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
  • 中国电子政研会重点课题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7513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网络的功能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2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产生和发展6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13

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四种关系13

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的主要方法15

第四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分类18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特点和任务23

第一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23

一、宣传教育功能24

二、交流沟通功能25

三、舆情调查功能26

四、激励功能26

五、竞赛功能27

六、寓教于乐功能27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28

一、施教内容的广泛性28

二、施教方式的多样性29

三、政工信息传递的快捷性29

四、交流沟通的超时空性30

五、交流沟通的隐匿性32

六、交流沟通的共同参与性33

七、受教者的自由选择性34

八、施教者与受教者获取信息的同步性35

九、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平等性35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36

一、网上宣传工作37

二、网上形势任务教育38

三、网上政治理论教育39

四、网上思想工作41

五、网上党的建设41

六、网上精神文明建设43

七、网上企业文化建设44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46

第一节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46

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47

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优点52

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时代的局限性56

第二节 网络思想工作的优势和局限性58

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58

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62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拓展66

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拓展66

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上的创新68

三、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结合69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相关学科74

第一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学74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伦理学77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80

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借助心理学研究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实现与受教者的有效交流与沟通81

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借助心理学了解网民的心理活动特征,以便解决好网民的思想问题82

三、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借助心理学解决网络的负面效应82

第四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传播学83

一、传播学有利于丰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83

二、传播学有利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84

第五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行为学85

一、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有助于发挥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85

二、行为科学的群体理论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调动网民的积极性,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面86

三、行为科学理论有助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87

第四章 网上宣传教育的艺术88

第一节 网上宣传教育的几种形式88

一、网上新闻信息宣传89

二、网上形势任务教育92

三、网上政策法规教育93

四、网上政治理论教育94

五、网上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95

六、网上道德教育96

七、网上读书活动97

八、网上倡议活动98

第二节 网上宣传教育的基本原则99

一、坚持科学性99

二、保证真实性100

三、讲究针对性100

四、力求及时性101

五、具有艺术性102

第三节 充分用好网络的多媒体优势103

一、图文并茂103

二、色彩鲜明104

三、结构清晰105

四、动静相宜106

五、教乐结合107

第五章 网上舆情调查的艺术109

第一节 网上舆情调查的几种方式109

一、网上公开调查式109

二、网上个别交谈式110

三、网上侧面了解式111

四、网上征求意见式112

五、网页点击率统计式113

第二节 网上舆情调查的基本技巧113

一、调查目的要明确113

二、调查的问题要简明易答115

三、调查的内容要结合网民实际117

四、调查的结果要公布于众118

第三节 网上舆情调查结果的评估分析119

一、综合评估分析法120

二、比较评估分析法121

三、原因分析法122

第六章 网上交流谈心艺术124

第一节 网上交流的几种形式及特点124

一、个别聊天式124

二、公开讨论式125

三、咨询问答式126

四、发布信息式126

五、电子邮件式127

第二节 网上谈心艺术127

一、广交朋友128

二、热情主动129

三、坦诚相待130

四、严守秘密130

五、耐心作答131

六、善意询问132

七、情理并重132

八、风趣幽默133

第三节 办好网上论坛的艺术135

一、把握方向135

二、正确引导136

三、共同参与136

四、平等讨论137

五、建立网德137

第四节 电子信箱交流艺术138

一、公开领导和政工干部的信箱139

二、网民主动交流的信件要及时回复139

三、网民的问题要认真解答140

四、网民反映的困难要主动帮助140

五、网民的疑惑要认真解释140

六、网上网下结合141

第七章 网上激励的艺术142

第一节 网上激励的内涵及特征142

一、网上激励的内涵142

二、网上激励的特征145

第二节 网上激励的基本原则146

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原则146

二、及时适度原则148

三、个体效应和整体效应相结合原则149

四、正面引导为主原则150

第三节 网上激励的几种方式方法151

一、让群众在网上参与决策管理152

二、网上表扬与批评156

三、网上竞赛活动158

四、利用电子邮件问候159

第八章 网络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负效应及防范162

第一节 网络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负效应分析162

一、政治思想方面的负效应162

二、文化方面的负效应164

三、道德方面的负效应167

四、社会心理方面的负效应168

第二节 网络意识形态负效应的技术性防范170

第三节 网络意识形态负效应的管理防范172

一、国家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对信息安全进行统一管理173

二、设定网络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的责任174

三、设定用户的责任174

四、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规175

第四节 网络意识形态负效应的教育防范176

一、进行“四信”教育,夯实网民的思想基础176

二、教给网民识别西方网上宣传虚假性的本领178

三、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网民181

四、开展网德教育,培养“四有”网民182

五、运用网络心理知识教育,戒除网瘾183

第九章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186

第一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186

一、更加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187

二、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189

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191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思维方式的修养192

一、多维思维修养193

二、形象思维修养194

三、逻辑思维修养195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培养197

一、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能力197

二、网站、网页设计、制作能力198

三、网上收集、发布信息的能力199

四、网上交友聊天、参加论坛讨论的能力200

附录一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案例202

一、信息产业部电子29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简介202

(一)构建全方位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结构202

(二)在内容上狠下功夫207

(三)培养造就网络政工人员208

(四)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着力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210

(五)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各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210

二、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红色家园》网站简介211

三、淄博电业局《思想政治工作超市》简介216

(一)建起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216

(二)努力建设健康、开放、实用和具有吸引力的网站217

(三)把网络优势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219

(四)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确保网上政工健康发展220

四、信息产业部电子14所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简介221

五、巧妇可为无“米”之炊226

(一)调查研究,摸清情况227

(二)网络团支部运作方法228

(三)成效与思考231

六、《思想政治工作之窗》232

(一)克服困难,钻研网络知识233

(二)准确定位,把握网站的正确方向233

(三)精心策划,增强网站的实用性234

(四)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网站功能234

(五)充分利用网站优势,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235

附录二 上网基本知识237

一、什么是Internet237

二、如何浏览和查找网上资源238

三、如何在网上发布信息和开展讨论246

四、如何在网上聊天247

五、电子邮件E-mail249

附录三 互联网有关政策法规25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258

二、专用网与公用网联网的暂行规定261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267

四、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72

五、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278

参考文献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