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圆柱绕流 1 基础 翻译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塞尔维亚)M.M.斯特兰科维奇著;马文勇,刘福军,刘庆宽,胡波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8665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流体动力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圆柱绕流 1 基础 翻译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本概念1
1.1扰流区域1
1.2扰流区域中的转捩2
1.3控制和影响参数3
1.4无扰动流形态4
1.5层流L4
1.6尾流转捩TrW7
1.7剪切层转捩TrSL或者亚临界状态7
1.8边界层转捩TrBL或者临界状态9
1.9完全发展的湍流状态T10
1.10流体动力的变化10
第2章 定常层流尾流13
2.1蠕动流13
2.2蠕动流中的圆柱风压分布14
2.3蠕动流中的黏性阻力15
2.4分离的形成与发展16
2.5 L2流域的风压分布17
2.6封闭近尾流的流体结构18
2.7尾流的几何形状19
2.8近尾流区域外的速度场21
第3章 周期层流23
3.1封闭近尾流的不稳定性23
3.2不稳定尾迹的激发和抑制24
3.3尾迹卷起的早期形态26
3.4卡门涡街27
3.5涡街的展向结构30
3.6周期尾流速度的波动特性33
3.7旋涡强度37
3.8尾流旋涡的排列40
3.9旋涡脱落频率;斯托罗哈数43
3.10 St-Re关系的争议44
3.11通用的St-Re关系45
3.12旋涡脱落模式间的相互作用47
3.13压力、摩擦力和阻力49
3.14远尾流中的第二涡街52
3.15 第二涡街的跨向结构54
第4章 尾迹转捩状态56
4.1下游和上游尾迹转捩56
4.2层流涡线的扭曲-“手指”56
4.3低频不规则性58
4.4旋涡脱落频率变化58
4.5两种涡脱落模式59
4.6两种涡脱落模式的叠加60
4.7旋涡到湍流的转捩62
4.8压强、表面摩擦力、分离和阻力63
4.9抑制转捩66
第5章 剪切层转捩67
5.1 TrSL1或者低亚临界区67
5.2 TrSL2或者中亚临界区71
5.3 TrSI3或上亚临界区79
5.4远尾流99
第6章 边界层转捩115
6.1转捩与分离的耦合115
6.2平均压力分布的变化116
6.3边界层的发展118
6.4预临界或TrBL0区域119
6.5单分离泡或TrBL1区域122
6.6两分离泡或TrBL2区域125
6.7超临界或TrBL3区域127
6.8平均压力和阻力系数128
6.9后临界或TrBL4区域131
6.10平均和脉动风压134
6.11平均和脉动力136
6.12表面摩擦力138
6.13分离和再附139
6.14逆向压力恢复140
第7章 全湍流状态143
7.1预备知识和T1流域143
7.2扰动流动中的三维圆柱143
7.3极限或者T2流域(Re→∞)145
A.参考文献147
书籍(B)149
综述(R)150
期刊论文(J)153
会议论文、报告等(P)175
第8章 N-S方程的解183
8.1 Navier-Stokes方程183
8.2 Hele-Shaw流动184
8.3 Oseen近似方程186
8.4 Lamb解的渐进特性187
8.5 Oseen近似的周期性解190
8.6 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解192
8.7 Navier-Stokes方程的计算解196
8.8定常流动数值计算196
8.9“模拟的”定常流动198
8.10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200
8.11 Oseen近似应用于尾迹远场203
第9章 边界层近似205
9.1 Prandtl的薄边界层概念205
9.2 Von Mises变换206
9.3 Hiemenz解209
9.4 Thom的近似方法211
9.5 Bairstow的计算方法212
9.6进一步的计算213
9.7 Schlichting的远尾迹理论213
第10章 自由流线模型215
10.1由间断面围成的死水区215
10.2自由流线理论215
10.3 Brodetsky的近似变换216
10.4分离点的变化217
10.5基准压力的修正218
10.6自由流线速度变化220
10.7 Mimura对测量压力的近似221
10.8空化223
10.9 Parkinson和Jandali的尾源模型224
10.10 Kiya和Arie尾源汇模型226
10.11自由流线和边界层的耦合228
10.12黏性趋于零时的流动229
10.13湍流扩散的模拟231
第11章 涡模型及其稳定性233
11.1无黏涡模型233
11.2点涡的黏性扩散234
11.3任意初始速度剖面236
11.4涡量扩散的通解239
11.5点涡对241
11.6点涡列243
11.7双列点涡244
11.8半无限长点涡街246
11.9 Karman的稳定性准则246
11.10点涡街的不稳定248
11.11黏性涡街的不稳定性250
11.12绝对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252
11.13 Hooker的部分黏性涡街253
11.14涡耗散效应256
第12章 涡街模型257
12.1涡街的结构257
12.2涡街的卷曲257
12.3单涡面的离散涡模拟259
12.4两个涡面的离散涡模拟261
12.5涡量的明显损失263
12.6 Gerrard的离散涡面模型265
12.7离散涡的进一步模拟266
12.8 Sarpkaya的离散涡模型269
第13章 其他模型272
13.1引言272
13.2通用斯托罗哈数272
13.3 Shaw的声学模型278
13.4 Birkhoff的涡街模型279
13.5 Ackeret的温度恢复理论280
13.6涡街中的动量平衡283
13.7 Kronauer的最小阻力模型285
B.参考文献289
书籍(B)289
综述(R)291
期刊论文(J)294
会议论文、报告等(P)316
第14章 自由流湍流321
14.1简介321
14.2自由流湍流相互作用321
14.3 TrW或尾流转捩322
14.4 TrSL或自由剪切层转捩323
14.5 TrSL2或扰动敏感流域324
14.6 TrSL3或上亚临界流域328
14.7湍流等级的泰勒数329
14.8 TrBL或边界层转捩331
14.9湍流流域337
14.10自由流湍流畸变338
第15章 非均匀自由流341
15.1简介341
15.2线性剪切流341
15.3剪切流与柱体的两种位置关系342
15.4跨过圆柱的线性剪切流342
15.5沿柱体展向剪切流359
15.6理论模型360
15.7“胞状”旋涡脱落361
15.8端部涡胞362
15.9带有通气孔的端板363
15.10旋涡形成区二次流364
15.11剪切流中的边界层转捩367
第16章 可压缩流369
16.1简介369
16.2压缩效应369
16.3流域分类371
16.4雷诺数影响377
16.5自由端影响380
16.6高超声速流382
16.7温度恢复383
16.8自由分子流385
第17章 热传导387
17.1简介387
17.2理论背景387
17.3自由对流388
17.4强迫对流390
17.5自由流湍流影响403
17.6流向反旋旋涡406
17.7其他干扰影响414
第18章 气动噪声418
18.1历史概况418
18.2风吹声419
18.3旋涡脱落引发风吹声420
18.4 Lighthill空气动力噪声理论422
18.5量纲分析423
18.6气动噪声强度424
18.7雷诺数的影响426
18.8圆柱振荡433
第19章 空化现象441
19.1简介441
19.2空化数441
19.3初期空化442
19.4空化发展444
19.5空化柱体作用力445
19.6斯托罗哈数450
第20章 非牛顿流452
20.1简介452
20.2层流流态452
20.3剪切层转捩,TrSL流态457
20.4分离位置处转捩,TrBL0流域459
C.参考文献462
书籍(B)462
综述(R)463
期刊论文(J)466
会议论文、报告等(P)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