28
2.4 素养的分类29
2.4.1 基于应用领域的分类29
2.4.2 基于内涵的分类29
2.4.3 基于作用的分类29
2.4.4 基于作用方式的分类30
2.5 本章小结30
第3章 素养的要素内涵31
3.1 素养的要素分析31
3.2 多范畴模型32
3.3 两部分模型33
3.4 三维测量模型33
3.5 多层模型34
3.6 类数学模型35
3.7 本章小结36
第4章 核心素养37
4.1 DeSeCo项目37
4.1.1 注重比较教育系统质量阶段37
4.1.2 注重个体社会生存能力阶段38
4.1.3 项目的设定39
4.2 核心素养的主要特征39
4.3 总体概念参照框架40
4.4 核心素养的要素模型40
4.5 我国的核心素养41
4.6 本章小结42
第5章 知识素养43
5.1 素养及其要素的集合表示43
5.1.1 素养的要素集合表示43
5.1.2 素养的专业素养集合表示44
5.1.3 素养的广义集合表示45
5.1.4 素养的共性集合45
5.2 知识素养和各种素养的关系47
5.2.1 广义知识素养47
5.2.2 上下位关系树48
5.3 知识素养的内涵49
5.4 本章小结50
第6章 素养的要素模型51
6.1 层次化要素模型51
6.2 基础层要素52
6.3 意识层要素53
6.4 表现层要素53
6.5 目标层要素54
6.6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54
6.7 本章小结55
第7章 健康体育素养和其他专业素养56
7.1 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的定义和内涵56
7.1.1 健康素养的定义和内涵56
7.1.2 体育素养的定义和内涵57
7.2 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的要素模型58
7.2.1 健康素养的要素模型58
7.2.2 体育素养的要素模型58
7.3 健康体育素养的层次化要素模型59
7.3.1 健康体育素养的定义和内涵59
7.3.2 层次化要素模型60
7.4 其他专业素养61
7.5 本章小结62
第8章 知识表示和知识网络63
8.1 知识表示标准模型63
8.2 知识表示标准模型的核心任务65
8.3 语义网络67
8.4 知识网络68
8.5 知识元件、知识组件和知识片段70
8.6 元知识网络71
8.7 知识素养正确性的说明72
8.8 本章小结73
第9章 语言文字组件的知识特性74
9.1 语言和文字74
9.1.1 语言和文字的知识描述作用74
9.1.2 语言和文字的基本特征75
9.1.3 语言和文字的发展78
9.2 语言文字的发展趋势84
9.3 语言文字的语法和词汇86
9.3.1 语法86
9.3.2 造词法87
9.4 本章小结92
第10章 本能和知能93
10.1 本能行为和知能行为的本质93
10.2 动力定型95
10.3 记忆96
10.3.1 有关记忆的观点97
10.3.2 记忆现象和原理的分析99
10.3.3 增强记忆的基本方法103
10.4 悟性和灵感104
10.5 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技术106
10.6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108
10.7 本章小结109
第11章 知识素养的培养和表现110
11.1 模型运行的驱动力110
11.2 自上而下的知识素养培养过程111
11.3 自下而上的知识素养表现过程112
11.4 知识活动的层次性113
11.5 劳动、生活和体育对素养的培养作用115
11.6 本章小结116
参考文献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