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608748.jpg)
- 张详浩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2479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诗经》、《尚书》、《易经》中的思想教育理论4
第一节《诗经》中的教化思想5
第二节《尚书》的教化思想7
一、《商书》的教化思想7
二、《周书》的教化思想9
第三节《周易》的教化思想11
第二章 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14
第一节 孔子15
一、教为刑先15
二、富而后教16
三、有教无类18
四、仁教19
五、礼教21
六、惠民之教22
七、信命之教23
八、思想教育方法25
第二节《大学》、《中庸》和《学记》28
一、《大学》28
二、《中庸》31
三、《学记》34
第三节 孟子37
一、善教者得民心37
二、人皆可以为尧舜38
三、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39
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41
五、“教亦多术”42
第四节 荀子46
一、不教无以理民性46
二、涂之人可以为禹47
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49
四、不教而诛,则繁刑而邪不胜50
五、礼乐之统,管乎人心52
六、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53
七、思想教育方法54
第三章 先秦墨家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58
墨子59
一、有道者劝以教人59
二、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60
三、古者圣王节于身而诲于民62
四、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63
五、教育方法65
第四章 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68
第一节 老子69
一、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69
二、柔弱胜刚强70
三、我无为而民自化71
第二节 庄子73
一、教不违性73
二、君子无辩74
三、对儒家思想教育的批判76
四、思想教育方法77
第五章 先秦法家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80
第一节 商鞅81
一、一教则下听上81
二、以耕战为教82
三、明于公私之教83
第二节 韩非85
一、教天下必因人情85
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6
三、审于公私之分88
四、教以功用为的彀89
第三节《管子》90
一、仓廪实而知礼节90
二、章道以教,明法以期91
三、毋以私好害公正93
四、弟子守则94
第六章 先秦杂家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96
《吕氏春秋》97
一、利莫大于教97
二、教莫重于忠孝98
三、贵公去私99
四、为师之道100
第七章 汉初黄老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103
第一节 贾谊104
一、教者政之本104
二、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105
三、民者万世之本107
第二节《淮南子》108
一、教可成善108
二、教必因性109
三、行不言之教111
第八章 两汉官方儒学的思想教育理论113
第一节 董仲舒114
一、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114
二、性待教而后善115
三、立太学以教士117
四、纲常伦理,王者所当修饬118
五、贵义贱利,以照耀其所暗119
六、天灾怪异,不可不畏121
第二节《白虎通》122
一、教可化民122
二、三教相救124
三、立学校以教125
第九章 两汉非官方儒学的思想教育理论127
第一节 王充128
一、善亦在教,不独在性128
二、德教重于刑罚129
三、实虚之分定,纯诚之化孳131
四、造难孔子,何伤于义133
第二节 王符135
一、人君之治,莫美于教,莫神于化135
二、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辩为末136
三、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138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玄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140
第一节 王弼141
一、不言之教141
二、崇本息末之教143
第二节 嵇康144
一、对仁义之教的批判144
二、明哲保身的家教145
第三节 郭象147
一、教学无益论147
二、安命是本148
第四节《列子》150
一、力不胜命150
二、纵欲乐生151
三、教育方法152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儒家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155
第一节 傅玄156
一、贵教重学156
二、立大本,教仁信157
第二节 葛洪159
一、训诲所以移蒙蔽159
二、尊隐以阐弘风化160
三、对无行之士的批判162
第三节 颜之推163
一、家庭教育163
二、社会教育165
三、教以成德,学以成才166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宗教思想教育理论169
第一节 道安170
一、如来兴世,以本无宏教170
二、世尊立教,其法有三171
第二节 慧远173
一、佛教名教出处诚异,终期则同173
二、形灭神不灭174
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75
第三节 竺道生177
一、一阐提可以成佛177
二、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178
第十三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宗教思想教育理论180
第一节《太平经》181
一、兴善戒恶,事合天心181
二、不肯教人,其罪不除183
三、师弟子之道185
第二节 陶弘景186
一、养生之教186
二、修道成仙之教188
三、从师学道之要189
第三节 寇谦之190
一、神道设教190
二、道民教育192
第十四章 隋唐儒家的思想教育理论194
第一节 王通195
一、仁义是教之本195
二、三教归一196
第二节 韩愈198
一、教以移俗198
二、周孔之道,为教易行199
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201
第三节 柳宗元202
一、圣人所以教天下曰仁义202
二、释儒不异教203
三、不师何以成205
第十五章 隋唐佛教的宗教思想教育理论207
第一节 天台宗208
一、教以止观,开蒙冥而进道208
二、五时八教209
第二节 唯识宗211
一、转依成佛211
二、三时教212
第三节 华严宗214
一、十重玄门214
二、五教十宗215
三、教育方法216
第四节 禅宗218
一、顿悟成佛218
二、以心传心219
第十六章 宋元明清理学的思想教育理论221
第一节 司马光222
一、以史为教,嘉善戒恶222
二、风化清浊之原,在于选士制度224
三、修学校之法225
四、教子俭以养德227
第二节 张载228
一、变化气质228
二、订顽与砭愚230
三、教育方法231
第三节 二程233
一、“生民之道,以教为本”233
二、学善在教,明道在教234
三、存天理,灭人欲236
四、师道理论237
五、教育方法239
第四节 朱熹240
一、教有定本240
二、小学教以事242
三、大学教以理243
四、教学方法245
五、读书方法247
第五节 许衡250
一、教在明伦250
二、大小学之义252
三、教育方法253
第六节 王廷相255
一、教可成性、教可成才255
二、师生之道256
三、对当世教育的批评258
第七节 顾炎武259
一、教以人事之学,不教心性之说259
二、对当世士风的批评261
三、对生员制度的批判262
第八节 王夫之264
一、教以成性264
二、教必有类265
三、天理即在人欲中267
四、教育方法268
第十七章 宋代功利派的思想教育理论272
第一节 李觏273
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73
二、立人以善,成善在教275
三、礼者世教之主276
四、教之本在师278
第二节 王安石279
一、教之之道279
二、变革之道281
三、为师之道282
第三节 陈亮284
一、教不违性284
二、教以成人之道,不教以醇儒自律286
第四节 叶适287
一、所用在于所养287
二、所教必有所用,所用必有所教289
三、整顿学校之道290
第十八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心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293
第一节 陆九渊294
一、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294
二、学当有师296
三、教育方法297
第二节 王守仁299
一、以明伦为宗旨299
二、童蒙教育300
三、家庭教育302
四、学校教育303
五、社会教育305
六、教育方法306
第三节 黄宗羲312
一、民主启蒙思想312
二、学校建设313
三、为师之道315
第十九章 清代实学派的思想教育理论318
第一节 颜元319
一、教以习行为重319
二、教以动不教以静321
三、教以实不教以虚322
四、教以儒不教以文324
第二节 李塨325
一、教必不言性天325
二、小学教育326
三、大学教育328
后记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