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入门70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入门70问
  • 林政宏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5411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4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54页
  • 主题词:中医学-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入门70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古代庸医与现代庸医有什么不同?1

2.庸医也可能医活人,良医也可能医死人,那么庸医与良医究竟有什么区别?3

3.有些人喜欢求神问卜,靠庙祝解签开药方,有的听说还很灵,这是什么原因呢?5

4.有一部分人听说中医有很多骗术,因而不相信中医,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相信这些“骗术”呢?6

5.听说气功可以治病,这是真的吗?8

6.有人认为,中药配伍时,用药越少则疗效越好;有人则认为,用药越多则疗效越好。哪种看法才正确呢?10

7.现今的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生应当如何回答病人的问题呢?12

8.扁鹊兄弟三人,哪一位医术最高?13

9.在临床上,为什么有时候用药对症,但病情依然没有改善?14

10.有人连续几年贴敷“三伏贴”却不见疗效,这是什么原因呢?17

11.我们应当如何选择好的中医师?18

12.中药材与中成药的药效有什么区别?20

13.用药的秘诀,必须使邪气有出路,这是什么道理?21

14.中医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调养,因此是否可以长期服同一种中药呢?22

15.药不对症,将会导致气血逆乱,这是什么原因呢?24

16.有人患青春痘,服用中药治疗,初期似乎有效,但一段时间后却更为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25

17.服用过量的苦寒药来治疗热证,会出现什么副作用?27

18.中医的疗效是否比较缓慢?28

19.中医的治疗方式是否要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呢?29

20.听说中医治疗某些病时疗效也很快,这是真的吗?33

21.每个人的体质都不相同,中医治病自然也有难易与缓快的分别,可以详细说明吗?35

22.每个人的体质都不相同,用补药来调养时,有什么学问呢?38

23.听说中药材的品质差异很大,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影响疗效?39

24.既然中药材的品质差异这么大,是不是一定要用名贵药材才好呢?40

25.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劳伤阳虚、外感风寒、温病都会引起发热,可以详细说明吗?42

26.只要药物配伍得宜,不一定要用名贵药材,那么名贵药材还有什么价值呢?43

27.中医用药就如同用兵,有时从正面攻击,有时从侧面突击,这是什么道理?44

28.擒贼先擒王,治病要治本,但病之标又不能不治,真伤脑筋啊!47

29.听说有些人“虚不受补”,那么,还有什么灵药仙丹可以挽救呢?48

30.古代良医每当遇到棘手的病证时,对于虚实真假的判断,有什么高招吗?51

31.听说中药可以延年益寿,但古人也说“是药三分毒”,只要饮食营养,适当运动,起居正常,不是可以不吃药吗?53

32.服用中药有什么禁忌,可以同时服用西药,或喝茶、咖啡吗?55

33.中药要配伍得好,药引十分重要,能不能详细说明药引的作用?56

34.如果配伍中药而不懂得药引,会有什么影响?57

35.什么是君、臣、佐、使药的配伍原则?58

36.古人在用药制方时,究竟存着什么样的心态?61

37.有些人昼夜颠倒,工作压力大,很少有休息的时间,这类人可以使用中药来调养吗?62

38.感冒能不能吃人参?63

39.孕妇能不能吃薏苡仁?64

40.经常容易感冒的人,有什么高招来调养呢?65

41.中医之学,博大精深,我们应当如何学习中医?67

42.为什么中医的医术包括医理与医意?69

43.学中医为何一定要学《伤寒论》呢?有人不学伤寒论,不是也能学好中医吗?70

44.《伤寒论》这么重要,到底对学医者有什么贡献呢?71

45.学习中医,最重要的是明白医理,而不是急着学习如何用药开方,是这样吗?73

46.想要学好中医,有没有捷径呢?75

47.古人学中医的方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呢?76

48.一般人学中医,可以学到什么阶段?77

49.中医理论和临床用药,哪项比较难学?79

50.针对治疗疾病的医术来说,临床经验与中医理论,哪一项比较重要呢?81

51.学习中医,既然理论要与经验结合,那一般人应如何积累经验呢?82

52.阴阳学说听起来很抽象,究竟对中医诊断有什么帮助呢?83

53.应当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来治疗疾病?85

54.五行学说的理论是以木、火、土、金、水对应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为什么也能用来治疗疾病呢?87

55.如何运用五行学说来看病,可以举临床实例来说明吗?89

56.如何应用藏象学说来治疗疾病呢?91

57.可否再详细说明五脏六腑与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呢?93

58.在治疗疾病时,藏象学说会有什么帮助呢?96

59.药物之间能相互克制生化,学问颇深,能不能透露一点用药配伍的玄机?97

60.如何运用病因学说来治疗疾病?99

61.现代人经常患肝气郁结,治疗肝气郁结有什么窍门?102

62.可以谈谈治疗肝病的原则吗?103

63.有余之火或虚火皆会引起肝气病,这是怎么一回事?104

64.肝气与五脏病变有什么关系呢?106

65.中医问诊有“问两便”一项,由排便的类型也可以用来诊断病情,那么燥屎与宿食有什么不同?108

66.中风的主要病因是什么?109

67.中风的患者,可以服用补阳还五汤吗?111

68.洗肾患者可以服用中药吗?114

69.实热证会传变成虚热证,阴寒证也会传变成阳虚证,这是什么原因呢?115

70.为什么人体内的阴液亏虚到一定程度时,反而会出现类似阳气亏虚的证候呢?117

71.为什么人体内的阳气亏虚到一定程度时,反而会出现类似阴液亏虚的证候呢?117

72.气病与血病,哪一种难以痊愈?118

73.和解法可以用来治疗病情比较复杂或表里俱病的证候,这是什么道理呢?119

74.当发热严重时,反而会出现四肢冰冷的寒象,可以举例说明吗?120

75.表证易治,里证难医,而表里俱病则更难医,治疗表里俱病有什么学问呢?123

76.眼疾除了与肝有关之外,外感邪气也是病因之一,可以详细说明吗?125

77.健脾利湿药具有很大的副作用,一般人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126

78.台湾与大陆的用药配伍有什么不同?128

小贴士:由舌诊看毛病1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