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破解“三农”难题 农民教育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破解“三农”难题 农民教育发展研究
  • 储诚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3459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农民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破解“三农”难题 农民教育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选题背景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4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6

(一)国外农民教育研究综述6

(二)国内农民教育研究综述11

(三)现有研究的特点和薄弱环节18

(四)研究难点和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19

第二章 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和思想积累21

一、近代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21

(一)历史绵延:传统社会农民教育历史的传承21

(二)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兴起24

(三)时代诉求:“教育救国”理念的现实映照27

二、多样性实践模式与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29

(一)多样性施行模式30

(二)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35

三、近代民主化视野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37

(一)雏形初现:综合性、“大农教”思想的初步形成39

(二)身体力行:农民教育旗帜下的知识分子的启蒙与践行40

(三)历史期待:农民教育基础的奠定与未尽的历史使命44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文化扫盲教育与农民思想改造运动49

一、50年代扫盲识字运动全面展开49

(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扫盲识字运动的发轫和开端49

(二)知识普及基础上的民智开启与文化启蒙57

(三)“扫盲大跃进”的泛政治化色彩与激进主义65

(四)“文化翻身”视角下和革命语境中的农民扫盲识字运动71

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改造72

(一)思想滥觞: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73

(二)调整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77

(三)政策约束:社会改造中的人的改造79

(四)土地制度变迁视阈中的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84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88

一、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政治教育的探索88

(一)体制依存: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教育的发展悖论89

(二)精神操练: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和“四清运动”中的农民教育91

(三)政治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农民教育95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民政治教育98

(一)大寨精神的政治语境和理想寄托98

(二)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99

三、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农民教育的理性反思102

(一)制度惯性102

(二)教育困境103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蓬勃兴起105

一、系统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形式多种多样107

(一)绿色证书工程107

(二)农科教和“三教合一”模式109

(三)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114

二、工具载体:依托机构和媒介工具的独特作用115

(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建立和发展115

(二)电视普及状态下的农民职业教育117

三、体制诱因: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农民教育119

(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农民教育120

(二)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驱动122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128

四、体系建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132

(一)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借镜132

(二)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构134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137

一、破解“三农困境”中的农民教育137

(一)深层次历史积淀和综合性发展要求冲突下的“三农”困局137

(二)基于非农合作和教育合力基础上的破解途径139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140

(一)“新旧”之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140

(二)层级递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142

(三)价值趋向: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与农民素质结构要素146

三、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农民教育150

(一)农村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150

(二)人的和谐与农民教育151

四、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152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目标博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农村视角观察152

(二)教化与治理:民生之计、“维稳”和农民教育153

第七章 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变迁逻辑155

一、新中国60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特点155

(一)教育内容不断变化156

(二)教育理念循序衍进157

(三)教育手段趋向多样161

(四)教育对象范围扩大162

二、新中国60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经验163

(一)国民特性视角:厘清国民性特点基础上的针对性教育163

(二)发展路径视角:教育改革的特殊性和农民教育改革的渐进性169

(三)教育本质视角:政府的农民教育政策与农民的自我教育173

三、新中国60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规律176

(一)职业教育、全面教育与国民教育的目标递进176

(二)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178

(三)内在诉求、外部推动与历史契机的利益逻辑187

(四)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192

第八章 农民教育发展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196

一、农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196

(一)体制性障碍196

(二)结构性问题202

(三)现实性挑战205

二、多维视角下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213

(一)层次创新213

(二)模式创新213

(三)内容创新214

(四)方法创新215

三、现代化路径和改革模式创新中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217

后记219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