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大形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大形势
  • 高连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1988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大形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1

推荐序二3

自序5

前言 中国之问8

第一部分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形势2

第一章 “中学西渐”与西方文明的崛起2

第一节 “中国潮”时期:中国影响着欧洲最时髦的生活方式2

第二节 中国人为什么对“启蒙”没有兴趣?5

第三节 “中学西渐”路线图:中国思想如何传到西方8

第四节 中华文明: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10

第五节 中华文明对西方现代文明形成的影响之一:人文社会的形成12

第六节 中华文明对西方现代文明形成的影响之二:民族国家结构的建立14

第七节 中华文明对西方现代文明形成的影响之三: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形成16

第八节 中华文明对西方现代文明形成的影响之四:西方常任文官制度的建立18

第九节 中国大崛起时代面临的挑战——摆脱西方中心论与重建中国学术体系21

第二章 从世界工业革命大潮流看中国的近现代强国之路23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代(1)——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已有之23

第二节 洋务运动时代(2)——甲午战败谁的失败?26

第三节 革命与战乱时代(1)——战乱让中国丧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良机27

第四节 革命与战乱时代(2)——迷信文化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的式微31

第五节 赶超战略时代(1)——赶超战略时代的特殊国情与发展道路33

第六节 赶超战略时代(2)——赶超战略的巨大成就36

第七节 比较优势战略时代(1)——“出口导向”和“比较优势”不是一回事39

第八节 比较优势战略时代(2)——比较优势战略:中国主动放弃第三次科技革命良机41

第九节 自主创新时代(1)——自主创新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旗43

第十节 自主创新时代(2)——创新就是要争第一44

第二部分 从世界发展大趋势看中国50

第三章 从华尔街金融危机看美国模式的脆弱性50

第一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商业模式根源:高利贷的不可持续性导致金融危机51

第二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政治根源:小布什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导致金融危机55

第三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学术根源:新自由主义导致金融危机57

第四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技术根源:过度仰仗数学模型导致金融危机59

第五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公司治理根源:职业经理人制度导致经济危机62

第六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社会制度根源:私人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导致金融危机64

第七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之产业根源:制造业空心化导致金融危机67

第八节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八大根源之社会治理根源:政府社会脱节与经济危机69

第九节 为什么小布什不能成为里根?——“投资强国”和“消费败国”的两个典型71

第十节 从通用破产看职业经理人崇拜(1)74

第十一节 从通用破产看职业经理人崇拜(2)78

第四章 从世界经济大败局看中国发展的形势与道路83

第一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美国经济败局:高消费导致经济败局84

第二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阿根廷经济败局:新自由主义导致经济败局86

第三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俄罗斯经济败局:经济快速转型导致经济败局89

第四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日本经济败局:放任资产泡沫导致经济败局92

第五节 世界经济五大败局之东南亚经济败局:举债发展导致经济败局95

第六节 世界经济败局的总根子是什么?98

第七节 从世界经济大败局看中国发展道路102

第三部分 中国的经济形势及出路106

第五章 大危机时代的学者建议与政府应对106

第一节 大危机时代的学者建议之谢国忠建议:分股票藏富于民106

第二节 大危机的学者建议之张维迎建议:分国企藏富于民108

第三节 大危机的学者建议之陈志武建议:国有土地私有化藏富于民110

第四节 大危机的学者建议之郎咸平建议:为企业免税111

第五节 大危机时的政府应对112

第六节 中国轻松战胜经济危机的秘密114

第六章 被误判的中国形势117

第一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一:中国内需不足——经济结构失衡是导致内需不足假象的根源118

第二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二:中国投资率过高——高投资与高增长的辩证关系121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十大误判之三:中国人不消费——统计数据失真导致了中国的低消费假象124

第四节 中国经济的十大误判之四:什么导致了中国的低工资?——破解中国低工资之谜128

第五节 中国经济的十大误判之五:中国高增长背后的GDP泡沫——经济增长,提高购买力是关键131

第六节 中国经济的十大误判之六:国有企业是搞权贵资本主义——垄断行业外资化及私营化才真会导致权贵资本主义135

第七节 中国经济的十大误判之七:中国服务业比重很低137

第八节 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之八:人民币升值的根源与危害到底是什么?139

第九节 中国经济的十大误判之九:区域竞争的优势从何而来?142

第七章 中国经济继续维持高增长的动力何在?148

第一节 三问中国经济增长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变”靠什么?——发展经济需要做乘法150

第二节 三问中国经济增长之二: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在哪里?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仍是一座可以充分发掘的富矿152

第三节 三问中国经济增长之三: 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什么?——发展自动化是产业振兴的最好手段154

第四节 中国真正的产业危机——国外自动化企业闷声发大财157

第五节 世界自动化企业在中国——自动化企业是衡量国家工业实力的标志159

第六节 中国自动化的现状与未来163

第七节 国民收入的“多倍增”计划——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成倍增加民众收入166

第八节 中国经济即将进入高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情分析168

第八章 危险的金融经济时代175

第一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金融经济的时代特征176

第二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金融经济时代的货币政策177

第三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金融资产主义时代的经济调控180

第四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金融经济时代的经济逻辑183

第五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金融经济时代的内忧外患188

第六节 中国成“国际金融游戏”的最大受害国191

第九章 中国学者的思想江湖195

第一节 郑观应、康有为、孙中山的经济思想195

第二节 “莫干山会议”:主流经济学家登上前台198

第三节 “新西山会议”: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在政治上失势200

第四节 当今中国的四大思想领袖201

第五节 中国经济学界的“新势力”207

第六节 建立国家战略委员会的建议212

第四部分 从中国的民生形势与出路看中国形势216

第十章 探索民生困境的根源216

第一节 高级白领当选“全国优秀农民工”透视出什么?216

第二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一:国富民穷是否是民生困境的根源?——中国“国富”的说法不靠谱217

第三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二: “藏富于民”能否解决中国的民生困境?——“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精英”是个问题219

第四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三: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民生困境?——中国的“新五蠹”是贫富分化之源223

第五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四:民生困境继续加剧的后果是什么?——贫富分化使社会出现“水葫芦、巴西龟现象”227

第六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五:影响民生困境的风险还有哪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和城镇化要稳步推进228

第七节 六问民生困境之六:应该如何改善中国的民生困境?——中国需要均富于民230

第十一章 中产阶级社会的前世今生234

第一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美国模式:成也税收,败也税收235

第二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日本模式: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237

第三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新加坡模式:“居者有其屋”计划成就了新加坡的中产阶级社会239

第四节 中产阶级社会的四大模式之北欧模式——福利国家:中产阶级的温床244

第十二章 中国的民生出路——低生存成本型社会247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社会理想及其实践248

第二节 生存环境与国家制度的微妙关系——印度没必要为贫民窟自豪249

第三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一:生存成本过高的原因何在?250

第四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怎么回事?253

第五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三:如何建立“低生存成本本型社会”?254

第六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四: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有什么好处?256

第七节 “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五问之五: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是否适合中国?258

第八节 如何才能让中国人“居者有其屋”?259

第十三章 中国经济形势总分析262

第一节 对中国时代大形势的总体判断262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大风险265

第三节 保障中国经济安全运行的三个层次268

第四节 中国发展的五大“政策性陷阱”271

第五节 中国学者深陷三大思想误区274

第六节 中国民生三大难题277

第七节 中国学者的强国之策分析279

第八节 社会乱相的学术逻辑及解决方案283

附录一:就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答一位青年研究生问285

附录二:就本书问题答记者问288

后记296

热门推荐