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与新材料的应用及质量检验实务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与新材料的应用及质量检验实务全书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647112.jpg)
- 赵长存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13323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与新材料的应用及质量检验实务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3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油墨基础知识3
第一节 油墨简史3
第二节 现代印刷4
一、印刷分类5
二、印刷机原理6
三、印刷的展望8
第三节 现代印刷油墨9
一、油墨的概念9
二、油墨的分类命名10
三、油墨制造的展望11
第二章 油墨色彩14
第一节 油墨色彩学14
一、光和颜色的关系14
二、承印物上的颜色表现18
三、颜色的分类和特性26
四、颜色的表达方法28
第二节 油墨呈色调配学34
一、油墨配色的目的与要求34
二、油墨的标准色36
三、油墨的配色原理36
四、常用经验配色方法44
五、计算机配色系统47
六、专色油墨的调配52
第三节 油墨印刷的性能和要求56
一、三原色油墨的性能56
二、彩色印刷品对油墨的要求62
三、油墨印刷过程的要求64
第三章 油墨生产用连结料66
第一节 概 述66
一、连结料的功用66
二、连结料的基本性能66
三、连结料的类型70
第二节 植物油72
一、植物油的分类73
二、植物油的组成和结构74
三、几种重要的植物油80
四、植物油的精制86
第三节 树脂88
一、油墨用树脂的性质及分类88
二、天然树脂92
三、天然树脂的改性99
四、合成树脂112
第四节 矿油与溶剂188
一、溶解和溶解力189
二、矿油191
三、有机溶剂193
第五节 辅助剂197
一、连结料的重要辅助材料198
二、油墨助剂200
第六节 连结料的炼制208
一、油型连结料的炼制208
二、树脂型连结料的炼制214
三、溶剂型连结料的制造217
四、水型连结料的制造217
第四章 油墨生产用颜料219
第一节 概述219
一、染料与颜料219
二、颜料的分类和命名220
三、油墨对颜料的特殊要求222
四、颜料的生产条件及物理形态对产品性能的影响224
第二节 偶氮颜料225
一、重氮化反应225
二、偶合反应230
三、偶氮颜料的互变异构234
四、油墨中常用的品种236
五、缩合偶氮颜料259
六、苯并咪唑酮偶氮颜料260
第三节 酞菁颜料269
一、酞菁的结构特点270
二、粗制铜酞菁的合成方法271
三、酞菁蓝颜料的制造275
四、酞菁绿颜料的制造282
第四节 色淀颜料283
一、偶氮色淀颜料284
二、酞菁色淀颜料300
三、碱性色淀颜料302
四、其它类型的色淀颜料309
第五节 其它有机颜料314
一、高级杂环颜料314
二、还原颜料318
第六节 无机颜料318
一、铁蓝319
二、白色颜料325
三、炭黑328
第七节 填充料332
一、填充料的分类与特点332
二、填充料的制造333
第八节 生产原料的质量控制与测定339
一、无机原料339
二、有机原料345
第五章 油墨生产设备351
第一节 搅和设备351
一、行星式搅拌机351
二、蝶形桨搅拌机353
三、高速叶轮搅拌机355
四、高速叶轮搅拌机与蝶形桨搅拌机的组合359
第二节 三辊机360
一、三辊机的结构361
二、三辊机的供料装置364
三、三辊机的研磨作用365
四、与使用三辊机有关的一些问题368
第三节 球磨设备371
一、卧式球磨机372
二、立式球磨机376
三、砂磨机378
第四节 捏和机382
一、干粉捏和383
二、捏和挤水制墨383
三、胶质油的捏和生产384
第六章 油墨生产工艺385
第一节 油墨的干燥385
一、油墨干燥的常用方式387
二、油墨干燥的新型方式401
三、油墨干燥设备与要求411
第二节 油墨制造工艺417
一、颜料在连接料中的润湿417
二、油墨的生产过程419
第二卷425
第二篇 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概论425
第一章 平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425
第一节 平版印刷过程425
一、平版印刷过程425
二、胶版印刷过程的水墨平衡问题429
三、胶版印刷过程中的飞墨问题433
四、胶版印刷应该注意的问题436
第二节 平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436
一、原材料选择437
二、油墨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444
第二章 凸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448
第一节 凸版印刷过程448
第二节 凸版油墨的性质449
一、凸版油墨的黏度449
二、凸版油墨的黏性450
三、凸版油墨的流动性450
四、凸版油墨的流动度450
五、凸版油墨的触变性450
第三节 凸版的制造451
一、活字凸版451
二、照相凸版451
三、复制凸版452
四、雕刻木版453
第四节 凸版印刷机的种类454
一、平压平型印刷机454
二、圆压平型印刷机455
三、圆压圆型印刷机456
第五节 凸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457
一、凸版油墨的设计457
二、凸版油墨的原料选择457
三、各种凸版油墨的组分和作用460
四、凸版油墨生产工艺463
五、凸版油墨在印刷中的主要故障、原因及补救办法464
第三章 凹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470
第一节 凹版印刷过程4701
第二节 凹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概述472
一、概述472
二、凹版油墨的性质和原材料的选择475
三、凹版印刷油墨的种类482
四、雕刻凹版油墨配方举例483
第三节 水基型凹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484
一、水基型凹版油墨的原材料选择484
二、水基凹版油墨的生产486
三、水基塑料薄膜凹版印刷油墨487
四、水性凹版铝箔油墨488
五、水基凹印油墨配方举例(以下数字为百分比含量)489
六、水基上光油配方489
第四节 凹版塑料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490
一、凹版塑料油墨概述490
二、耐蒸煮复合包装油墨492
三、凹印用的塑料薄膜种类和印刷性质494
四、国内生产的水基塑料凹版油墨495
五、塑料凹印油墨配方495
六、其他凹版印刷油墨配方498
第五节 凹版印刷过程中的问题502
第六节 凹版油墨可能产生的问题515
一、老化过程中油墨黏度发生变化515
二、沉淀516
三、光泽的变化516
四、触变性516
五、絮凝作用516
六、油墨中出现泡沫517
第四章 网孔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518
第一节 概 述518
第二节 誊写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519
一、誊写印刷机519
二、誊写版的制版519
三、誊写版印刷原理521
四、誊写版油墨的制造521
五、誊写版油墨配方举例526
第三节 丝网版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529
一、概 述529
二、丝网印刷机和印刷原理529
三、丝网制版工艺530
四、丝网油墨的组成533
五、丝网油墨的应用范围534
六、丝网油墨的分类534
七、丝网油墨原材料的选择535
八、丝网油墨配方设计原则536
九、丝网油墨配方实例536
第五章 柔性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541
第一节 柔性版印刷过程541
一、柔性版印刷油墨的市场情况541
二、柔性版印刷过程543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油墨的基本成分548
一、溶剂的选择549
二、树脂的选择549
三、色料的选择550
四、柔性版印刷油墨的生产552
五、柔性版印刷油墨配方举例552
第三节 水基型柔性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554
一、概述554
二、水基型柔性版油墨的类型及正确使用556
三、水基型柔性版油墨的干燥原理及其对于油墨性能的要求556
四、水基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558
五、水基型柔性版油墨的原材料561
六、水基型柔性版油墨的性能对于印刷质量的影响564
七、常见水基柔版油墨的类型及水基柔版油墨助剂566
八、水基柔版油墨及助剂的正确使用566
九、柔性版水墨的颜色稳定问题569
十、水墨的生产过程571
第四节 问题及解决的方法572
第六章 特种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576
第一节 静电印刷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576
一、静电印刷概述576
二、静电印刷的原理和过程579
三、静电印刷油墨的生产582
第二节 印铁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590
一、概述590
二、原材料的选择594
三、配方设计原则及各组分的作用603
四、印铁油墨质量检验616
第三节 紫外光光固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618
一、概 述618
二、紫外光光固油墨的干燥原理621
三、光固型连结料624
四、光固树脂的制造638
五、紫外光光固油墨的制造641
第四节 软管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645
一、概述645
二、软管滚涂油墨648
三、软管彩色油墨657
第七章 油墨配方集锦660
第一节 通用油墨配方集锦660
第二节 苯胺/凹版印刷油墨691
第三节 苯胺/轮转凹版印刷油墨704
第四节 凹版印刷油墨709
第五节 热固性油墨717
第六节 凸版印刷油墨738
第七节 平版印刷油墨741
第八节 胶版印刷油墨746
第九节 快干油墨751
第十节 轮转凹版印刷油墨754
第十一节 丝网印刷油墨766
第十二节 单张纸印刷油墨769
第十三节 油墨载体779
第十四节 上亮油785
第三篇 纸类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793
第一章 纸类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概述793
第一节 纸类印刷品类型793
一、平版印刷常用纸张类型及其特点793
二、纸类承印物的性能指标795
第二节 纸类的印刷适性797
一、纸张的印刷适性要求797
二、油墨转移与纸张的关系800
三、油墨在纸张上的固着与干燥803
第三章 纸类胶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807
第一节 胶印油墨的配方设计807
一、单张纸平版油墨808
二、卷筒纸平版油墨814
三、UV平版油墨816
第二节 胶印油墨的印前设置技术817
一、建立油墨模式的必要性817
二、油墨模式建立的机理818
三、建立油墨模式的方法818
四、PhotoShop中印刷油墨设置示例819
第三节 胶印油墨的转移与控制823
一、印刷机中输墨形式及其组成823
二、油墨的转移特性824
三、油墨的转移与印刷之间的关系831
四、油墨的转移方程841
五、油墨转移与渗透控制849
第三卷855
第四节 胶印油墨印刷色序的确定855
一、色序安排的技术分析855
二、不同色数的印刷机色序安排技术865
第五节 水墨平衡的控制技术867
一、水墨平衡概述867
二、水墨平衡规律870
三、油墨乳化872
四、版面水量控制881
五、印刷中水分损耗885
六、鉴别水分大小886
七、实践中掌握水、墨平衡示例888
第六节 平版印刷机中输墨操作技术890
一、供墨机构使用技术890
二、匀墨机构使用技术894
三、着墨机构使用技术895
四、墨辊接触压力的校正方法与原则896
五、油墨换色技术900
六、实践中平版胶印油墨操作步骤904
第七节 卷筒纸平版油墨的印刷技术912
一、卷筒印报油墨的概况912
二、印报油墨的适性要求913
三、报纸印刷的质量控制技术918
第八节 平版油墨的干燥控制技术922
一、平版油墨的干燥性调整922
二、影响平版油墨干燥的因素926
三、实践中燥油参考加放量931
第九节 平版油墨印刷时的环境要求932
一、温、湿度对纸张、油墨的影响933
二、湿度934
三、车间温、湿度的控制935
第十节 平版油墨印刷前后的处理技术936
一、油墨印刷系统清洗技术936
二、油墨胶辊的管理944
三、剩墨的处理946
第三章 无水胶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948
第一节 无水胶印的特点948
第二节 无水平版油墨配方设计949
第三节 无水胶印原理950
第四节 无水胶印油墨的印刷技术951
一、油墨的特性要求951
二、油墨的转移性能要求952
三、油墨印刷的冷却系统953
四、无水胶印新工艺953
第五节 无水胶印油墨印刷故障分析954
一、油墨的剥离特性954
二、油墨脏版955
三、印刷机上的粘着问题956
四、环状白斑956
第四章 纸类凹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958
第一节 纸类凹印油墨的配方设计958
一、不同凹版类型所用的凹印油墨959
二、纸类凹印油墨的配方举例963
第二节 纸类的凹印适性966
第五章 纸类丝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968
第一节 纸类丝印油墨类型及其选用技术968
一、纸类丝印油墨的类型968
二、丝印油墨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968
三、根据纸张类型选用油墨的技术970
第二节 纸类丝印油墨配方设计972
第三节 丝印油墨的转移与控制技术974
一、丝印油墨的转移原理975
二、丝网的开度978
三、丝印油墨转移量的计算980
第四节 纸张彩色网目丝印技术983
一、彩色网目丝印的特点983
二、彩色网目丝印时应注意的问题983
三、彩色网目丝印的故障分析及其排除985
第五节 丝印油墨的干燥技术986
一、丝印油墨的干燥方式986
二、丝印用纸张油墨的干燥987
三、丝印干燥温度的确定988
四、干燥设备选用时应注意的问题989
五、丝印干燥设备类型989
第六节 丝印环境要求与油墨印后处理991
一、印刷过程的环境要求与污染的预防991
二、丝网印刷过程中污染的防治对策993
三、针对丝印环境要求加强管理的方法994
第六章 纸类柔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996
第一节 纸类柔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997
一、溶剂型柔性版油墨997
二、醇型柔性版油墨1002
三、水基型柔印油墨的配方设计1004
第二节 纸类的柔印适性1010
一、普通纸张与柔印油墨的印刷适性1010
二、瓦楞纸与柔印油墨的印刷适性1014
第四篇 塑料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1021
第一章 塑料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概述1021
第一节 塑料印刷品类型1021
一、单层薄膜1021
二、复合薄膜1026
第二节 塑料的印刷适性1029
一、塑料薄膜及塑料制品印刷前的表面处理1029
二、防静电处理1036
三、内层防粘1040
第三章 塑料凹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1042
第一节 塑料凹印油墨的配方设计1042
弟一节 凹即油墨的转移与控制1055
一、凹印油墨的转移1055
二、凹印油的转移模型1057
三、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1060
四、改善油墨转移稳定性的措施1062
第三节 凹印机中输墨操作与控制技术1066
一、凹印机操作工艺要求1067
二、凹印机实际操作步骤1073
第四节 凹印油墨印后处理技术1079
一、凹印油墨干燥技术1079
二、凹版油墨印刷环境要求1082
第三章 塑料柔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1085
第一节 油墨柔印墨的配方设计1085
一、溶剂型塑料柔印油墨1085
二、紫外线固化型柔性版油墨1090
第二节 塑料柔性版油墨印刷的工艺要求1092
一、对设计原稿的要求1092
二、对彩色网版负片的要求1094
三、柔性版材的选择1094
四、网纹辊线数的确定1095
五、印刷压力1096
六、柔性版印刷中油墨的使用1096
七、消除静电1099
第四章 塑料丝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1100
第一节 塑料丝印油墨的配方设计1100
第二节 塑料丝印油墨的溶剂选用1108
第三节 塑料丝印油墨的干燥技术1110
第五篇 织物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1115
第一章 织物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概述1115
第一节 概述1115
一、织物印花方法1116
二、织物印花印刷方式1118
三、织物纤维的分类与性质1119
第二节 染料型织物印花油墨1124
一、织物印花常用染料1124
二、浆料1127
三、助剂1135
四、染料型织物印刷方式及应用1135
第三节 颜料型织物印花油墨1159
一、色浆1160
二、乳化糊1164
三、黏合剂1168
四、交联剂1175
五、增稠剂1176
六、其他助剂1176
七、涤纶及其混纺织物印花举例1177
八、织物网印故障分析1179
第二章 织物丝印油墨生产配方优化设计1184
第一节 织物丝印油墨类型1184
一、染料型印花油墨1184
二、颜料型印花油墨1188
三、织物热转移印花油墨1192
第二节 织物丝印油墨配方设计与制造技术1195
第三章 织物油墨生产工艺技术1213
第一节 直接印花工艺技术1213
一、阿克拉明F型粘合剂印花法1213
二、丁苯乳液与甲壳质粘合剂印花法1214
三、丙烯酸酯类粘合剂印花法1214
第二节 丝绸印花工艺技术1215
一、丝绸印花的方法1215
二、丝绸印花工艺流程1215
三、印花糊料1215
第三节 拔染印花工艺技术1216
第四节 丝印烂花工艺技术1218
一、烂花的应用1218
二、烂花的质量要求1219
三、烂花版的描稿1219
四、烂花坯布的种类1220
五、烂花剂的选择与用量1220
六、糊料用量与选择1220
七、碳化条件1221
八、烂花丝印丝网的选择1221
九、烂花版制版用感光胶的选用1222
第五节 毛织物印花工艺技术1222
一、毛织物的印花工序1222
二、纯毛织物的几种印花方法1223
三、毛混纺织物的印花1225
第六节 平绒印花工艺技术1225
一、平绒钻石印花1225
二、平绒印花1225
第七节 转移印花工艺技术1226
一、升华转移技术1228
二、热压转印技术1231
三、湿式转移印花1233
四、熔融转移印花1234
第八节 数字印花工艺技术1236
一、电脑数字化制稿1237
二、数字化直接制版技术(Computer to plate简称CTP)1238
三、数码喷射印花技术1239
第九节 特种印花工艺技术1242
一、电化铝转移印花1243
二、光致发光印花1244
三、涂料泡沫印花1246
四、香味印花1247
五、其他特种印花1247
第六篇 新材料在油墨生产中的应用1251
第一章 功能性材料在油墨生产中的应用1251
第一节 磁性油墨1251
一、磁性油墨的应用1251
二、磁性油墨组成1251
三、磁性油墨的印刷方式1261
第二节 导电油墨1262
一、导电油墨的组成1263
二、导电油墨的分类1265
第三节 电子智能油墨1273
一、电子智能油墨的基本概况1273
二、电子智能油墨的研制1274
三、电子智能油墨已被开发利用的方面1275
第四节 生物油墨1276
第五节 温致变色油墨1277
一、温致变色油墨组成1277
二、温致变色油墨配方及性能1283
三、温致变色油墨印刷工艺1285
第四卷1287
第六节 液晶油墨1287
一、液晶的分类1287
二、液晶的分子排列1288
三、胆甾型液晶的光学性质1290
四、液晶油墨的组成及制造工艺1292
五、液晶油墨的印刷工艺1295
六、液晶油墨的应用1296
第七节 其他功能性油墨1296
第八节 功能性油墨配方设计与制造举例1297
一、可剥离油墨1297
二、热转印油墨1298
三、压敏油墨1298
四、新型荧光油墨1299
五、荧光热转印油墨1299
六、耐热彩色油墨1299
七、誊写版蓝黑油墨1300
八、红色誊写版油墨1300
九、水性誊写油墨1301
十、浮雕地板革油墨1301
十一、光固化喷印油墨1302
十二、湿纸印刷用油墨1302
十三、食品用印刷油墨1303
十四、彩色石印油墨1303
十五、人造革印花油墨1304
十六、记事板标记油墨1304
十七、新型印刷油墨1304
十八、防褪色印刷油墨1305
十九、磁性印刷油墨1305
二十、红外线固化油墨1306
二十一、水性热固油墨1306
二十二、加热显色油墨1306
二十三、装饰用印刷油墨1307
二十四、发光油墨1307
二十五、导电油墨1307
二十六、聚酞胺型彩色油墨1308
二十七、气球印花油墨1309
二十八、可自动消色的油墨1309
二十九、蜡纸油墨1309
三十、蓝色水性油墨1310
三十一、黑色喷印墨1310
三十二、喷射记录油墨1310
三十三、喷墨印刷油墨1311
三十四、喷印水基优质油墨1311
三十五、黄色喷印油墨1312
三十六、红色喷印油墨1312
三十七、蓝色喷印油墨1312
三十八、快干喷印油墨1313
三十九、耐热喷印油墨1313
四十、耐光喷印油墨1313
第二章 光反应性材料在油墨生产中的应用1315
第一节 光致色变油墨1315
一、光致色变颜料的反应机理1315
二、光致色变油墨1319
第二节 光致发光油墨1321
一、光致发光颜料的主要组成1321
二、光致发光承印材料1321
三、光致发光材料的印刷工艺及应用特点1322
第三节 自发光油墨1324
一、自发光油墨组成1324
二、设计自发光油墨配方应注意的问题1324
三、自发光油墨的配方举例1326
第四节 蓄光和磷光油墨1331
一、蓄光油墨1331
二、磷光油墨1332
第五节 干涉型光变油墨1332
第三章 其他新材料在油墨生产中的应用1335
第一节 装潢性油墨1335
一、冰花油墨1335
二、珠光油墨1341
三、荧光油墨1357
四、仿金属蚀刻油墨1365
五、金银油墨1371
六、其他类型油墨1394
第二节 玻璃、陶瓷、搪瓷印刷油墨1416
一、玻璃印刷油墨1416
二、陶瓷贴花纸油墨1422
三、搪瓷贴花纸油墨1433
第三节 防伪油墨1442
一、光敏防伪油墨1443
二、热敏防伪油墨1459
三、压敏防伪油墨1469
四、其他防伪油墨1473
五、防伪印刷纸1479
第四节 微胶囊技术在印刷中的应用1485
一、发泡油墨及其印刷1486
二、微胶囊技术在香味油墨中的应用1491
三、微胶囊技术在液晶油墨中的应用1493
四、微胶囊技术在无碳复写纸中的应用1498
第五节 纳米材料对油墨、涂料及承印物性能的改进1501
一、纳米基本概念1501
二、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对油墨及涂料的改进1504
三、纳米复合材料对承印物性能的改进1510
第七篇 油墨质量检验1517
第一章 油墨质量检验概述1517
第一节 流变图及其定义1517
一、牛顿流体1517
二、塑性流体1518
三、假塑性流体1520
四、胀塑性流体1520
第二节 粘度1521
第三节 触变性1524
第四节 屈服值1526
第五节 油墨粘度计和粘性仪1527
一、爱米拉粘度计1527
二、落棒式粘度计1528
三、平行板粘度计1535
四、锥板粘度计1538
五、粘性仪1540
第二章 油墨光学性质检验1543
第一节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1543
第二节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1544
第三节 油墨光泽检验方法1546
第四节 油墨渗色性检验方法1547
第三章 油墨细度及稳定性检验1548
第一节 胶印油墨细度检验方法1548
第二节 凹版塑料油墨细度检验方法1549
第三节 油墨稳定性检验方法1550
第四章 油墨干燥性能检验1552
第一节 油墨固着速度检验方法(甲)1552
第二节 油墨固着速度检验方法(乙)1553
第三节 油墨干性检验方法1554
第四节 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1556
第五节 油墨渗透干燥性检验方法1557
第五章 油墨流变性检验1559
第一节 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1559
第二节 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检验方法1560
第三节 油墨粘性检验方法1562
第四节 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1563
第五节 油墨飞墨检验方法1564
第六节 油墨、油脂粘度检验方法1565
第六章 油墨耐抗性能检验1567
第一节 油墨耐乙醇、耐酸、耐碱、耐水检验方法甲(浸泡法)1567
第二节 油墨耐乙醇、耐酸、耐碱、耐水检验方法乙(滤纸渗透法)1568
第三节 油墨耐光性检验方法1570
第四节 油墨耐热性检验方法1571
第八篇 相关标准规范15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15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光泽检验1578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1580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度检验1582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1584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158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159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抗粘连检验1595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1598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1601
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1605
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1608
油墨粘性检验方法1610
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1613
油墨术语1615
油墨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1654
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1663
凹版塑料薄膜油墨1669
胶印轮转油墨(黑)1672
胶印树脂油墨1676
誊写油墨(油型)1680
胶版金属油墨1685
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1690
平版印铁油墨1699
软管滚涂油墨1704
铅印彩色油墨1708
铅印书刊黑墨1711
凸版轮转油墨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