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宜县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分宜县志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4652620.jpg)
- 江西省分宜县地方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70769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8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830页
- 主题词:分宜县-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宜县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 建置区划101
第一章 建置沿革101
第一节 区域位置101
第二节 建置隶属101
第二章 行政区划103
第一节 宋元明清时期区划10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104
第三节 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104
第三章 县城111
第一节 老县城111
第二节 新县城112
第四章 乡镇场113
第一节 分宜镇113
第二节 操场乡116
第三节 高岚乡117
第四节 杨桥镇119
第五节 洞村乡121
第六节 双林镇123
第七节 洋江乡125
第八节 凤阳乡127
第九节 湖泽镇128
第十节 钤山镇130
第十一节 芳山林场133
第五章 境内其他单位134
第一节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34
第二节 钤阳管理处135
第三节 东坑林场136
第二篇 自然环境139
第一章 地质139
第一节 地层139
第二节 构造140
第二章 地貌141
第一节 地貌特征141
第二节 地貌类型及分布142
第三章 山川 岩洞143
第一节 山脉143
第二节 河流145
第三节 岩洞146
第四章 水文151
第一节 地表水151
第二节 地下水152
第五章 气候156
第一节 四季特征156
第二节 气候要素156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157
第六章 自然资源160
第一节 土地资源160
第二节 矿产资源163
第三节 植物资源164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167
第七章 自然灾害169
第一节 旱灾169
第二节 水灾170
第三节 冰冻风雹灾害172
第四节 雷电灾害173
第五节 地震 地陷174
第三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第一章 人口演变175
第一节 历代人口175
第二节 人口分布177
第二章 人口构成178
第一节 人口变动178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180
第三节 文化构成185
第四节 职业构成185
第五节 民族与姓氏186
第三章 婚姻与家庭187
第一节 婚姻状况187
第二节 家庭规模191
第四章 计划生育193
第一节 机构设置193
第二节 晚婚晚育194
第三节 少生优育194
第四节 奖励措施198
第四篇 农业199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99
第一节 租佃制度199
第二节 土地改革200
第三节 互助合作201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203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04
第二章 粮食作物206
第一节 水稻206
第二节 薯类209
第三节 豆类209
第四节 其他杂粮210
第三章 经济作物212
第一节 麻棉212
第二节 油料作物214
第三节 蔬菜瓜类216
第四节 果茶桑218
第五节 水生作物220
第四章 农技农艺220
第一节 农技推广220
第二节 耕作制度改革223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224
第四节 良种推广227
第五节 栽培技术229
第六节 植物保护231
第五章 农机具233
第一节 农具演变与改良233
第二节 手工农具234
第三节 农业机械236
第四节 农机管理238
第六章 农村经营管理239
第一节 劳动管理239
第二节 财会管理241
第三节 收益分配242
第四节 农民负担243
第七章 农业企事业245
第一节 农业试验场245
第二节 园艺场245
第三节 农科所246
第四节 原种物247
第五节 种子公司247
第五篇 林业249
第一章 林木资源249
第一节 林木蓄积249
第二节 树木种类250
第三节 竹类252
第四节 野生植物252
第五节 古树252
第二章 植树造林253
第一节 林木种子253
第二节 育苗254
第三节 造林254
第四节 农村“四旁”植树257
第三章 林种建设257
第一节 用材林建设258
第二节 经济林建设258
第三节 防护林建设260
第四章 育林260
第一节 封山育林260
第二节 森林抚育260
第三节 竹林培育261
第五章 森林保护262
第一节 护林防火262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264
第六章 乱砍滥伐及防止265
第一节 乱砍滥伐265
第二节 防止滥伐措施265
第七章 山林权属变革267
第一节 山林土改268
第二节 林木人社268
第三节 林业“三定”268
第四节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269
第八章 林业基地269
第一节 县属基地269
第二节 乡村林场271
第三节 私营林场271
第九章 林产经济271
第一节 木竹生产271
第二节 木竹销售272
第三节 木竹运输273
第四节 林产工业274
第五节 林副土特产品275
第六篇 畜牧 水产277
第一章 畜禽277
第一节 家畜277
第二节 家禽281
第三节 疫病防治283
第二章 渔业284
第一节 资源284
第二节 养殖285
第三节 捕捞287
第四节 渔政管理287
第三章 畜牧水产场所288
第一节 畜牧良种场288
第二节 介桥垦殖场289
第三节 鱼种场289
第四节 水产养殖场290
第五节 科农种猪公司291
第七篇 水利293
第一章 蓄水工程293
第一节 塘坝 水陂293
第二节 小型水库296
第三节 中型水库304
第四节 钤阳湖307
第二章 排灌 小水电308
第一节 人力排灌308
第二节 机电排灌309
第三节 小水电310
第三章 农村饮用水313
第一节 农村自来水314
第二节 机井饮水井改造314
第四章 水土保持316
第一节 机构316
第二节 水土流失状况316
第三节 治理效果316
第五章 水政水资源管理3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317
第二节 管理措施317
第三节 综合利用318
第八篇 工业321
第一章 工业总情321
第一节 发展简述321
第二节 工业园区建设324
第二章 工业门类324
第一节 食品工业325
第二节 机电工业330
第三节 建材工业332
第四节 纸品工业336
第五节 煤炭工业339
第六节 木材加工业341
第七节 冶金工业343
第八节 纺织服装工业347
第九节 电力工业350
第十节 印刷工业352
第十一节 医药化工工业352
第十二节 其他工业354
第十三节 决策失误355
第三章 驻县中央省市企(事)业单位356
第一节 驻县中央企业356
第二节 驻县省属企业357
第三节 驻县市属企业362
第四节 省市驻县事业单位363
第四章 工业经济体制变革364
第一节 工业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364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365
第三节 工业管理370
第九篇 交通377
第一章 交通设施377
第一节 水路377
第二节 陆路380
第三节 桥涵398
第二章 交通运输405
第一节 人力运输406
第二节 水上运输407
第三节 公路运输410
第四节 铁路运输413
第五节 搬运装卸415
第六节 联运托运415
第七节 县城交通运输415
第三章 交通管理416
第一节 水运管理416
第二节 陆运管理417
第十篇 邮电423
第一章 机构42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23
第二节 营业机构424
第二章 邮政425
第一节 邮路425
第二节 邮件429
第三节 邮政储蓄439
第三章 电信440
第一节 电报440
第二节 电话442
第十一篇 城乡建设449
第一章 县城建设449
第一节 旧城拆迁449
第二节 新城建设450
第三节 基础设施457
第四节 县城绿化461
第二章 村镇建设462
第一节 小集镇462
第二节 农村住宅465
第三节 小康示范村466
第三章 建筑业467
第一节 建筑队伍467
第二节 建筑设计468
第三节 建筑质量468
第十二篇 环境保护471
第一章 污染状况471
第一节 废水471
第二节 废气472
第三节 固体废物473
第二章 环境监测475
第一节 噪声监测475
第二节 大气监测476
第三节 水质监测477
第四节 监测服务477
第三章 环境治理478
第一节 废水治理479
第二节 废气治理480
第三节 废碴治理481
第四节 噪声治理481
第五节 生态建设482
第四章 环境管理483
第一节 宣传教育483
第二节 执法检查484
第三节 排污收费484
第四节 信访485
第五节 污染事故485
第十三篇 房地产业487
第一章 房屋管理4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7
第二节 私房管理488
第三节 公房管理488
第四节 房屋安全鉴定492
第五节 城市房屋拆迁492
第六节 房屋白蚁危害及防治493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经营495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市场495
第二节 住宅小区开发497
第三节 商品房销售498
第四节 住宅小区综合验收499
第三章 房屋交易与产权产籍管理500
第一节 房屋转让500
第二节 房地产抵押与房屋租赁500
第三节 房屋权属登记发证502
第四章 物业管理与房地产中介服务504
第一节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504
第二节 房地产中介服务505
第五章 住房制度改革506
第一节 公房出售和租赁506
第二节 房改房上市交易508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508
第十四篇 商贸服务业第一章 商业体制511
第一节 合作店(组)512
第二节 国营商业512
第三节 集体商业521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522
第五节 个体商业服务业527
第六节 私营商业528
第二章 商品购销530
第一节 购销渠道变化530
第二节 生产资料销售533
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536
第四节 中西药品供应540
第三章 饮食服务541
第一节 饮食业541
第二节 服务业543
第四章 市场开发547
第一节 农贸市场547
第二节 商贸市场549
第五章 对外贸易551
第一节 出口产品551
第二节 外贸企业553
第三节 基地建设554
第十五篇 粮油555
第一章 粮油体制555
第一节 米油业555
第二节 体制改革556
第二章 粮油征购558
第一节 粮食558
第二节 油料562
第三章 粮油供应563
第一节 城镇粮油供应564
第二节 农村粮油供应566
第四章 粮油加工567
第一节 粮食加工567
第二节 油脂加工569
第三节 饲料生产570
第五章 粮食仓储573
第一节 粮仓573
第二节 粮库573
第三节 粮食保管574
第四节 调运574
第十六篇 人民生活577
第一章 经济收入577
第一节 农村居民收入577
第二节 城镇居民收入581
第二章 生活消费587
第一节 消费水平587
第二节 消费结构589
第三节 衣食住用593
第三章 家庭积累600
第一节 流动资产600
第二节 固定资产601
第十七篇 财政 税务 审计第一章 财政收入603
第一节 丁口银和农业各税收入604
第二节 工商各税收入614
第三节 国有(营)企业收入631
第四节 专项收入635
第五节 其他收入636
第六节 基金预算收入638
第七节 预算外资金收入639
第二章 财政支出641
第一节 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费支出644
第二节 农林水和气象支出645
第三节 工交和流通部门支出649
第四节 教科文体广电支出651
第五节 社会保障支出655
第六节 行政公检法司支出659
第七节 专项支出661
第八节 其他支出661
第九节 基金预算支出664
第十节 预算外资金支出665
第三章 财税管理666
第一节 财税机构666
第二节 财政体制668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677
第四节 财政管理678
第五节 工商税收管理684
第六节 财税监督686
第四章 审计687
第一节 财政财务审计688
第二节 国有(营)工商企业和金融保险业审计689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691
第四节 经济责任审计691
第五节 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692
第六节 外资运用审计693
第七节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694
第十八篇 金融保险697
第一章 机构697
第一节 当铺 钱庄697
第二节 银行697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699
第四节 邮政储蓄机构701
第五节 国债和证券机构701
第六节 保险机构701
第二章 货币702
第一节 币制演变702
第二节 货币流通704
第三章 存款709
第一节 企业存款709
第二节 财政性存款709
第三节 储蓄存款710
第四节 农业存款711
第五节 其他存款712
第四章 贷款717
第一节 短期贷款717
第二节 中长期贷款719
第三节 其他贷款720
第四节 民间贷款720
第五章 汇兑与结算724
第一节 异地结算725
第二节 同城结算725
第三节 电脑汇兑与结算726
第六章 国库管理银行业监管726
第一节 国家金库管理726
第二节 银行业监督管理727
第七章 证券 债券727
第一节 证券727
第二节 公债 国库券728
第三节 金融债券731
第八章 保险业务731
第一节 保险种类731
第二节 保险费731
第三节 理赔736
第十九篇 经济综合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739
第一节 计划编制739
第二节 计划实施740
第三节 计划物资分配741
第四节 计划体制改革742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742
第一节 市场监管742
第二节 登记注册744
第三节 合同 商标 广告管理745
第三章 物价管理750
第一节 价格750
第二节 价格监控756
第三节 比价757
第四章 统计管理758
第一节 统计内容758
第二节 专项普查760
第三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763
第五章 国土资源管理763
第一节 土地管理764
第二节 矿产资源管理768
第三节 国土监察769
第六章 经济环境管理770
第一节 集中办证770
第二节 服务承诺和受理投诉771
第七章 经济技术合作772
第一节 横向联系772
第二节 招商引资773
第三节 优化环境778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779
第一节 度量衡779
第二节 标准化780
第九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782
第一节 食品监管782
第二节 药品监管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