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发展研究
  • 邓草心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6824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1

1.1.1 选题的缘由2

1.1.2 选题的意义5

1.2 文献综述7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7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13

1.2.3 文献评析19

1.3 研究方法22

1.3.1 文献研究法23

1.3.2 比较分析法23

1.3.3 访谈调查法23

1.3.4 案例分析法24

2 学习型区域的内涵及其标准25

2.1 学习型区域的概念25

2.1.1 学习26

2.1.2 学习型经济28

2.1.3 区域发展30

2.1.4 学习型区域33

2.2 学习型区域的本质——创新37

2.2.1 学习型区域是因创新需求而存在的发展模式38

2.2.2 学习型区域内公共及私有部门合作促成了创新41

2.2.3 学习型区域内人和组织的愿景以创新为宗旨45

2.2.4 学习型区域内部及与全球之间互动促成创新46

2.2.5 学习型区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50

2.3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的关系53

2.3.1 高校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演进54

2.3.2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政策62

2.3.3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创新73

2.4 学习型区域的标准85

2.4.1 主体标准86

2.4.2 战略标准89

2.4.3 制度标准93

2.4.4 文化标准96

3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100

3.1 高校与政府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100

3.1.1 主体方面,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强化101

3.1.2 战略方面,区域增长极的作用日趋显现103

3.1.3 制度方面,各种政策设计鼓励区域创新107

3.1.4 文化方面,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奠定创新文化基础110

3.2 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112

3.2.1 主体方面,高科技企业不断升级和集聚112

3.2.2 战略方面,重点领域校企优势互补取得长足发展115

3.2.3 制度方面,区域内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收获成效117

3.2.4 文化方面,高校创新文化培育了企业创新精神118

3.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120

3.3.1 主体方面,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的知识创新体系基本形成121

3.3.2 战略方面,知识创新体系通过培育经济增长点取得了效益123

3.3.3 制度方面,知识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为创新提供了保证124

3.3.4 文化方面,强调了创新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建构126

4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128

4.1 高校与政府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128

4.1.1 主体方面,高校与政府创新支撑体系失效问题显著129

4.1.2 战略方面,政府指令型办学消极影响亟待消除132

4.1.3 制度方面,政府职能对高校知识创新活动缺乏合适的定位136

4.1.4 文化方面,官本位和急功近利思想制约政策创新文化的营造143

4.2 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148

4.2.1 主体方面,高校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失效问题显著148

4.2.2 战略方面,研发以及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154

4.2.3 制度方面,保障高校与企业长期有效合作的机制较为缺乏161

4.2.4 文化方面,科研功利化等错误导向妨碍技术创新文化的营造167

4.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171

4.3.1 主体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体系失效问题显著171

4.3.2 战略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资源分散问题突出174

4.3.3 制度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制度弊端明显179

4.3.4 文化方面,学风浮躁和学术失范问题仍较为严重182

5 欧盟创建“学习型区域”的经验185

5.1 主体方面,欧盟联合共建一流的科研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185

5.1.1 参照MIT模式建设欧洲技术研究院185

5.1.2 启动科研服务网络工程186

5.2 战略方面,欧盟致力于科技联合以强化研究与创新的有机联系188

5.2.1 科技发展规划的第六框架计划和实现路径188

5.2.2 2001年欧盟科学研究基准评价指标情况189

5.2.3 技术创新政策及其实现目标198

5.2.4 欧盟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和作用201

5.3 制度方面,欧盟以促进研发为中心设计创新制度体系204

5.3.1 欧盟创新政策2010年新文件及其实施方向204

5.3.2 创新制度优先保障研究与开发205

5.4 文化方面,欧盟着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207

5.4.1 改进教育与培训,鼓励人才流动207

5.4.2 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管理文化的塑造208

6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对策209

6.1 高校与政府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209

6.1.1 主体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并加强高校办学自主209

6.1.2 战略方面,以增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为中心建设高水平大学212

6.1.3 制度方面,充分运用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强化高校知识创新214

6.1.4 文化方面,努力营造尊师重教、鼓励创新的先进文化216

6.2 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218

6.2.1 主体方面,建立高校与企业知识、技术创新紧密合作平台219

6.2.2 战略方面,积极促进高校带动企业技术创新220

6.2.3 制度方面,推动高校知识成果转化为企业应用技术和产品224

6.2.4 文化方面,将高校职能文化与技术创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225

6.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227

6.3.1 主体方面,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互补统一的知识创新平台228

6.3.2 战略方面,优化配置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资源230

6.3.3 制度方面,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体系运行制度232

6.3.4 文化方面,营造知识创新体系尊重人才、知识的创新文化234

7 高校引领下创建学习型区域的实践——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个案236

7.1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备创建“学习型区域”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237

7.1.1 主体方面,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237

7.1.2 战略方面,成功打造了“武汉·中国光谷”品牌245

7.1.3 制度方面,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营造创新环境250

7.1.4 文化方面,“光谷文化”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郁252

7.2 创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型区域”存在的障碍254

7.2.1 主体方面,创新主体结构不尽合理254

7.2.2 战略方面,高校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仍然乏力256

7.2.3 制度方面,制度不健全影响了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259

7.2.4 文化方面,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有待加强261

7.3 创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型区域”的改革策略262

7.3.1 主体方面,依托高校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263

7.3.2 战略方面,通过高校科研优势引领高科技产业融合发展264

7.3.3 制度方面,以促进创新为中心目标设计保障机制267

7.3.4 文化方面,营造高校引领下各主体合作创新的良好氛围270

结语271

参考文献274

后记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