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原经济区建设总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娄源功主编,耿明斋执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0525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河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原经济区建设总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篇3
中原经济区提出的背景、战略谋划与理论依据3
一、中原经济区源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诉求3
二、战略谋划:从“三化”协调到中原经济区5
三、理论依据9
中原经济区经济运行的宏观特征及演进态势13
一、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现状13
二、中原经济区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8
三、进一步加快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21
中原经济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26
一、区域空间结构理论阐述26
二、河南省在中部六省中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31
三、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其特点35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重点与战略举措46
一、全国区域发展表现出三大新趋势46
二、河南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战略选择47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重点48
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举措50
五、小结53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几个问题55
一、什么是“三化”协调56
二、为什么要“三化”协调58
三、如何促进“三化”协调62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67
一、“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现实障碍67
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71
“三化”协调关系的定量分析80
一、DEA基本思想和“三化”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构建80
二、实证分析84
区域 合作篇91
中原经济区边缘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背景、理论依据、 现实基础及重要意义91
一、边缘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背景91
二、边缘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依据93
三、边缘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97
四、边缘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98
中原经济区边缘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102
一、中原经济协作区102
二、淮海经济协作区108
三、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116
从要素空间聚集规律看中原经济区建设若干现实问题的 政策选项125
一、发展过程也是要素聚集过程125
二、省内要素向中原城市群地区聚集趋势日渐强化126
三、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关的若干现实问题的政策选项128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本化问题135
一、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本化的必要性135
二、土地资本化的理论分析137
三、河南省许昌市土地流转案例140
四、土地资本市场的探索与构建144
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152
一、如何认识中原经济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152
二、中原经济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154
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159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与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163
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亚洲四小龙”与我国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经验163
二、国际金融危机为河南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 梯度转移带来了良好机遇164
三、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助于发挥河南的比较优势, 加快河南经济发展的速度165
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助于提高河南经济发展的 质量166
五、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纳 更多劳动力,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的实现167
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扩大内需, 为全国经济发展作贡献168
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路径分析170
一、农业在中原经济区的地位170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172
三、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路径175
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185
一、公共服务体系对于“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185
二、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86
三、“三化”协调发展视野下中原经济区公共 服务体系的建设方向188
四、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90
五、建立和完善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193
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社会保障问题196
一、河南省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197
二、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内容198
三、河南省社会保障体系风险分析200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出路201
鹤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案例206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引领工业化206
二、以公司为主导,通过各种专业农业合作社实现 土地流转209
三、土地流转的价格211
四、工业化进程中的瓶颈——融资212
五、通过工业发展和土地流转实现劳动力的 转移与城镇化213
六、王庄乡发展模式的普遍意义216
知名专家看中原经济区221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顾问 刘国光2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王梦奎2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224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厉以宁231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顾问 陈栋生23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卢中原237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一鸣238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政与贸易经济 研究所原所长 张卓元241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胡鞍钢244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京文249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周叔莲25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樊纲253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 郑新立257
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 朱善利258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韩康26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杨瑞龙265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副院长 李扬267
北京大学副校长 刘伟271
中央党校教育长 李兴山274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宁吉喆279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 白津夫281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魏后凯28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张可云287
社会 各界谈中原经济 区291
一、各民主党派谈中原经济区291
二、河南政界谈中原经济区313
后记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