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计算机网络](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4637173.jpg)
- 沈鑫剡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2585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185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网络概述1
1.1.1 互联网结构1
1.1.2 基本术语2
1.2 Internet结构和标准化工作4
1.2.1 Internet结构4
1.2.2 网络标准化工作6
1.3 网络发展过程6
1.3.1 从ARPA网络到Internet6
1.3.2 从低速网络到高速网络7
1.3.3 从数据网络到统一网络8
1.4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0
1.4.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0
1.4.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0
1.5 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21
1.5.1 网络分层的必要性21
1.5.2 OSI体系结构24
1.5.3 TCP/IP体系结构27
1.5.4 OSI和TCP/IP体系结构比较28
1.5.5 服务和协议之间的关系29
1.5.6 TCP/IP体系结构数据封装过程30
习题131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35
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35
2.1.1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35
2.1.2 通信方式36
2.1.3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36
2.2 传输媒体38
2.2.1 同轴电缆38
2.2.2 双绞线39
2.2.3 光纤40
2.3 信号调制技术42
2.3.1 振幅键控调制技术43
2.3.2 移频键控调制技术44
2.3.3 移相键控调制技术44
2.3.4 正交幅度调制技术44
2.4 复用技术46
2.4.1 频分复用技术47
2.4.2 时分复用技术47
2.4.3 波分复用技术49
2.4.4 码分复用技术50
2.5 差错控制技术52
2.5.1 数据检错和纠错52
2.5.2 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技术56
2.5.3 端到端差错控制技术67
2.6 拥塞控制技术69
2.6.1 网络拥塞现象69
2.6.2 拥塞控制技术分类和评价标准70
2.6.3 基于反馈的拥塞控制技术72
习题274
第3章 局域网77
3.1 局域网拓扑结构77
3.2 以太网79
3.2.1 以太网体系结构79
3.2.2 总线形以太网79
3.2.3 透明网桥与冲突域分割92
3.2.4 生成树协议100
3.2.5 以太网交换机与交换式以太网106
3.2.6 以太网标准116
3.3 令牌环网117
3.3.1 令牌环网物理结构117
3.3.2 令牌环网帧结构118
3.3.3 令牌环网工作机制119
3.3.4 源路由网桥与源路由算法120
习题3124
第4章 无线局域网129
4.1 无线局域网概述129
4.1.1 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129
4.1.2 无线电传输130
4.1.3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132
4.1.4 无线局域网标准133
4.2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134
4.2.1 扩频技术134
4.2.2 802.11 FHSS135
4.2.3 802.11 DSSS137
4.2.4 802.11b139
4.2.5 802.11a141
4.2.6 802.11g142
4.3 无线局域网MAC层143
4.3.1 MAC帧结构144
4.3.2 差错控制和寻址过程144
4.3.3 DCF146
4.3.4 PCF153
4.3.5 帧间间隔153
4.4 无线局域网工作过程154
4.5 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过程157
4.5.1 同一BSS内的终端之间数据传输过程157
4.5.2 不同BSS的终端之间数据传输过程158
4.5.3 MAC层漫游过程159
习题4161
第5章 IP和网络互连165
5.1 网络互连165
5.2 网际协议171
5.2.1 IP地址分类171
5.2.2 IP地址分层分类的原因和缺陷173
5.2.3 无分类编址176
5.2.4 IP分组格式183
5.3 路由协议建立路由表过程186
5.3.1 IP分组传输过程186
5.3.2 配置静态路由表188
5.3.3 路由协议分类190
5.3.4 RIP建立路由表过程191
5.3.5 OSPF建立路由表过程199
5.3.6 BGP和分层路由结构212
5.4 IP over以太网216
5.4.1 ARP和地址解析过程216
5.4.2 三层交换218
5.5 网络地址转换226
5.6 IP组播230
5.6.1 组播的基本概念230
5.6.2 广播树建立过程231
5.6.3 Internet组管理协议234
5.6.4 剪枝235
5.6.5 组播IP分组的传输过程237
5.6.6 PIM-SM建立组播树过程240
5.7 移动IP243
5.7.1 互联网络结构243
5.7.2 正常通信过程243
5.7.3 移动IP工作原理244
5.7.4 数据传输过程247
5.8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249
习题5250
第6章 IPv6259
6.1 IPv4的缺陷259
6.2 IPv6首部结构261
6.2.1 IPv6基本首部261
6.2.2 IPv6扩展首部262
6.3 IPv6地址结构265
6.3.1 IPv6地址表示方式265
6.3.2 IPv6地址分类266
6.4 IPv6操作过程270
6.4.1 邻站发现协议271
6.4.2 路由器建立路由表过程274
6.5 IPv6 over以太网275
6.6 IPv6网络和IPv4网络互连278
6.6.1 双协议栈技术279
6.6.2 隧道技术280
6.6.3 网络地址和协议转换技术281
习题6288
第7章 PPP与Internet接入291
7.1 Internet接入过程291
7.2 点对点协议292
7.2.1 PPP基本链路层功能293
7.2.2 PPP接入控制过程294
7.3 拨号接入技术296
7.3.1 拨号接入网络结构296
7.3.2 PSTN和点对点语音信道建立过程296
7.3.3 成功接入后的拨号接入网络配置303
7.3.4 用户终端访问Internet过程304
7.3.5 远程用户接入设备的作用304
7.4 以太网接入技术305
习题7310
第8章 传输层311
8.1 传输层端口的概念312
8.2 用户数据报协议313
8.3 传输控制协议315
8.3.1 TCP的主要特点315
8.3.2 TCP报文格式315
8.3.3 流量控制过程317
8.3.4 序号和窗口字段分析318
8.3.5 TCP差错控制机制319
8.3.6 TCP拥塞控制机制323
8.3.7 TCP连接管理326
8.3.8 TCP与RED327
习题8329
第9章 应用层333
9.1 网络应用模型333
9.1.1 客户/服务器模型333
9.1.2 P2P模型334
9.2 域名系统335
9.2.1 域名结构336
9.2.2 域名解析过程336
9.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339
9.3.1 无中继配置过程340
9.3.2 中继配置过程341
9.4 HTTP和WWW343
9.5 电子邮件347
9.5.1 电子邮件传输过程347
9.5.2 电子邮件信息格式349
9.6 文件传输协议352
习题9353
附录A 部分习题答案355
附录B 英文缩写词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